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公里高速免费没等到,却等到了国道收费的消息…
国庆假期过后,全国新增137个国道收费站的消息引发热议,而当你开着燃油车在国道被拦下收费时,很可能正在为电车“补票”。
![]()
近三个月来,全国各省道上一共新增了137处收费站,早已打破了我们对国道不收费的固有印象。事实上早在2009年,国家对于燃油税改革时,就取消了普通公路收费,而是把养路费、维护费折算进了油价里,至此燃油车车主每升油缴纳约1.5元的税费,这也成为了后续公路养护的核心资金来源。可随着新能源车的出现和普及,导致燃油税收入大幅减少,因为电车不缴养路费,却同样使用着道路资,这就形成了如今油车养路,电车跑路的局面。
![]()
针对这一举措,有专家出面解释称:国道恢复收费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养路。其理由是全国公路养护每年所需资金超过6000亿, 缺口高达3000亿,资金严重不足,因此不得不重启收费。另有专家表示:应避免给民众增加负担。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新能源车的“锅”,目前还要油车来“背”。
![]()
其实大多燃油车主的不满,不是指向新能源车,而是公路养护资金机制与汽车产业转型不同步的矛盾。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了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7%,整体市场渗透率超过50%。这类无需缴燃油税的车辆大量上路,导致燃油税收入锐减,四成公路因缺钱无法及时检修,导致山东、安徽、江苏等多地只能通过重启国道收费填补缺口,收费期限从两年到二十五年不等,同时也让燃油车主背上了双重负担。
![]()
我们拿一辆年均行驶2万公里的家用燃油车来计算,油费中的税费支出大约在2400元左右,要是再叠加国道通行费,那么出行成本就会显著上升。但新能源车就不一样了,不仅可以享受购置税,还减免了使用公路应该承担的养护成本。
![]()
当然,如果我们只把问题全部归咎于新能源车,这并不客观,因为如今新能源车普及是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成果,在发展初期政策倾斜有其必要性,只是配套税费机制还未能及时跟进。目前,海南已试点新能源车按里程收费每公里0.1元,江苏、浙江等地也在探索北斗里程税,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谁用路多谁付费的公平原则。
![]()
所以垛爸认为,这场争议的核心,是旧有资金机制与新交通格局的碰撞,公众反感的不是合理收费,而是双重缴费的不公与资金使用的透明性问题,更是让所有人担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几个路段收费本身或许影响有限,真正令人担忧的是,一旦各地争相效仿,我们是否又要重回那个处处设站,层层收费的时代呢?这对于经济发展和民生上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
最后还是那句话,真正的解决之道,应该在于加快完善全车型覆盖的养护成本分摊机制,不应该让燃油车一家“买单”,而是能让新能源车承担合理责任为燃油车主减负,这不是在搞油电对立,是所有车主对政策公平性的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