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人帮助曹操屡破强敌,却为何让他生前最为忌惮?这人,不是吕布,不是袁绍,也不是刘备司马懿,而是一直藏在曹操身边的那个“客卿”——贾诩!
曹操一生征战,从平原起家,一路披荆斩棘,碰到过吕布的狂暴,袁绍的鼎盛,周瑜的火攻,刘备的韬略,孙权的坚守,还有马超、关羽那一干勇将。可是,纵使‘纵击杀八万人,血流于路可涉’,曹操也没像面对贾诩时那样,彻夜难眠。
汉灵帝一死,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礼乐崩坏,可就在这乱世之中,贾诩却撺掇李傕、郭汜等人起兵反叛,攻克长安,擒拿汉献帝。有人问:连皇帝都敢动手,这世上还有什么底线?事实证明,贾诩做人就没底线。董卓虽残暴,但还畏惧汉室根基,贾诩却连尊君敬帝的“最基本规矩”都置若罔闻。从此,政权一颠,天下群雄皆得以借机崛起。
![]()
曹操当年北上讨董,熬死了这位“天下第一诸侯”,夺得兖州、豫州,官渡一役逆袭袁绍,北平河北,俨然一代枭雄。可曹操的胜利,不是靠一把剑、一张弓,而是靠像贾诩这样的智囊出谋。可他心底最怕的,竟是这个才智凶险的“第一毒士”。
贾诩为何令曹操如临大敌?第一个特点,极其阴狠。 拂晓破晓,李傕郭汜围困长安,汉献帝危在旦夕,朝臣束手无策。贾诩走到帐前,一声不吭却在夜里画下俯视图,将皇城地形、护卫布阵记录得一清二楚。有人劝他:“天子虽失社稷,可毕竟是帝王,不能这样无礼!”贾诩却冷笑:“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诸侯分割,才是真正大势所趋。”次日,李傕等人果然杀入皇城,擒拿天子于袁术。此等手笔,令人胆寒。
![]()
第二个特点,极其聪明。 曹操在许都初建时,多次遇险:长安的背叛,关东义军的骚扰,吕布偷袭他的老巢……每每危急时刻,总能从贾诩口中,得到扭转乾坤的谋略。许攸投降前夜,正是贾诩看破袁绍军心不稳,建议许攸“暗渡陈仓,说不定能顿时生变”,官渡之战方才一击制胜。此后,曹操欲取西凉,马超虎背熊腰,大军压境,贾诩却断言:“敌虽勇,粮道未迂,今可先扰其后方。”曹操依言行事,马超满足酒色后竟大败。贾诩计谋之毒辣、之精妙,让曹操不敢大意。
第三个特点,无法买通。 一般客卿只要赏赐丰厚,自可心甘情愿效命。可贾诩却是“虽训练有素,却暗藏后手”的孤狼。一方面,他替曹操出谋划策,为取汉中、祁山贡献良策;另一方面,他始终没有真正归心,直到临终,曹操仍要叮嘱曹丕:“多提防贾诩,可用但不可大用。”可见曹公对他的忌惮之深。贾诩的一举一动,都像在和曹操捉迷藏:什么时候是出谋关键,什么时候又是韬光养晦,曹操都无法完全掌控。
![]()
有趣的是,曹操一生对手不胜枚举。董卓携天子西巡,他孤身讨伐,却险些全军覆没;吕布夜袭河北,他差点逃至三座城池;袁绍百万大军压境,曹操在官渡一度想逃;赤壁火烧连营,八十三万雄师灰飞烟灭;汉中之战败给刘备、渭水之役被马超大破……可在这些翻云覆雨的大场面里,曹操都能凭勇气或智谋捡回条命。偏偏在朝堂之上,对付贾诩这种“无形的毒刺”,他却硬生生提防了大半辈子。
到底是谁让真正的枭雄,寝食不安?不是荆州的刘表,也不是东吴的孙权,而是这位“既深谙忠奸,又没有忠心”的“三国第一毒士”——贾诩。
![]()
曹操临终前,嘱咐左右:“觅贾诩之所往,务须严防。”此言之后,贾诩亦未多言,只把锦囊收起,静静离去。有人问他:“为何曹公如此畏惧我?”他只是轻描淡写:“天下本无定主,惟人心可移。今日依曹公,明朝未必,故需自保。”说完,他自去冠冕,以发覆面,消失于历史烟尘。
正是这位才智兼毒辣、忠诚度极低、且始终如影随形的“客卿”,让曹操深觉,最可怕的敌人,根本不在关外乌巾,也不在荆州云梦,而是在身边那颗随时可能翻盘的心。
![]()
信息来源: [1] 参考资料:《三国志·贾诩传》 [2] 参考资料:裴松之注《三国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