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招远玺悦康合洗浴中心关了门,门上贴的 “电路检修” 公告,成了刺眼的讽刺。电话打不通,经理也联系不上,会员卡里几千块的余额,一下子变成了没用的数字。这样的场景,招远市民并不陌生。
![]()
把时间线拉得长一些就能发现,类似的事已经发生过好几次:
2022 年,金街温泉宣布停止营业,当时说 “变卖资产后退费”,可之后就没了下文;
之后汤泉汉釜洗浴悄悄关了门,到现在也没给消费者一个说法;
贵族宝贝儿童摄影更让人上火,有市民说 “宝宝的百岁照拍了没洗出来”,钱收了、事没办,店家直接不见了。
市民的吐槽里满是无奈:
@和光同尘:我冲了一万,就洗了一次澡,剩了9600多都没了。很早我就确定这钱要不回来了。
@够花的小银子:真吓人啊!卡里还有 1000 多呢,该怎么办啊?
@嘟嘟肉:两次充了三千多,最后一次搞活动又充了一千多,过了五六天就暂停营业了…… 最气的是把孩子的百岁照耽误了。
这些事的背后,是普通消费者的信任被践踏,权益受损害。以至于有网友 @山东第一深情无奈建议:“在招远可别办卡!”
![]()
那么问题来了,类似情况在招远频频发生,是大环境的问题,还是监管没跟上?
有网友分析,招远地处交通末梢,人口在流失,消费水平也有限,高端场所本就难存活,再加上疫情和矿山整顿的叠加影响,大环境确实不好。
这些宏观因素有道理,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 “预付费” 模式本身的风险。商家能一次性收回大量现金流,消费者却要独自承担所有风险 —— 一旦商家经营不好,或者本来就没打算好好做,“跑路” 就成了零成本的选择。
面对越来越多的商家 “跑路”,大家也不是只能干着急。好消息是,2025 年 7 月,招远市商务局针对 “规范预付费市场” 的提案给出了详细答复,让我们看到了官方正在做和即将做的事:
![]()
1. 从源头规范:抓 “备案” 不放松
商务部门正依照国家《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引导发卡企业主动备案,同时定期对企业进行抽查和指导。今年已经新增了 1 家集团发卡备案企业。这意味着,以后选已经备案的企业办卡,安全性会高不少。
2. 重拳整治:市场监管部门在行动
日常预警:在消费场所贴提示,3.15 等节点也会发消费警示,今年已经发了 30 多次;
专项打击:开展过 3 次针对预付费消费 “霸王条款” 的专项整治,还搞了 5 次打击虚假宣传、养老诈骗的行动;
投诉处理:今年以来,已经协调处理了全国 12315 平台、12345 市长热线接到的 700 多起预付费消费纠纷。
商务局在答复里明确,接下来会做这几件事:
推动企业从 “被动备案” 变成 “主动合规”;
加强执法,严查 “霸王条款” 和虚假宣传;
加强部门联动,要是遇到涉嫌违法犯罪的情况,会及时移交公安等部门。
在监管体系完全成熟前,消费者自己也得多留意:
优先选备案企业:办卡前,可主动问商家是否在商务部门完成预付卡备案;
警惕大额优惠:遇到充值额度高、优惠幅度大的推销,别轻易动心;
签正规合同:仔细读合同条款,不接受不公平的 “霸王条款”;
留存付款凭证:充值记录、聊天记录、合同等证据,一定要保存好;
遇事及时维权:一旦发生纠纷,马上打 12345 或 12315 热线投诉。
正因为这套严密的体系,近几年招远校外培训领域没发生过重大“爆雷”“跑路”事件。
![]()
从过去的维权无门,到现在官方层面的积极回应和体系搭建,我们能看到破解 “预付费” 困局的希望。监管的 “紧箍咒” 正在收紧,这需要政府部门一直坚持,也需要每一位市民用选择投票 —— 多选诚信、规范的商家。只有这样,“在招远可别办卡” 这句无奈的吐槽,才能真正成为过去。
招远还有哪些店关门跑路?你是否有过类似经历?评论区留言讨论。
生活在招远,关注我们就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