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宁波晚报10月10日发布的消息。
报道中的视频,可以说像一根尖锐的刺,不仅扎进了当事学生家长的心中,更深深刺痛了看到视频的每一个网友。
视频里穿白 T 恤的男老师,本该是守护学生安全的守护者,却成了张牙舞爪的施暴者 —— 连续踹倒两名小学生,又伸手敲击后排孩子的头部。
被踹倒的孩子在塑胶跑道上艰难爬起的模样,看得人鼻尖发酸。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不是某个角落的隐秘事件,而是被高楼之上的镜头清晰记录,成了全网热议的焦点。
随后的多家媒体报道,广西南宁方面已经就此事进行了通报,具体如下:
![]()
或许有人会说 “搁在 70、80 后小时候,这都不算个事”,这话确实戳中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那会儿父母送孩子上学,总不忘跟老师说 “您尽管管教,该收拾就收拾”。
于是课堂上走神会被戒尺打手心,作业没写完要站在教室后排,甚至排队时多说两句话,都可能被老师揪着耳朵拎出来。
那时候的我们,只觉得 “老师打骂是为自己好”,即便偷偷抹眼泪,也从没想过 “这是不对的”。
可时代早已经变了。当年一家能生好几个个孩子,父母忙着上地干活,外出打工讨生活,根本没精力细管孩子,只能把教育的 “权力” 全权交给老师。
可现在呢?就算放开三胎,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 “宝贝疙瘩”—— 不是父母舍不得管教,而是我们早已明白,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不是打骂,是呵护,不是摧残。
现在的孩子,从小在爱的包围中长大,他们知道 “被尊重是应该的”,也懂得 “身体和心灵都不能被伤害”。
当老师在大庭广众之下,像对待 “物件” 一样一脚踹向孩子时,碎掉的何止是孩子的自尊,更是他们对 “老师” 这个职业的信任。
有人或许会辩解 “严师出高徒”,可 “严” 从来不是靠拳头和脚来体现的。真正的严师,是用耐心纠正孩子的错误,用智慧引导孩子的方向,用温暖守护孩子的成长。
就像那些让人铭记一生的老师,或许会严厉批评我们的粗心,却会在我们沮丧时递上一块糖;或许会严格要求我们的作业,却会在我们进步时竖起大拇指。他们的 “严” 里裹着爱,而不是裹着暴力。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教育早已不是 “棍棒底下出孝子” 的年代。《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老师的一脚,不仅踹疼了孩子的身体,更是踩在了法律的红线之上。当地教育局说 “正联合调查”,后续的通报或许会有处分结果,可那些被踹倒的孩子心里的阴影,又该如何抚平?
我们不是要把孩子养成 “温室里的花朵”,更不是反对老师管教学生。相反,我们比谁都希望老师能严格要求孩子,可这种 “严格” 必须有边界、有温度。
当孩子调皮捣蛋时,老师可以批评教育,可以和家长沟通,可以用合理的方式引导,而不是用暴力解决问题。
毕竟,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尊重、学会爱人的人,而不是在恐惧中长大的 “听话机器”。
时代在变,教育的方式也该跟着变。别再拿 “过去怎么样” 当借口,因为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只有一次,容不得半点暴力的伤害。
愿今后的校园里,冰冷的体罚被锁在制度的笼子里,让温暖、耐心和爱陪伴着孩子们共同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