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历史1500年空白期,无史料记载,期间发生何事?

0
分享至

打开中国历史课本,你会看到"上下五千年"这个说法。

可是有些西方学者却不买账,他们拿着放大镜挑毛病,说中国历史里有整整1500年找不到文字记载,这段时间到底存不存在都是问号。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841年周朝才有准确的年份记录,中间这么长的岁月为什么成了一本"无字天书"?难道我们的祖先真的在这段时间里集体失忆了?

公元前841年是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周朝发生了"国人暴动",老百姓实在受不了周厉王的暴政,把他赶下了台。

《竹书纪年》把这件事记得清清楚楚,年份、月份、甚至发生的具体事情都有详细描述。

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往后的中国历史就像流水账一样,年年有记录,月月能对上号。

可往前推呢?问题就来了。

商朝灭亡是公元前1046年左右,商朝之前的夏朝据说存在了四百多年,再往前推就是三皇五帝的时代。



这些时期的历史记载像被大雾笼罩,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西方学者抓住这一点不放,认为没有文字证据就不能算数。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你说你有五千年历史,那请拿出五千年的文字记载来。

拿不出来?那对不起,只能从有记录的公元前841年开始算,你们的历史充其量也就三千多年。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史学家徐旭生做了一件大事。

他带着考古队在河南偃师转悠,想找找夏朝到底在哪里。

结果还真让他找到了,这就是著名的二里头遗址。

这片遗址占地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里面挖出了宫殿基址、青铜器作坊、陶器残片,还有各种生活用具。

遗址里的发现让人震惊。



那些青铜器制作精良,说明当时的冶炼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布局讲究,明显是王权统治的产物。

最关键的是,这些东西的年代测定结果显示,它们确实属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正好对应夏朝存在的时期。

二里头遗址不是孤例。

在陕西、山西、河北等地,陆续发现了同时期的文化遗存。

这些遗址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古老王朝轮廓。

那些质疑夏朝存在的声音,在这些实实在在的文物面前,开始变得底气不足。

夏朝的建立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在它之前,中国经历了漫长的部落联盟时期。



那个时候没有皇帝,只有部落首领。

选首领用的是"禅让制",就是大家推举最有能力的人来当老大。

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上位的。

禹这个人物很关键。

他治水有功,在老百姓心中威望极高。

舜把首领位置传给他,本来也算正常操作。

可禹死后,事情就不一样了。

按照禅让制,应该选别人当首领。

可禹的儿子启不干了,他觉得老爹打下的江山凭什么给别人?于是启召集了一帮支持者,用武力夺取了权力,建立了夏朝。

这个转变意义重大。



从此以后,权力不再是公共财产,而是变成了某个家族的私产。

"家天下"取代了"天下为公",中国进入了王朝时代。

这种制度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直到清朝灭亡才彻底结束。

商朝比夏朝幸运得多,因为他们留下了文字。

这些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被后人称为"甲骨文"。

商朝的统治者特别迷信,大事小事都要占卜问问老天爷的意思。

占卜的结果就刻在这些甲骨上,无意中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1899年,一个叫王懿荣的学者在中药店买的"龙骨"上,发现了这些奇怪的刻划痕迹。

他意识到这可能是古代文字,立刻开始大量收购。

这些甲骨文的发现,让商朝的历史从传说变成了可以验证的事实。

上面记载的商王名字、祭祀活动、战争记录,和《史记》等史书的记载高度吻合。

甲骨文的出现解决了一个大问题:既然商朝有文字,那夏朝为什么没有?有人说夏朝可能也有文字,只是还没发现。

有人说夏朝的文字载体可能是竹简木片,早就腐烂了。

不管怎么说,甲骨文证明了商朝的真实存在,也间接支持了夏朝存在的可能性。

上古时期的人类,日子过得艰难。

想想看,那时候没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今天打到一头野猪全家欢喜,明天可能就饿肚子。

部落之间经常打架抢地盘,野兽威胁随时存在,疾病更是无药可医。



在这种环境下,大多数人活不过三十岁。

人的心智开化也需要过程。

最早的人类只会"结绳记事",就是用绳子打结来记录事情。

这种方法能记录的信息极其有限,根本不可能用来写历史。

文字的发明是个漫长的过程,从图画到符号,从符号到成熟的文字系统,花了几千年时间。

书写载体也是个大问题。

纸张要到汉朝才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写字?竹简太笨重,丝帛太昂贵,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石头倒是到处都是,可是石头沉啊,而且在上古时期,石头有更重要的用途——做工具、做武器、盖房子。

谁会花大力气在石头上刻字记录历史?

