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
新增芯瑞、兴屏2个社区!
为进一步优化西园街道社区规模结构,创新社区治理与服务机制,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日前批复同意,西园街道对合计约16平方公里区域进行调整,新设置芯瑞、兴屏2个建制社区。
此前,经市政府研究同意,清水河以南、原属郫都区德源街道约7平方公里区域划归成都高新区管理,四至范围:北至清水河,南至桤木河、康胜路(货运大道),西至德富大道,东至安瑞路(天欣路)。此次调整区域包括上述7平方公里,以及天瑞、天全社区工作站原服务区域约9平方公里。
![]()
快来了解!
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
芯瑞社区
![]()
服务区域与规模
服务范围:
芯瑞社区管理服务范围以多条道路中心线及自然地理界限为界,具体划定为:天源路中心线—合作路中心线—天盛路中心线—合信路中心线—天映路中心线—西源大道中心线—天全路中心线以东,清水河中心线以南—蜀新大道中心线以东,康胜路中心线以北,安瑞路中心线—天欣路中心线以西(含安瑞路以东、高新西区第二污水厂、垃圾压缩站、西区工业固废转运站),成灌高速公路中心线以南。
面积:
约7.57平方公里。
规模:
截至目前,社区服务人口约13.5万人,人口结构多元,服务供给丰富。辖区内产业与居住载体布局均衡,其中,企业共计198家,汇聚了鸿富成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日立电梯(成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形成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区域内含有居民小区3个(朗悦府静园、嘉园、宸园)、青年公寓6个及西芯汇城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公办幼儿园3家、公办中小学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既能满足普通居民的生活需求,也为产业居民提供了多元供给的居住选择,助力实现“兴业安居”。
![]()
办公地址与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规划设定地址):
成都高新区天映路7号(规划设定地址)。
临时办公地址:
成都高新区合信路501号。办公电话:18981954118。
![]()
生态宜居,绘就生活美景
依托蜿蜒穿境的清水河生态资源,芯瑞社区充分利用水域景观优势,完善河畔绿道配套,为居民提供慢跑健身、悠然散步、观景休闲、亲子趣玩、老年康养的自然空间。聚焦高品质人才公寓居住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促进邻里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营造社区和谐氛围,不断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
产业赋能,激活科创动力
依托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芯瑞社区汇聚区域内科创资源与专业人才,推动企业间形成协同发展、创新突破的良好格局。聚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核心领域,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投入,以源源不断的科创活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依托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岗位扩容与质量提升,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实现“产业发展促就业、稳定就业助产业”的良性互动。
![]()
未来展望,迈向美好新程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芯瑞社区将从创新治理模式、完善生活配套、优化居住环境、深化产城融合等多维发力,推动社区发展治理再上新台阶。其中,将重点推行“三员一格・协同共治”工作法,调动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让治理更高效、服务更精准。
下一步,芯瑞社区将以务实举措落实各项工作部署,持续朝着“宜居宜业、共建共享”的目标迈进,努力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高品质社区,为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基层力量。
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
兴屏社区
![]()
服务区域与辖区规模
服务范围:
兴屏社区管理服务区域的边界以道路中线以及自然地理边界为划分,具体范围为:蜀新大道中心线以东—清水河中心线以南—德富大道中心线以东,桤木河中心线以北—蜀新大道中心线以西—清水河中线以北,天全路中心线—西源大道中心线—天映路中心线—合信路中心线—天盛路中心线—合作路中心线—天源路中心线以西,成灌高速公路中心线以南。
面积:
面积约8.76平方公里。
规模:
截至目前,兴屏社区服务人口约11万人,组成结构多元、服务供给多样、文化品类多层。辖区有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车载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B16)、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236家,具有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产业集群。
区域内包含居民小区3个(高投合悦锦萃、中骏湾璟壹号、高投俊悦府)、青年公寓4个、成都高新西方隅服务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公办幼儿园1家、公办中小学1家,有待建商住面积568亩,预计未来三年新增居民3万人,让高层次人才和产业职工都能做到工作和生活无缝连接。
![]()
成都高新区康强四路100号(清水河南侧社区综合体2楼)。
临时办公地址:
成都高新区西源大道2900号。
以人为本,构建“全链条式”人才服务与成长生态>>
兴屏社区聚焦“育人”与“留人”,打造覆盖人才职业全周期、生活全维度的发展生态,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不仅对接落户、社保等政务需求,更深度介入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父母养老、健康管理等“关键小事”,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极大降低人才的“生活摩擦成本”,让人才安心拼搏。成立由社区主导的产业人才俱乐部、技术沙龙、创新学院等组织,定期举办跨界交流、技能培训、领导力工作坊,并鼓励企业间人才柔性流动,旨在促进知识外溢,构建更紧密的社群网络,增强人才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形成内在成长驱动力。
![]()
以城为基,打造“功能复合”的活力共享空间
兴屏社区积极推动空间格局由“为产业齐配套”向“为人才创场景”转型,构建功能多元、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社区环境,实现职住平衡与便捷生活。空间规划上突破传统分区,实施混合布局,有机整合研发办公、人才公寓、商业服务、绿地及文化设施,配建共享会议室、路演厅、健身房等多样化公共服务场景,形成集约高效、功能互补的空间结构。
服务方面推动资源共享,鼓励龙头企业开放内部实验室、检测中心等专业设施,激发创新协同。资源整合上深化“共享”模式,通过机制创新促进设备、平台、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与复用,构建开放包容、协同共生的创新生态。通过空间、服务与资源的三重重构,推动企业、人才与居民从“物理相邻”走向“化学共生”,实现产城心跳同频。
![]()
以境为媒,营造“激发灵感”的软环境与绿色生态
注重软实力与硬环境的双重塑造,兴屏社区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绿色低碳的文化氛围与物理环境。通过设立社区文化官或社群运营官岗位,系统性地策划举办如创新马拉松、艺术节、运动会等品牌活动。全面采用绿色建筑标准,构建连贯的慢行系统与绿道网络,布局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打造公园式的办公环境,提升生态品质,传递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吸引志同道合的企业与人才。
![]()
以业为核,培育“热带雨林式”的产业集群生态
兴屏社区让“生态赋能”围绕核心产业,构建共生共荣的“热带雨林”生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建立产业服务专员制度,为社区内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服务,将服务延伸至政策解读、融资对接、市场开拓、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领域。
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缺失,进行“补链强链”式的靶向招商。兴屏社区在社区内共建产业创新中心、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等开放式平台,链接龙头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这些平台面向社区内所有创新主体开放,降低研发门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成“大树”与“小草”之间的协同创新,形成自我强化的产业闭环。
![]()
下一步,兴屏社区将继续秉持“产盛业兴,高新启屏”的理念,在“人城境业”深度融合方面持续用力,力求打造宜业宜居的理想环境。探索打破地理边界,空间更开放、企业生态更多元、社群交流更活跃,契合产业人群“下楼即办公、转角遇生活”的未来产业社区样板。实现“以高端产业集聚带动高质量服务供给,以高质量服务供给促进高端产业集聚”的双轮驱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