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接连发布多条推文,将矛头直指中国,无端指责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控,并高调宣布两项极具挑衅性的举措:一是从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0%的关税;二是限制对中国出口关键软件。这一突如其来的贸易威胁,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对中美经贸关系走向的高度关注。
![]()
然而,深入分析便会发现,特朗普此次抛出的威胁实则“底气不足”,既缺乏必要的法律程序支撑,也未形成有效的行政推进机制。截至目前,这一所谓的“加税与限制出口计划”,既没有正式的总统行政令作为依据,也未在美國海关系统发布任何相关执行通知,仅仅停留在特朗普个人自媒体发声的层面,其政策落地的可行性大打折扣。更值得关注的是,就在特朗普发布威胁言论后不久,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态,称“美国没打算跟中国打贸易战,但如果形势需要,美国也做好了准备”。这番表述与特朗普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反差,清晰暴露出美国政府内部在是否真的要实施这一激进关税措施上存在严重分歧,进一步削弱了该威胁的可信度。
特朗普此次急于抛出加征关税的威胁,本质上是对中国近期一系列精准反制措施的被动回应。10月9日至10日,中方基于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国际公平正义的立场,接连出台三项重大举措:其一,对稀土开采、技术研发、冶炼加工全链条实施出口管制,稀土作为全球高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军工领域的关键战略资源,这一管控直接击中美国相关产业的“命脉”;其二,对美国高通公司启动反垄断立案调查,直指美国科技巨头在全球市场的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其三,对美国籍船舶加征“进港特别服务费”,针对美国在航运领域的不合理竞争行为作出回应。这三项措施精准有力,切中美国产业痛点,使得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贸易威胁迫使中国让步,以缓解自身压力。
但从历史经验和当前美国经济现状来看,特朗普这套“贸易战老套路”很难达到其预期目的。早在今年4月,特朗普就曾一度将对华关税提升至145%,摆出强硬姿态,但最终率先“松口”的却是美国——自5月以来,中美先后在日内瓦、伦敦等地举行多轮经贸会谈,特朗普政府也多次推迟了原定实施的对等关税措施,充分说明贸易战并不能给美国带来优势。
![]()
更关键的是,当前美国经济正深陷多重困局,难以承受新的贸易冲击:联邦政府已停摆十天,政务运行陷入停滞;通胀水平仍具黏性,居民生活成本居高不下;财政赤字持续高企,政府债务风险不断累积;制造业回流政策成效有限,国内产业空心化问题未得到根本改善;供应链重构成本高昂,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若美国强行对所有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0%关税,不仅会大幅推高进口商品价格,进一步加剧国内通胀,还可能触发全球供应链的二次紊乱,最终导致美国企业竞争力下降、普通家庭负担加重,形成“反噬自身”的局面。
事实上,回顾历史便会发现,主动发起贸易战早已成为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惯用手段”。自1776年建国以来,美国多次试图通过提升关税来转嫁国内经济困境,却屡屡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1930年,时任总统胡佛不顾1000多名经济学家的联名反对,执意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多种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这一举措不仅未能挽救美国经济,反而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成为全球经济史上的惨痛教训。
1971年,时任总统尼克松为应对美元危机,宣布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同时对美国进口的所有商品征收10%的附加费,严重破坏了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动摇了全球货币秩序;2002年,小布什政府以保护国内产业为由,宣布对10类进口钢铁产品加征最高达30%的关税,引发欧盟、日本等多个经济体的反制,全球钢铁贸易陷入混乱;2018年,特朗普政府再次举起关税大棒,对进口钢铝和其他大量产品加征关税,直接拉开了中美贸易战的序幕,此后又不断扩大加征关税的范围和税率,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世界经济增长造成了严重冲击。
![]()
与美国的激进与强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美贸易争端全过程中,中国始终秉持理性、克制的态度,多次主动对美国进行劝告,希望美方能够回归理性,通过对话协商而非对抗的方式解决贸易分歧。美方应端正对华态度,放弃动辄搞讹诈、施压的做法,回到通过平等对话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上来。打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产业战没有赢家,只会两败俱伤,希望美方能够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
然而,美国对中国的善意劝告始终置若罔闻,反而不断变本加厉地升级贸易打压措施。从2018年到2025年,美国已先后对中国商品实施了6轮加税,导致美对华商品综合税率飙升至45%以上,严重扭曲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2025年10月,特朗普再次抛出新的威胁,计划从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0%的关税,将贸易霸凌行径推向新的高度。
面对美国持续的贸易霸凌行径,中国不得不采取必要且精准的反制措施,这既是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必然选择,也是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责任所在。中国的反制措施并非出于“对抗”目的,而是针对美国的不合理行为作出的正当回应,这些措施不仅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切实冲击,让美国政府深刻认识到贸易战“损人不利己”的本质,更向国际社会传递出明确信号:贸易战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平等对话、互利协商,才能实现中美双方乃至全球经济的共赢发展。未来,无论美国采取何种贸易施压手段,中国都将坚定维护自身核心利益,同时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正轨。
![]()
“只许我打你,不许你还手”体现的是美国长期以来的霸权主义思维,而这种思维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确实已经行不通了。中美关系已进入平等博弈时代,单边霸权逻辑彻底失效,特朗普的“抓狂”终将徒劳无功,美国必须清晰认识到这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