更现实的问题是,那个时代没有专职的史官。

大家都忙着生存,哪有闲工夫坐下来写东西?只有到了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统治阶级稳定了,才会养得起专门记录历史的人。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这些神话故事我们从小听到大。

很多人觉得这些就是编出来哄小孩的,没什么价值。

可换个角度想,神话传说往往是远古历史的另一种记录方式。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可能反映了上古部落之间的战争。



神农尝百草说的可能是人类开始认识植物、发展农业的过程。

大禹治水的故事虽然被神化了,但考古发现确实证明,那个时期中国确实发生过大规模的水患,也有人类治理水患的痕迹。

这些神话传说通过口口相传保存下来,虽然细节可能失真了,加了很多想象成分,但核心事件可能是真实的。

它们以另一种形式,帮助我们窥见那段"空白期"到底发生了什么。

除了二里头遗址,中国境内还发现了大量上古时期的遗迹。

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仰韶文化,每一个都能追溯到五千年前甚至更早。

这些文化遗存显示,那个时期的中国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社会组织。

良渚古城遗址更是震撼。

这座古城建于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300年之间,有完整的城墙、水利系统、宫殿区、墓葬区。

城墙用的是糯米浆和石灰混合的建筑材料,比欧洲使用类似技术早了几千年。



这样的建筑规模和技术水平,没有强大的国家组织是做不到的。

这些考古发现共同证明,中国在那段所谓的"空白期"并没有停滞不前。

人们在建城市、发展农业、制作工具、建立社会秩序。

只是他们没有留下文字记载,或者留下的文字载体没能保存到现在。

历史的存在不以文字为唯一标准,物质遗存同样是有力的证据。

那1500年的"空白期"其实一点都不空白。

我们的祖先在那段时间里建立了王朝,发展了文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只是受限于当时的条件,他们没能像后世那样留下详细的文字记录。

考古发现已经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中华文明的五千年历史真实存在。

质疑可以有,但请拿出同样有力的证据来反驳,而不是简单地用"没有文字就不算数"这种逻辑来否定一切。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海港每次夺冠都有一个大腿! 以前是胡尔克 奥斯卡 武磊 今年是谁

海港每次夺冠都有一个大腿! 以前是胡尔克 奥斯卡 武磊 今年是谁

80后体育大蜀黍
2025-11-03 22:27:56
詹俊点评英超本赛季至今最佳和最差引援 扎卡和伊萨克上榜

詹俊点评英超本赛季至今最佳和最差引援 扎卡和伊萨克上榜

智道足球
2025-11-04 13:44:28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3 11:13:13
A股:今日,让人失望至极,释放了两个信号,反弹即将进入尾声了?

A股:今日,让人失望至极,释放了两个信号,反弹即将进入尾声了?

振华观史
2025-11-04 11:46:11
一个男人,对你说这3句话时,就是“想你了”,千万别不懂

一个男人,对你说这3句话时,就是“想你了”,千万别不懂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5-10-24 04:44:40
丰田大本营,被一辆比亚迪「海獭」惊醒了

丰田大本营,被一辆比亚迪「海獭」惊醒了

爱范儿
2025-11-04 08:51:20
俄中总理在杭州会晤后签署联合公报

俄中总理在杭州会晤后签署联合公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04 15:04:30
澳洲地产大亨之子重病赴华求治,老中医开口一句令男子彻底傻眼

澳洲地产大亨之子重病赴华求治,老中医开口一句令男子彻底傻眼

红豆讲堂
2025-10-14 09:30:03
警惕!这种“毒碗”已经上黑榜了,检查一下,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吧

警惕!这种“毒碗”已经上黑榜了,检查一下,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吧

削桐作琴
2025-10-24 15:45:22
黄金税收新规来了,你手上的金手镯可能卖不上价了。

黄金税收新规来了,你手上的金手镯可能卖不上价了。

流苏晚晴
2025-11-03 19:13:08
难以置信!西安一男子在足疗养生馆花51万,活到120多岁才能做完

难以置信!西安一男子在足疗养生馆花51万,活到120多岁才能做完

火山诗话
2025-11-04 05:13:45
千亿梦破碎!从62亿营收到日亏百万,为什么降价认怂也救不了西贝

千亿梦破碎!从62亿营收到日亏百万,为什么降价认怂也救不了西贝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0-28 09:11:16
42岁男子整理母亲遗物,无意翻出20年前买的十几包黄金:涨7倍,1克净赚550元

42岁男子整理母亲遗物,无意翻出20年前买的十几包黄金:涨7倍,1克净赚550元

娱乐的硬糖吖
2025-11-03 07:52:51
京津冀地区名声很臭的6所大学,被人民日报曝光!毕业证就是废纸

京津冀地区名声很臭的6所大学,被人民日报曝光!毕业证就是废纸

高三倒计时
2025-11-03 17:28:49
突发特讯!郑丽文通告全球:要终结两岸自相残杀的悲剧

突发特讯!郑丽文通告全球:要终结两岸自相残杀的悲剧

科技处长
2025-11-04 15:03:34
广西男子自驾失联后续:车已找到,记录仪被粘住,镜头前曾有人影

广西男子自驾失联后续:车已找到,记录仪被粘住,镜头前曾有人影

好贤观史记
2025-11-04 14:16:07
于海青:为何说王文涛提议恢复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将对青岛提振?

于海青:为何说王文涛提议恢复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将对青岛提振?

于海青
2025-11-04 00:26:32
外交部:中方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2026年12月31日对瑞典免签

外交部:中方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2026年12月31日对瑞典免签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5:38:57
他被评为中尉,说是被照顾了,他说:我不占便宜,谁需要谁拿去!

他被评为中尉,说是被照顾了,他说:我不占便宜,谁需要谁拿去!

大运河时空
2025-11-03 17:55:03
饿了么将更名,回应来了

饿了么将更名,回应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0:07:11
2025-11-04 19:20:49
优趣纪史记
优趣纪史记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1571文章数 3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 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头条要闻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 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亲子要闻

幼儿园不让教文化课,这几部动画片也能长知识!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数码要闻

600多元起,这些热门AMD主板千万别错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