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方观 筑(ID:archyifun)
本文已获得授权
窗框是墙体与窗的过渡层,起一个固定以及防止周围墙体坍塌的作用。建筑外立面窗作为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何种风格,对于外立面窗而言,建筑师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窗框越细越好。
从古至今,“细”都给人以纤巧、灵动、通透的美感。现今很多设计师也以“细”为美,一扇通透感强的外立面窗,更能体现建筑的精致感。然而当这种“窗框”式立面设计出现时,“盈盈一握若无骨”估计要反转了,不信上图你可以细品。
露香园天誉
- 水石设计-
![]()
![]()
上海露香园二期效果图©水石设计
露香园·天誉地处外滩、陆家嘴、北外滩“黄金三角”的核心腹地,又与外滩、新天地左右逢源,尽揽周边千亿级城市景观与中心繁华。凝聚历史、现在与未来。片区风貌活化,老城厢品质生活复兴,为上海树立老城厢更新标杆。
香园作为大规模城市更新项目,既有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改造,又有新建建筑需要承载当代城市所需的新功能。从建筑师角度来看,这个项目最大难点是“旧”和“新”之间的平衡关系,即老城厢传统居住空间和新时代城市需求之间的矛盾。
![]()
![]()
上海露香园©逆光行走
一方面,需要尊重老城厢的肌理、街巷体系、建筑尺度,保留上海市民对老城厢的美好回忆和烟火气息;另一方面,更新后的片区,从宏观上要承载新的商业、文化和政府服务功能,响应慢行友好、15 分钟生活圈等城市发展政策,营造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城市服务系统。
从微观上还需要解决新住宅的私密性、采光、日照、停车等问题。既要保证建筑的“原汁原味”,又要使其满足高品质住宅的舒适性需求。这是给设计提出的一个挑战。
![]()
![]()
上海露香园框式立面courtesy of 3A Composites
为此露香园二期以谦逊的态度融入整体城市天际线之中。外侧,高层建筑呼应外围城市形态,缝合断裂的城市界面;内侧,低层风貌恢复建筑,与老城厢肌理融为一体。以端庄典雅的立面风格,展示了不同时代风格的城市风貌。
在风貌保护范围内,建筑的材质和色彩基本符合老城厢传统。基本根据旧时或地块拆除前的航拍照片,确定各种色彩所占百分比,以此来控制项目各区域建筑的用色,同时也会考虑和露香园区域保护建筑、老建筑的协调性。
![]()
![]()
石材与铝板立面 courtesy of 3A Composites
对于项目中的高层建筑,立面设计以格构为基础,格构的比例则是从旧建筑的开间、层高比例关系去提取并加以转译。新建筑裙房一般采用厚重的灰色石材,塔楼部分采用浅灰色石材和深灰色铝复合板搭配,设计风格现代简约、线条明快。
在建筑风格上,与老城厢整体风貌相融合,塔楼以铝复合材料金属线条轻盈勾勒出建筑挺拔气质,轻盈璀璨的立面艺术,勾勒建筑至美尺度,如同一幅油画框,在阳光的映射下,整个建筑会幻化出一份艺术的光影,自然地与豫园的天际线融为一体。
Y11HOTEL
- FWAP Arquitectos -
![]()
![]()
建筑概览© Gonzalo Viramonte
该现有建筑的上一次用途是自然科学博物馆总部,由于它是一处具有遗产价值的建筑,因此计划从技术上使新建筑独立于现有建筑进行建造,并修复其立面以及部分未被改动的原始空间,将其作为整体的标志性元素。
通过这种方式,酒店的前四层在原始立面后方构成现有建筑的一部分,从这里向上延伸其余楼层,外部由结构性玻璃墙覆盖。之后,在侧面街道的相邻地块进行了扩建,通过在底层、一层和二层实现项目连接,打造了一个大型会议厅、员工及服务入口,同时在屋顶新增了一个水疗中心,丰富了酒店的配套设施。其余楼层则设计了客房,与现有客房形成互补。
关于塔楼外立面的美学设计,窗型布局作为一种对比,遵循了新古典主义立面的几何要求,通过外部铝复合板和内部石膏岩的现代整体封闭结构,以及带双层真空玻璃的全高铝制窗,形成了富有韵律的立面。
![]()
![]()
建筑日景与夜景 © Gonzalo Viramonte
入后,可抵达酒店大堂,大堂因内部双层挑高而更为重要,在空间和物理上均与一层的早餐区相连。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伊里戈延大道一侧的立面和空间外,建筑原有的楼梯在内部被保留下来,兼具实用功能和雕塑感。由于其位置与大堂的双层挑高相契合,为空间注入了活力,并凸显了其建筑特质。
餐厅通过蒙得维的亚街的大型玻璃窗和伊里戈延大道的现有窗户与外部相通。为提高利用率并缓解底层商业区域的拥挤,餐厅的配套空间(厨房和仓库)位于地下层。
二层设有多功能厅和行政办公室,可从酒店大堂直接进入前厅。这些大厅宽敞且空间灵活,能够分隔成多个小厅。
![]()
![]()
立面细部 © Gonzalo Viramonte
再往上的楼层构成了塔楼的主体部分,这里是酒店的客房,其特点是宽敞、采光好且能欣赏到周围环境。客房配备高档设施和一流的客人服务。作为酒店设施的补充,屋顶设有室外游泳池、设备齐全的健身房和水疗中心。
最后,该建筑成为了该区域现有系统的一部分,因为它既作为商业和旅游活动的补充,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又丰富了大道的建筑环境。
![]()
![]()
室内局部 © Gonzalo Viramonte
![]()
![]()
屋顶泳池 © Gonzalo Viramonte
![]()
![]()
酒店客房 © Gonzalo Viramonte
- End -
内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一方观筑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