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石语・琴声:古乐与石刻对话——中法文化遗产交流音乐会在重庆大足举行,以西方古乐与中国传统乐器对话的形式,串联起中法文化脉络,展现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
音乐会现场。
作为重庆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地,大足此次迎来法国艺术家回访演出,既是对2025年5月大足区赴法国亚眠市文化交流的呼应,更是中法在文化、艺术、遗产保护领域深度合作的延续。法国艺术家阿尔班・蒂克谢与路易丝・蒂克谢兄妹带来的《天下大足》《苏珊有一天》等5首作品,分别用高音维奥尔琴、鲁特琴演绎欧洲古典音乐;中国演奏者则奏响古琴曲《流水》,大足实验小学师生还以大足石刻中复刻的古乐器“弓笛”,合奏《紫竹调》《我在宝顶等你》等曲目,展现中国古乐的韵味。
![]()
音乐会现场。
据介绍,阿尔班・蒂克谢11岁起学习鲁特琴,曾发行专辑《苏珊有一天》,被誉为“法国最年轻的职业鲁特琴演奏家”;路易丝・蒂克谢则精通高音维奥尔琴、歌唱与巴洛克舞蹈,二人长期以二重奏形式活跃于欧洲古乐舞台。此次演出前,他们还专门了解了大足石刻中的音乐元素,希望通过演奏实现东西方古乐的“对话”。
“我看到我们用传统乐器来演奏欧洲的音乐,中国的艺术家用中国的传统乐器,去演奏中国的音乐,在我看来,音乐就是一个普遍的语言,是一个沟通的桥梁。”路易丝・蒂克谢表示道。
![]()
音乐会现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演出的“弓笛”源自大足宝顶山石刻中的造像“吹笛女”,是兼具历史价值与艺术魅力的异形笛子。作为对石窟艺术的活化利用,弓笛不仅丰富了民族管乐形式,更成为大足石刻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目前,大足区实验小学弓笛社团作为重庆市唯一一支小学生弓笛传承队伍,目前已组建4个梯队,共80名学生参与学习。
通讯员 李东 陈柯男 曾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