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立足“西气东输”中枢城市、“西电东送”起点城市、“东数西算”节点城市和“西进东出”枢纽城市的发展定位,创新提出“大规划、大基地、大融合、大发展”工作思路,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卫市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系统谋划现代化美丽新中卫建设。在完成“十四五”规划总结评估基础上,紧扣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任务,立足中卫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目前已完成49项课题调研,规划《建议》《纲要》和35项专项规划全面启动,确保形成符合中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卫市系统谋划建设六大产业集群16个“大基地”,健全市级领导包抓和“四个一”(明确一套指标体系、制定一个实施方案、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出台一系列政策)工作机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卫市协同推进“风光水火”发电资源开发利用,构建“源网荷储”新型供电系统,推进绿电零碳园区建设,加快天然气调峰、储备、应急、加工项目建设,打造“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和石油天然气综合利用基地。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255万千瓦,稳居全区第二。加快发展IT设备制造、配套基础设施制造、数据存储开发、加工清洗、算力调度、模型训练产业集群,创新建立算电协同发展机制,打造全国重要的算力保障基地。9个数据中心产业园和全国首批“万卡级”智算基地建成投运,算力规模突破10.6万P,智算规模全国十大集群第三,城市算力分指数全国第五。加快推进锰基延伸产业链、铝板带质量提升、光伏组件产能释放,打造锰基、铝基新材料储备开发生产基地,锰基铝基产值达261亿元、100.6亿元。突出“黄河、大漠、星空”等核心特色资源,推进景区强基焕新、文旅深度融合、乡村旅游提质,精心举办“青春漠漠搭”文化旅游季活动和大漠赛事活动,建设国家级沙漠运动产业集聚区,打造国际沙漠旅游目的地和沙漠运动基地。2024年接待游客1850万人次、旅游花费110亿元。加快建设全国枸杞道地药材、全国枸杞交易集散、高端肉牛生产和良种肉牛繁育、农药农资、生猪稳产保供和良种猪繁育、沙坡头区苹果生产6个特色优势产业基地。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7.7%,增速位居全区第一。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化与青岛、霍尔果斯等港口合作,常态化开行国际国内班列,加快公路、铁路、机场改扩建和综合应急储配煤中心建设,推进大宗物资运输“公转铁”“散改集”,积极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此外,中卫市以“两化一振兴”为抓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完善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机制,打造“中卫好礼”等旅游品牌;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园中园”“飞地园区”模式,健全“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推动园区分工协作、联动发展;创新干部交流机制,制定干部“选育管用带”工作措施,推进市县(区)干部横向、纵向交流任职,进一步优化干部资源配置和培养选拔成长路径。
中卫市不断扩大投资消费,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包抓机制,建立政策供需对接协同机制,全面落实“两重”“两新”、助企纾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增量政策,今年1-8月,全市353个项目开复工率达到96.6%,完成投资237亿元,增长28.6%。扎实开展扩大有效投资专项行动,强化县域商业体系,中宁县获评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沙坡头区获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中卫市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四大工程”,促进创新链同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今年以来,组织16家企业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企业申报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家企业申报自治区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卫市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等,全面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聚力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形成“科学治沙、产业用沙”循环绿色生态产业链,探索荒漠化治理的“中卫路径”入选全国改革典型案例。
来源:中卫市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