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目前,共有64座视频监测站和10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站矗立在西藏林芝市境内的江河两岸。近年来,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林芝市水利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水利工程建设、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优化利用等领域持续突破,成功培育水利行业新质生产力,为当地水利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
智慧监测平台监测河湖动态。马传秋摄
“我们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突破水利发展瓶颈的关键,从民生工程到智慧治理,每一步都围绕‘科技实用、群众受益’展开。”林芝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刘成利表示,“通过技术、模式双创新,不仅解决了高原水利建设中的运输、气候等难题,更让水利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与城市发展。”
在林芝市朗县农村饮水安全及水质提升工程中,科技手段被充分运用。面对45°陡坡的物资运输困境,项目启用无人机运输,3至5分钟即可完成单程运输,较人力运输效率提升7倍,预计缩短工期45天、降低成本28%。“以前靠人背马驮,遇上雨季根本没法运,现在无人机当天就能把物资送到位,工程进度有了保障。”朗县水利局局长刘强指着正在作业的无人机介绍。同时,该工程投入680万元安装6套一体化净水设备,通过多级过滤系统高效拦截泥沙、吸附异味、滤除细菌病毒及重金属,项目建成后将覆盖13个村2477名村民。
在智慧水利建设方面,去年12月,林芝市水利局投入1500余万元建成了智慧河湖管理平台。“平台整合了‘天上看、地上巡、网上管’的立体治理模式,让河湖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平台建设负责人普布穷达介绍,目前平台在重点河段布设64座视频监测站、10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站,通过视频AI分析累计识别河湖“四乱”线索1569个;整合各类数据超6500条,助力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信息化巡河近3万次;还搭建尼洋河城区段防洪“四预”体系,可精准计算不同流量下的洪水影响,为防汛救灾提供科学支撑。
林芝市水利局局长罗加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科产融合,计划联合科研机构针对高原水利特色难题开展专项攻关,推动更多技术成果落地见效,让科技创新持续为林芝水利高质量发展“加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