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据乌克兰情报部门披露,为保障其庞大的客运机队能够持续飞行,俄罗斯的旗舰航空公司——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Aeroflot)正计划拆解8架波音系列货机,以获取关键的维修零部件。此举若得以证实,将成为俄罗斯航空业在西方严厉制裁下为求生存而采取的又一标志性事件,深刻揭示了其民航系统正面临的严峻挑战。
据悉,这批即将被“牺牲”的飞机包括6架波音737-800BCF型货机和2架波音747-400型货机,它们均来自于俄罗斯本土的空运包机服务商伏尔加-第聂伯航空(Volga Dnepr Airlines)。整项交易将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完成,由俄航旗下的两家子公司——胜利航空(Pobeda)和罗西亚航空(Rossiya Airlines)接手。值得注意的是,这笔价值约1.3亿美元的交易,其资金预计将动用俄罗斯的国家福利基金,足见其在国家层面的战略紧迫性。
此次事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标志着俄罗斯首次出现客运航空公司专门采购货运飞机,其目的并非运营,而是将其作为“零件库”进行拆解。这一前所未有的举措,清晰地凸显了自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升级以来,国际制裁对俄罗斯航空业造成的持续性重创。
在制裁实施之前,俄罗斯民航机队中由西方制造的商用飞机数量高达1500至1800架。然而,随着美国和欧盟禁令的生效,俄罗斯的航空公司被切断了获取新飞机、原厂备件以及认证维修支持的全部官方渠道。为了维持庞大机队的正常运转,俄方不得不寻求各种非官方的替代方案。
在此背景下,一种被称为“拆机”或飞机“器官捐献”(Cannibalization)的做法在俄罗斯航空业内部日益普遍,即停飞一部分飞机,将其零部件拆卸下来用于维修其他同型号的飞机。然而,通过非官方渠道获得的零部件往往缺少制造商的质保和可追溯的维修记录,这为飞机的长期安全与可靠性埋下了重大隐患。
此次俄航直接购买货机作为客机的“零件供应源”,无疑是将这种应急措施系统化和规模化了。这不仅反映了现有备件的极度短缺,也预示着俄罗斯的航空业正在构建一套独立于西方体系之外的、无奈的内部循环维保模式。
乌克兰情报部门对此分析并预测,倘若当前的制裁环境和运营困境持续下去,到2026年,俄罗斯仍在服役的民航飞机数量可能会锐减一半以上。这一预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担忧的前景:一个曾经的航空大国,其与世界连接的空中动脉正面临着逐步萎缩的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