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收录于#众说百千万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走进梅县区丙村镇溪联村,村民古国立家焕然一新的外墙和围着篱笆的小菜园,成了这幅山水画中灵动的笔触。这小小的变化,是梅县区丙雁松乡村振兴示范带的一个缩影。一条38公里的生态廊道,沿路串联起产业与风景,也串联起深厚的客侨文化与乡愁,它重塑的不仅是乡村的颜值,更从一家一户的美好愿景,绘出了城乡共富的振兴画卷。
![]()
![]()
“儿女叫进城都不去”
家园蝶变留住人心
沿着公路驶入松口镇,入眼一片客家村落。横东村作为丙雁松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节点,山水间“白墙灰瓦”“人字栋”等客家元素巧妙融入,铺满睡莲的湖水绕村而过,满村的金柚透着熟意。
“最初选了我们几家改造,我心里也担心,不知道效果如何。现在房子变好看了,山好、水好、空气好,儿子女儿叫我进城我都不去。”村民梁时练是松口镇横东村第一批参与农房外立面提升的屋主之一。为打消群众顾虑,村里采取了“逐栋施策,整体协调”的策略,率先打造了3栋农房作为示范样板。
过去的横东村,房屋年久失修,莲花湖中淤泥堆积,水泥小路上尘土飞扬。随着整村风貌提升推进,如今农房既重“颜值”也讲实用,爱莲塘重现生机,“村子的小路成了柏油路,车子都能开进来”,村民梁时旺感慨道,现在的日子“特别幸福”。
![]()
“施工前,我们会进村入户,告诉村民房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吸纳村民的意见调整设计。”从2024年开始,何新红所在的华银集团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松口镇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公司派出一批乡村工匠,完成横东村188栋房屋外立面提升,村子一下子亮堂起来。这一改变不仅仅是数字,更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松口镇大黄村173栋的改造工程也已完工。
“周末很多城里人过来,看到种得很靓的青菜,直接跟村民商量,要多少现拔回家。”丙村镇溪联村耀祖阁片区干部张衡驻村两年,亲眼见证这片客家传统村落的蝶变。昔日的耀祖阁,保留着传统村落的质朴底色;如今经过精心打造,已是稻花飘香、鱼跃田间,成为丙雁松乡村振兴示范带上一颗亮眼的“明星”。通过植入仿竹篱笆、硬化道路、增设护栏等“微改造”,耀祖阁将健身广场、蔬菜基地与幽美莲塘连缀成片,让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
![]()
![]()
闲置地化身“团建胜地”
哨声划破夜空,绿茵场上的角逐牵动着全场目光——这火爆的一幕,正是丙村镇接连举办的各类足球赛事现场。依托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丙村镇积极争取长隆集团公益资助,建成了这座融合“公园+体育”功能的足球公园。
赛后,红色的塑胶跑道与绿茵场并未沉寂,反而成了丙村居民的“心头好”。镇干部赖俊煌观察到:“群众吃过晚饭,经常来这里散散步、聊聊天,球场利用率很高。”这片绿地,已实实在在成为激活乡村活力的新地标。
2024年4月,梅州首个“百千万工程”乡村大讲堂落地丙村镇,这座位于三堡大桥侧的废弃建筑,如今已是集党群服务、研学培训、人才交流、农产品展销、电商直播等功能于一体的商贸综合体。
![]()
对于讲堂旁一块闲置空地,丙村拓展“联动发展”思路,借力央企助力镇村建设资源,第一时间对接中铁广投,高标准规划建设生态小公园。项目倒排工期,仅用三个月便顺利完工。“平时过来看,发现特别多人喜欢来这个公园”,公园迅速成为本地“网红”,其受欢迎程度连中铁广投项目负责人吴启庆都坦言“没想到”。
![]()
参观打卡、露营派对、婚礼庆典、餐饮美食,丙村群众有了新的“团建胜地”。夕阳把橘红的碎金铺满江面,这片曾经的荒废地,以一种温暖而生动的方式,回归日常。
依托“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和建筑企业结对帮扶镇村行动,梅县区带动社会资本超12亿元参与“百千万工程”建设,2024年全区17个乡镇已与32家企业签订协议,确定结对帮扶项目51项,实现乡镇与企业结对全覆盖。
![]()
老侨乡有了新业态
“家乡机会一点也不少”
“松口古镇是客家人的回忆,也是我们的情结”,随着影视剧《十二封信》的热播,松口古镇旅游攻略在社交平台火了,火船码头、松口古街等热门取景地吸引大批游客。梅州本地人黄女士看剧以后,携朋友再次回到这个儿时记忆中的地方。
![]()
昔日的繁华古镇,在时光侵蚀中日渐沉寂,人口外流、建筑风化,留下一片沉寂沧桑,珍贵的客家文化亟待保护。“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以古镇保护开发为引领,松口盘活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南洋海丝路·客侨第一镇”文旅特色镇。
“越来越多年轻人跑回松口创业,都说不去外面了,家乡机会一点也不少”,十年前李裕彬因妻子来到松口,开了家新中式茶馆“确囍”,如今已成了一名新“松口人”。时光荏苒,古镇的变化他看在眼中,“尤其是这两年,小镇风貌焕然一新,街道更加整洁,商业街还入驻了连锁品牌”。近年来,古镇吸引了200多人返乡投资创业,许多人如阿彬一样爱上松口的生机与活力。
![]()
2024年,由广东旅控集团投资建设、白天鹅酒店管理公司运营的松口印象酒店正式开业。这座酒店的前身是拥有百年历史的松口港务所,其外墙斑驳脱落。在修缮过程中,项目方秉持“修旧如旧”的理念。“酒店修缮时,请了上百名本地工匠,极大程度上保留了建筑的历史质感。”酒店主理人陈静文表示。最终,酒店以别具一格的“南洋”格调,在广东省“粤美乡村”工匠大赛中斩获民间建筑类暨民间美术类作品一等奖。如今,它已成为松口展示客侨历史的重要窗口。陈静文提到,“来自东南亚等地的一些海外华侨,一进门就会感慨,这里保留着他们童年时候的记忆。”
据了解,2025年春节期间,松口古镇接待超28个国家(地区)的游客15万余人次,乡村酒店、高端民宿、旅游餐饮等业态逐渐布局,叶剑英纪念园、雁南飞、阴那山、南寿峰等景点出圈爆火。截至2024年,丙雁松乡村振兴示范带内共有7家A级景区、21家民宿,年接待游客186.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8亿元。
活水润古韵,振兴绘新景。青山绿水间,梅县区丙雁松乡村振兴示范带正焕发着新的生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从愿景落入日常。
视频/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李艳 戴弯弯 实习生何正铧
统筹:谢晓莉
策划:洪继宇 苏晓璇 肖婉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