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党首位女党首高市早苗,在当选后抛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立场 ——她不反对女性天皇,但坚决反对女系天皇。这番表态和绕来绕去的逻辑,不少网友看了都犯迷糊。
先捋清楚高市早苗的逻辑,其实主要围绕两点展开,一是血统纯正高于性别平等,其次女性天皇≠女系天皇。
![]()
高市早苗的核心观点是:若德仁天皇的女儿爱子公主继承皇位,她仍是男系血统的延续(父亲来自皇室),属于可以接受的‘男系女性天皇’;但若爱子婚后生育女儿,其后代因父系血统来自平民,将成为‘女系天皇’,这将彻底动摇皇室 2600 年的父系传承根基。
她以日本历史上 8 位女性天皇为例,强调这些女帝均未婚且将皇位传给男系后裔,从而维持了血统的 “纯粹性”。在她看来,女性天皇只是男性继承的临时替代,而女系传承则是‘无法回头的道路’,会让皇室血统沦为平民与皇族的混合体。
日本历史上确实出现过 8 位女天皇,如推古天皇、皇极天皇等,但这些案例均发生在父系继承尚未严格制度化的古代。例如,推古天皇虽为女性,但其权力源于父系家族,且终身未嫁,最终将皇位传给侄子圣德太子。这种 “过渡性女帝” 与现代社会要求的性别平等继承制度存在本质区别。
如今,日本皇室面临严重的继承危机:德仁天皇仅有女儿爱子,其弟秋筱宫一脉虽有悠仁亲王,但未来若悠仁无子嗣,皇位继承将再次陷入真空。在这种背景下,高市早苗的 “男系女性天皇” 设想看似折中,实则是对传统的妥协 ——既保留父系血统的象征意义,又暂时解决继承人短缺问题。
![]()
然而,高市早苗的立场与日本主流民意背道而驰。多项民调显示,85%-90% 的日本民众支持女性天皇,认为性别不应成为继承皇位的障碍。这种支持源于对性别平等的追求,以及对皇室 “万世一系” 传统的现代性反思。
更讽刺的是,高市早苗作为自民党首位女党首,其 “女性领袖” 身份本应代表进步,但其保守主张却暴露了日本政坛深层的矛盾: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积极拥抱全球化的同时,保守势力仍试图用传统价值观维系社会秩序。
高市早苗的表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自民党内部保守势力的缩影。近年来,自民党虽多次讨论皇位继承改革,但其提出的方案始终围绕恢复旧宫家男系成员皇籍、收养男性后裔等保守路径,刻意回避女性继承权的核心问题。
这种保守倾向与党内改革派形成鲜明对比。例如,前数字大臣河野太郎等少壮派曾主张创设女性宫家、允许女性婚后保留皇籍,但这些提议均被保守派以 “破坏传统” 为由否决。高市早苗的当选,更让改革派的努力陷入停滞。
德仁天皇的女儿爱子公主,正处于这场争议的风暴中心。根据现行《皇室典范》,女性成员婚后必须脱离皇籍,这意味着即使爱子成为天皇,其后代也无法继承皇位。高市早苗的方案看似为她 “开绿灯”,实则将其置于一个尴尬境地 ——若爱子选择婚姻,她的后代将被排除在继承体系之外;若选择终身不嫁,又可能重蹈历史上女天皇的孤独命运。
![]()
既然女性皇室成员结婚就得脱离皇籍,就算高市早苗同意她当 “男系女性天皇”,只要爱子结婚,她的孩子以后也没法继位。到时候皇室还是得面对没人接班的困境,总不能一直指望 “终身不嫁的女天皇” 来过渡吧?
更值得关注的是,高市早苗的保守立场可能加剧日本皇室的合法性危机。在年轻一代眼中,皇室若固守血统论,将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脱节,最终沦为 “活化石”。
其实日本历史上的女天皇,也不是都像高市早苗说的那样 “只为过渡”。比如推古天皇在位时,不仅推行改革,还派遣遣隋使,对日本发展影响不小。要是光盯着 “血统” 不放,把女性天皇只当 “临时替代品”,说不定反而会让皇室越来越脱离民众。
高市早苗的表态,折射出日本保守势力在现代化浪潮中的焦虑 —— 既想维持皇室的象征意义,又不愿放弃父系血统的 “神圣性”。然而,高市早苗执着于 “男系传承”,到底是真为了守护传统,还是想讨好党内的保守势力?要是以后皇室真没人接班,她这 “反对女系天皇” 的立场,会不会自己打自己脸?
或许,日本皇室的未来,恰如高市早苗的矛盾立场,正是这个国家在传统与现代间挣扎的缩影。
引用来源:NHK、朝日新闻、共同社、读卖新闻等相关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