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春风微凉的晨曦里,在骄阳似火的正午时,在秋风萧瑟的暮色中,在寒风刺骨的冬夜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扎根机翼之下,用汗水泼洒忠诚,用扳手丈量责任,以匠心守护安全。今天,让我们走近北部战区空军这群“战鹰守护神”,看他们如何在平凡中铸就不凡,用忠诚、责任、智慧和汗水托起战鹰翱翔九天。
01
岳帅:同时间赛跑的先行者
人物名片
2010年入伍,空军专业技术中校军衔,现任某部工程师,先后参加30余项重大演训任务,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入伍15年来,始终扎根机务一线,坚守飞行保障最前沿,以个人能力与职业操守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被一线官兵誉为“同时间赛跑的先行者”。
岳帅,一位与时间赛跑的机务人,他的身影在晨曦微露的机库中总显得格外凝练而迅捷。
![]()
某次实兵对抗演练任务中,战鹰即将起飞之际却突发故障警报,岳帅当即奔向飞机。指挥对讲机里,急促的询问声仿佛重锤敲在在场每个人的心上:“岳帅岳帅,怎么样?能解决吗?不行就换备份机。”
岳帅眼神锐利如刀,大脑飞速运转,短短1分钟便精准锁定了“病灶”,将常规时间10分钟的排故流程压缩在令人难以置信的6分钟内完成。
![]()
当目送战机轰鸣着刺破长空飞向任务空域,现场指挥员感慨地讲道:“看着岳帅沾满油渍的手和寒风中额头的汗霜,总能想起他常说一句话:‘时间就是战机的生命,平时训练快一秒钟,战时就能多一分胜算!’”
02
王彦召:擎鹰入云为打赢
人物名片
2005年入伍,空军三级军士长军衔,现任某部机械技师。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荣获三级表彰3次、“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1次,2021年被战区空军评为“学习夏北浩机械技师标兵”,2022年被战区空军评为“北疆工匠”。
提起王彦召,战友们对他的评价是“身壮如牛、声若洪钟、性烈似火、心细如发”。从事机务工作20年,王彦召先后维护两种不同机型,实践经验丰富,是单位公认的“技术大拿”。
![]()
那年单位换装,在全体机务人员摩拳擦掌中,王彦召凭着过硬的技术脱颖而出,被选为首批预储骨干。作为维护先进战机的尖刀力量,在激动与自豪之余,王彦召也有些许担忧——新老机型逻辑理念完全不同,对于学历起点不高的他,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
果不其然,理论改装一开始就遇到了重大难题,同样的数据参数、设备原理,身边的“高材生”们很快就能理解消化,他却经常一头雾水。
“学!必须如期放单上岗!”进场实习的时候,他一步一动学习放飞流程和检查路线,一毫一厘地摸索熟悉机件;自习时间,他就钻进学习室研究系统原理和历史故障。
短短几个月,一本本书籍教材、技术资料就被他翻毛了边,勾画、笔记,就像一枚枚打在书上的补丁。他常常谦虚地说自己是“笨鸟先飞”,但实际上他这只“领头雁”却比别人起得更早,飞得更快。
![]()
随着部队进入任务转换期,飞机出动量更大、质量要求更高,作为机械师的王彦召感受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任务越多,挑战越大,提高越快!”他的话总是这样,简单通俗却充满力量。
03
刘新宇:战鹰“神经中枢”的守护人
人物名片
2009年入伍,空军专业技术中校军衔,某部高级工程师,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2023年被某部评为“强军尖兵”。
演练现场,我方战机升空后被对手雷达轻松锁定。
“干扰系统肯定‘藏’着故障!”判明大致方位,刘新宇赶在战机落地前到达机堡。
战机停稳后,刘新宇第一时间钻进座舱,反复捕捉信号波动、比对底层数据,终于发现了问题。更换模块后,战机再次升空,干扰系统成功遮蔽对手探测,演练节奏瞬间扭转。
空中对抗后,飞行员反馈:“导弹命中精度忽高忽低,对手的干扰总能‘钻空子’。”刘新宇立刻与空勤人员组队“头脑风暴”,一边翻阅设备说明书,一边回放空中对抗录像。这样的协同攻关,早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对手使用了新的干扰样式!”刘新宇将相关数据筛选出来,结合空中态势进行复盘;飞行员则分享对抗时的“体感差异”——何时干扰最强烈、哪种手段能够减弱干扰……两者碰撞出火花:调整抗干扰策略,优化协同方法。再次打靶时,导弹命中率大幅提高。
![]()
“机务人的战场,不在云端,却守护着云端的胜利。”刘新宇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04
李福栋:迎难而上成“栋梁”
人物名片
2008年入伍,空军三级军士长军衔,现任某部特设技师,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1次和空军“机务尖兵”比武第一名,被战区空军评为“北疆兵匠”“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光荣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2024年被评为“空军优秀航空机务人员”。
“我托举战鹰翱翔,战鹰也在牵引我进步。成长路上,不管有多少困难挡在前面,都要怀揣进取之心。”在一次先进典型汇报会上,李福栋如是说道。
17年前,高考失利的李福栋投身军营,开始接触机务工作,但是看着错杂交联的飞机电路图,他感到无从下手。面对困难,李福栋暗下决心:“基础差,那就从最基础的开始学”。他跟着带教师傅从基本的业务法规学起,直到把厚厚的法规题库一字不落地背下来才肯罢休。
![]()
那年,李福栋主动请缨参加空军“机务尖兵”比武竞赛,项目是飞机电气线路维修。因为长期参与外场保障工作,他对内场维修的课目有些“手生”,起初连简单操作都比别人慢不少。“有差距,那就加紧练!”备赛的那段时间,李福栋苦学深研,近乎痴狂。
竞赛中某机件的分解拆装需要操作者四指同时夹住固定螺钉,以保证最快的分解速度。为锻炼手指灵活性,他用手指夹着鹅卵石来回转动,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几根手指不断循环着“磨破、出血、结痂”的过程。“心痴者,技必精”,靠着勤奋执着,他练精了专业技能,最终取得第一。
文章作者:柳振林 潘博 吴俊锋 姚昊阳 曹佳乐 高文轩
图片作者:朱照洋 胡贵金 姚昊阳 曹佳乐
文章校对:段艺强 倪龙敏 刘骏
![]()
【微信号:skdjwz】
主 办:北部战区空军政治工作部
刊 期:第2174期
值班编辑:田野
立即关注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支持我们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