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希特勒担任德国元首以来,第一次体会到来自苏联的威胁。他想不明白,自巴巴罗萨计划启动以来,德军明明已消灭数百万苏联军队,占领了大片资源丰富的广阔领土,苏联却像拥有源源不断的战力,军队越打越多,战斗力越打越强。
单是斯大林格勒,德军便打了4个月,苏联也硬顶了4个月。眼看城市即将易手,德军已精疲力竭,苏联却不知从何处又调集来百万大军,随时准备给斯大林格勒城内的德军致命一击。于是,保卢斯的噩梦开始了。
早在1942年9月,苏联最高统帅部便启动了反攻计划。负责斯大林格勒地区总体战略的朱可夫,此时便开始向该地区秘密集结兵力。至11月,斯大林格勒城外南北两侧已囤积3个方面军,包含10个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4个空军集团军,以及多个独立军、坦克军,总计143个师、110万人,配备1.5万门火炮、1400多辆坦克与1350架飞机。
![]()
而此时德国B集团军群总兵力约为80个师、3个旅,共100万人,配备1万门火炮、600多辆坦克与1200多架飞机。从数据看,苏德双方兵力相近,但德军的坦克、大炮数量不及苏军。更关键的是,德军这80个师中,大多是仆从国部队,战斗力参差不齐;唯一能打逆风仗的精锐,全集中在斯大林格勒城内,即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与霍特的第四装甲集团军。若这两支部队不能及时结束城内战事、支援外围,后续战局将不堪设想。
显然,朱可夫也看透了这一点。他的策略是将德军主力牵制在城内,再重点打击斯大林格勒外围,最终完成对城内德军的合围。11月13日,斯大林批准了朱可夫与华西列夫斯基的反攻计划,将其命名为天王星行动,与此前针对德国中路集团的火星行动相呼应。
按照计划,瓦图金率领的西南方面军从顿河西部担任主攻,突破当面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的防御,直插卡拉奇;与此同时,叶廖缅科率领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从斯大林格勒城南突破罗马尼亚第四集团军防线,与瓦图金在卡拉奇会师。
![]()
1942年11月19日天王星行动正式启动。随着瓦图金一声令下,3个苏军集团军顶着漫天大雪,向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发起突袭。无论是兵力装备、单兵素质还是作战经验,罗马尼亚部队都与苏军不在同一层级,仅一个照面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便被苏军打穿,连一天都未顶住。
次日,叶廖缅科率领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也在斯大林格勒南部发起反攻。当面的罗马尼亚第四集团军甚至来不及组织有效抵抗,便被全歼。一时间,瓦图金与叶廖缅科攻势迅猛,直扑卡拉奇。要知道,自苏德战争爆发以来,苏军从未打出过如此酣畅淋漓的战斗,几乎形成压倒性优势。
两天后,西南方面军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成功在卡拉奇会师,斯大林格勒陷入重重包围。截至11月30日,苏联3个方面军已将德国第六集团军,以及罗马尼亚、意大利、克罗地亚的部分军队总计27万人,牢牢围困在斯大林格勒附近,而第六集团军仅5万余人侥幸逃脱。
![]()
消息传回柏林后,德国陆军参谋长蔡茨勒认为情况危急,立刻请求希特勒下令让保卢斯突围,撤出斯大林格勒。但此时,希特勒的核心亲信、德国空军司令戈林却表示:“不必慌张,我们的空军可开辟空中桥梁,为第六集团军源源不断运送补给,支撑城内战斗。”希特勒一听当即认可,认为这才是专业应对,还称第六集团军相当于深入敌军腹地,优势仍在我方,随后便让戈林负责执行补给计划。
可戈林的豪言壮语实则夸大其词。德国空军根本不具备大规模运输能力。据统计,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每天至少需消耗700吨物资,而德国空军每天最多只能运输300吨;即便如此,随着冬季来临,苏联境内风雪交加,再加上苏军防空力量层层拦截,最终前线德军仅能收到约10%的物资。
与此同时,苏军不断收紧包围圈、收缩战线。在饥饿、寒冷与疾病的多重打击下,第六集团军很快陷入绝境。11月底,希特勒见保卢斯处境危急,急召被称为纳粹德国帝国之鹰的战术大师曼斯坦因前来救援。他将曼斯坦因的第十一集团军扩建为顿河集团军群,由曼斯坦因担任司令,还将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霍特的第四装甲集团军,以及被困的罗马尼亚第三、第四集团军等部队,全部划归顿河集团军群序列,仅对曼斯坦因提了一个要求,阻挡苏军进攻,夺回失地。
![]()
曼斯坦因身经百战、智谋超群,即便在将星璀璨的德军中,其指挥能力也首屈一指。他上任后查看地图,当即判断斯大林格勒已成绝境,保卢斯此时最该做的,是从巷战中撤出,回头配合外围德军夹击瓦图金或叶廖缅科;即便无法突破,至少能保全有生力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希特勒却下达死命令,第六集团军必须坚守斯大林格勒,绝不允许投降或后退;曼斯坦因则需杀出一条血路,重现4个月前蓝色行动时的推进态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