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上海云河我是云河2025年10月11日 17:24上海
![]()
“明明自己不是没有家,非要跑到别人那里来影响,为啥要对你们无底线开放呢?如果你没有家还值得可怜,明明是有家的,来影响别人干嘛呢”,这是一个上海网友的跟帖。
“上海外来人员太多了,已经严重影响了上海本地人的生活了,农村人员大量流失,也影响了当地的发展,还是回老家去发展吧”,这是另一个上海网友的跟帖。
我相信,这是不少上海人的心声,当然也不能代表全部的上海人,只代表这一部分的上海人。
也肯定的,这样的话,老乡们是不会认可的,他们会愤怒,他们会认为这是对他们的歧视和排外!他们的理由是,上海来去自由,我来上海还要你的批准吗?上海不是你们上海人的,上海是我们大家的,凭什么我就不能来?大家公平竞争,我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关你什么事?而且,人人就应该平等,就应该同等待遇,就应该无底线开放!这也是我们的权利!
老乡们是不会承认他们严重影响了上海本地人的生活,他们只承认确实农村人员大量流失,他们村里的年轻人和壮劳力都跑光了,至于回老家去发展,怎么可能?没有工作机会赚不到钱,换做是你你会回去啊?我就是不回去,你能拿我怎么样?重启强制遣返制度吗?
上海网友在跟帖里说的话,算是不近人情吗?老乡们就是要来上海,就是不回老家的理由,站得住脚吗?
我又觉得,这背后藏着一种特别真实,甚至有点可怜的焦虑。
你想想,一个家,本来住得舒舒服服,突然一下子涌进来好多人,大家一起挤地铁,一起抢医院名额,一起为孩子上学挤破头。那种感觉,就像你呼吸的空气突然变得稀薄了,脚下的地盘越来越小了。上海网友说的“影响”,不是恨,而是一种被稀释的恐慌。他们不是讨厌“你”这个人,他们是害怕那种“一地鸡毛”的失控感。他们的家,还是那个家吗?这种委屈和无力感,我觉得很多本地人心里都有,这也是人之常情,一种人的本能。
再听听老乡们的反驳,他们一直理直气壮:“上海不是你们上海人的,上海是我们大家的,我凭本事吃饭,关你什么事?”“就应该人人平等,就应该同等待遇,就应该无底线开放!这也是我们的权利!”这话听着没毛病,谁不想追求更好的生活呢?谁不想公平竞争呢?
但问题在于,一个城市的承载力是有限的,锅里的肉就这么多,来分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能吃到的自然就少了。你追求你的权利,但有没有想过,你的到来,确实挤压了别人的生存空间?这就像你去别人家做客,一开始主人欢迎你,但你要是常住下来,还反客为主,主人心里能舒服吗?何况,还有个贫富差距的问题,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何况还是个穷亲戚!
老乡们是不会承认他们严重影响了上海本地人的生活,他们只承认确实农村人员大量流失,除了媒体上的报道,老乡们自己也承认,他们村里的年轻人和壮劳力都跑光了,至于回老家去发展,怎么可能?没有工作机会赚不到钱,换作是你你会回去啊?我就是不回去,你能拿我怎么样?重启强制遣返制度吗?
我一直很坚决认为,包容和宽容,真的得有底线。上海不是无底洞,它没有义务去“救济”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已经超负荷的城市上,最后可能就是两败俱伤。本地人觉得家园被侵占,外来人觉得备受排挤,大家都一肚子怨气。没有合理的疏导和规划,还没有过成功的先例。只会一地鸡毛。
真正的出路在哪?我觉得不是在上海跟人死磕,而是把目光转回自己的家乡。村里的年轻人和壮劳力都跑光了,家乡怎么发展?这不成了一个死循环吗?与其在别人的屋檐下焦虑,为什么不回去,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的家乡也建设成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呢?这很难,我知道,但这才是治本的办法。
城市发展有边界,个人追求也得有边界。如果是只讲权利,不讲责任;只讲索取,不讲建设。那么就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城市能“呼吸”,让家乡有“希望”,这才是我们真正该思考的大问题。毕竟,老乡们,你们也是有自己的家乡的啊!你们明明也有自己的家的啊!
![]()
![]()
我是云河
日常的生活,随意的心情
3974篇原创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