![]()
最近这几天,国际新闻里最热闹的事儿莫过于美国那边又在琢磨给乌克兰送战斧巡航导弹了。事情是这样的:2025年10月6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已经“差不多做了决定”要不要把这种长程导弹交给乌克兰。这话一出口,立马就把俄乌冲突的火药味儿推高了好几度。战斧导弹可不是随便什么小武器,它射程能到2500公里以上,精度高到误差不到10米,主要从美国海军的舰艇或潜艇上发射,但现在讨论的是改成陆基版本给乌克兰用。乌克兰要是拿到手,就能直接打到俄罗斯本土的军事目标,比如那些发射导弹的空军基地,这对俄罗斯来说绝对是实打实的压力。
![]()
俄罗斯那边反应可快了。10月8日,俄罗斯外交部就放话,说如果美国真敢给,俄罗斯会直接摧毁这些导弹和它们的发射平台。克里姆林宫的发言人佩斯科夫也跳出来,说这会严重升级局势,甚至可能引发更大冲突。普京本人也在10月2日的一次讲话中提到,他觉得供应这种导弹会“破坏双边关系”,但同时又说俄罗斯的防空系统会很快适应,不会改变战场上的力量对比。这话听着有点自相矛盾,一方面觉得威胁大,一方面又说没啥影响。俄罗斯的国防部还发布了声明,说已经部署了S-400之类的防空系统来应对边境威胁。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西方武器升级了。从2022年俄乌开打到现在,西方援助从最开始的轻武器、火炮,到后来的坦克、海马斯火箭炮,再到F-16战机,一步步加码。每次俄罗斯都喊得挺凶,说这是“越过红线”,但实际行动上呢?除了加强防御和外交抗议,没啥有效的反制。普京的团队老是提核风险,像是10月10日的最新评估里,俄罗斯还在试图用警告和奉承的办法拉拢美国,提醒“阿拉斯加精神”啥的,但这些招数越来越不管用了。西方国家,尤其是北约成员,现在对俄罗斯的这些核喊话基本不当回事儿了,因为喊了这么多次,从没真动过手。
![]()
说起普京的处境,现在真有点骑虎难下。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东部推进得很慢,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占了些地,但付出的代价巨大。2025年10月8日的报告显示,俄罗斯的夏季进攻基本失败了,部队损失惨重,估计总入侵力量的一半都集中在北部顿巴斯那儿。乌克兰那边虽然也疲于应对,但靠着西方的支援,死扛着不松口。俄罗斯现在依赖伊朗的无人机和朝鲜的弹药来补库存,这说明自家军工体系已经跟不上了。经济上,制裁让石油出口下降了20%,汽油短缺和价格上涨成了常态,普京甚至在10月8日承认了乌克兰对俄罗斯炼油厂的打击影响。
战略上看,俄罗斯的麻烦不光在战场。北约东扩还在继续,芬兰和瑞典加入后,俄罗斯的边境压力更大了。普京想通过这场冲突重塑国际格局,但现在看来,乌克兰成了个消耗战的黑洞。俄罗斯军队在适应新战法,用上无人机和AI技术,但这也暴露了老问题:部队训练不足,指挥链条乱。2025年8月的分析报告指出,俄罗斯的军事策略在进化,但成本高到让整个国家喘不过气。普京的核威慑,本来是张王牌,现在用多了,反倒成了笑话。西方专家说,这些威胁主要是心理战,目的是吓唬欧洲和美国,让他们别再援助乌克兰,但实际效果越来越差。
俄罗斯从2022年2月24日发起行动到现在,三年多了,本来以为速战速决,结果陷进去了。乌克兰的抵抗超出预期,西方团结得也超乎想象。10月9日的评估说,俄罗斯在试图阻止美国卖战斧,就是为了保住本土的“庇护所”,不让乌克兰打到后方。但特朗普政府还在评估库存,海军有3500到4000枚战斧,年产量才55到90枚,这事儿不光是技术转移,还涉及盟国出资。荷兰和德国已经表态支持,爱沙尼亚外长甚至说,这能“逼俄罗斯后退”。
![]()
普京的回应里,还夹杂着对特朗普的赞扬,说他聪明啥的,但底子还是警告长程导弹的供应会带来麻烦。这招好坏参半,试图拉拢美国,但同时暴露了俄罗斯的弱势。俄罗斯现在批准了和古巴的军事合作协议,作为回应,但这顶多是外交姿态,没法改变战场现实。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和赫尔松的反击,让俄罗斯后撤了好几次,士兵伤亡数字一直在涨。2025年10月5日的报告指出,克里姆林宫在防止美国提供战斧,就是怕打破当前平衡,让俄罗斯的庇护区没了。
核讹诈这事儿,现在真有点成笑柄的意思。从2022年开始,普京和他的官员提过多少次核风险?维基上记录的就一大堆,从占领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安全危机,到直接威胁西方。但每次西方加码援助,俄罗斯都没真动核。专家分析说,这是因为俄罗斯知道,核门槛一跨,就真玩大了。2025年10月3日的文章里,英国媒体说,俄罗斯在战场上表现越差,普京的核喊话就越多,但这只是心理战,已经被戳穿了。乌克兰战争暴露了俄罗斯的“红线”大多是虚的,克里姆林宫低估了乌克兰的韧性和西方的决心。
![]()
战争拖到现在,成了比拼综合国力的消耗战。俄罗斯的经济在制裁下摇摇晃晃,2025年10月10日的报道说,克里姆林宫有资源撑下去,但长远看,人口问题和工业瓶颈会越来越突出。乌克兰那边,能源基础设施被俄罗斯打击,但西方援助让它还能撑。俄罗斯的军队在2025年学了不少教训,战术上进步了,比如用无人机群攻击,但战略上还是被动。普京想让战争结束在有利位置,但乌克兰不降,西方不松手,他只能硬扛。
再看长远,俄罗斯的对手不是单单乌克兰,而是整个北约的军事工业体系。美国坐收渔利,战争越长,俄罗斯越被牵制,乌克兰越依赖西方。这次战斧风波,就像是面镜子,照出俄罗斯手里的牌越来越少。普京的领导面临考验,国内媒体还报些局部胜利,但掩盖不了大局被动。2025年10月7日的评估说,其他俄罗斯官员也在附和普京的威胁,但这改变不了现实。俄罗斯批准新型武器开发,但战场胶着没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