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鼠饮食饮水监测系统是用于定期测量单个实验动物的随意的饮食饮水摄入行为的系统。测量的时间是由用户定义的,通过定期的测量,研究者不需要再记录单个膳食的结构,或者与饮食饮水相关的行为。记录每个活动笼的饮水和饮食量,系统可中途添加食物,监测实验动物的饮水量(ml)、饮食量(克)、活动量(cm)站立、食槽剩余量、水瓶剩余量等数据。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对大小鼠饮食饮水监测系统的测量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温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传感器漂移
温度变化会导致重量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基准参数发生漂移。例如,电磁式电压传感器在60℃时变比误差可能从±0.1%扩大至±0.3%,超出0.2级精度要求。霍尔式传感器的零点漂移在低温下可能增加0.05%满量程,影响小电流测量。
动物行为干扰
温度过高(>30℃)或过低(<18℃)会显著改变大小鼠的代谢和活动模式。例如,低温环境可能引发大鼠尾部环状坏死,高温则导致摄食量下降30%以上。
二、湿度对测量稳定性的影响
传感器误差
高分子聚合物湿度传感器在温度每变化10℃时,误差可达±2%-5% RH;电容式传感器在湿度下精度下降更明显。未校准的湿度传感器可能导致饮水量记录偏差>5%。
动物生理响应
湿度过低(<40%)会引发大鼠尾部坏死和母鼠食仔行为,湿度过高(>70%)则增加氨浓度和呼吸道疾病风险,间接影响摄食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