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教师资源过剩,为何学校还缺老师!频繁换老师!老师都去哪儿了?

0
分享至

我们家老大放学回来,一路上脸拉得老长,满心不满地跟我说这学期数学又换了新老师。

他一个劲儿抱怨,说新老师讲课速度慢,声音也不好听,听得他直犯困。

数学一直是他的强项,之前那个老师教了一学年,对他的知识掌握情况门儿清,能精准抓住学习重点。

他也习惯了和老师一起解出难题后,收获老师夸赞的那种喜悦。

现在突然换了新老师,一切都得重新适应,这孩子本来就内向敏感,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但我觉得这说不定也是个成长的好机会。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方法,这才刚开学一周,时间长了,他说不定能从新老师的课堂里发现新的学习视角,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数学能力说不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我自己也清楚,在学习辅导上,我能力有限,也就只能给孩子做好后勤保障,帮孩子适应。

我们家老大还提到他们初中老师要兼职教两门课,让我不禁感慨,不是说教师资源过剩吗?怎么学校还是缺老师呢?频繁换老师,那老师都去哪了?

我朋友给我答疑解惑。他说:

这就像我们去医院,发现一个心内科专家,同时还在看消化科的号。

您肯定会纳闷:医院缺医生缺到这地步了?不是说医学院毕业生很多吗?

这和学校的情况一模一样。不是说“教师”这个职业整体过剩,而是 “能上课、上好课”的老师,特别是特定科目的老师,在学校这个“小医院”里,突然“病倒”或“转岗”了,导致“门诊”没人顶上去。



那老师们到底去哪了?咱们抛开大道理,说点实在的:

1. “产假模式”:女教师多带来的“甜蜜烦恼”
初中女教师占比高,这是事实。国家放开生育,这是好事。但好事凑在一起,就可能出现“阶段性空缺”。想象一下,一个年级的语文备课组有6位老师,今年有两位同时休产假,她们的课谁来上?只能让剩下的4位老师分担,或者让其他科目的老师临时“兼职”。这不是学校的错,也不是女老师的错,而是一个必然要面对的人口和福利现实。

2. “一个萝卜三个坑”:学校的“隐形工作”吞掉了老师
您可能觉得老师的工作就是“上课”。其实,上课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下还有:

  • 各种检查、评比:文明城市、平安校园、健康促进校……每项检查都要准备大量台账资料,谁来做?最终还是压到老师们身上。
  • 无尽的会议和培训:教研会、行政会、安全会、线上培训、线下学习……这些都在挤占备课时间。
  • 繁重的非教学任务:家校沟通、学生心理疏导、校园安全巡逻、甚至一些行政报表……都需要人力。

当一个老师被这些行政、杂事缠住,他站在讲台上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课堂的“坑”还在,但“萝卜”被拉去干别的了。

3. “结构性偏科”:就像家里缺盐,但酱油很多
教师队伍也存在“冷热不均”。语数外这些主科老师,编制相对充足。但一些小学科,或者新兴科目的老师,可能一个学校就只有一两位。一旦这位老师生病、离职或休长假,这门课就面临“开天窗”。让一位数学老师临时去教地理,或者让语文老师兼教历史,就成了无奈之下的应急之策。

4. “流动的水兵”:教师队伍也在“人往高处走”
优秀的老师会流向待遇更好、平台更高的学校。新建的学校、热点的学区也在不断从老学校“挖人”。同时,一部分老师因为压力大、待遇等问题选择离职或考公。这就好比一个水池,一边在放水,一边进水的速度却没跟上,水池的水位(教师稳定性)自然就下降了。



那么,回到咱们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频繁换老师,我们该怎么办?

  1. 给孩子“打预防针”:用积极的角度跟孩子解释:“学校可能遇到了一些暂时的困难,老师非常辛苦,要教两门课。我们要多体谅,这也是锻炼咱们适应能力的好机会。”
  2. 强化孩子的“自学能力”:这是核心。告诉孩子:“老师是引路人,但真正的学习靠自己。”鼓励他预习、复习,利用好课本和辅导书,学会自己寻找答案。这门“功课”比任何一门学科都重要。
  3. 主动与老师沟通,表达支持:可以跟老师真诚地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教两门课不容易,我们家长一定全力配合您!”这句话对疲惫的老师是莫大的慰藉,也能建立起良好的家校关系。

总而言之,您看到的“教师兼职”现象,是教育资源“结构性短缺”和“瞬时性短缺”叠加的缩影。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多还是人少”的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无法立刻改变这个大环境,但我们可以调整小气候——把家庭的“小环境”营造得稳固一些,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和引导,帮助他把注意力从“换老师”的烦恼,转移到“学知识”的本身上来。 毕竟,培养一个能适应变化、主动学习的孩子,才是我们应对一切教育不确定性的最好法宝。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0,2-1!斯洛特7场6败,埃梅里英超4连胜丢1球,利物浦压巨大

1-0,2-1!斯洛特7场6败,埃梅里英超4连胜丢1球,利物浦压巨大

万花筒体育球球
2025-11-01 09:31:02
今日!CCTV5直播丁俊晖出战斯诺克+国乒,网络转中超+NBA+英超等

今日!CCTV5直播丁俊晖出战斯诺克+国乒,网络转中超+NBA+英超等

晚池
2025-11-02 00:35:41
国乒主力陈熠憾负韩国选手,蒙彼利埃赛爆冷止步四强!

国乒主力陈熠憾负韩国选手,蒙彼利埃赛爆冷止步四强!

老淸医学科普
2025-11-02 04:59:39
10月28日新政突袭!报废旧车换新能源,最高补贴2万元!

10月28日新政突袭!报废旧车换新能源,最高补贴2万元!

华庭讲美食
2025-10-31 06:47:08
树导弹,炸莫斯科,炸俄军上校,乌克兰豁出去,不怕被核打击

树导弹,炸莫斯科,炸俄军上校,乌克兰豁出去,不怕被核打击

史料布籍
2025-11-01 23:36:06
西安11岁男孩坠入通风井:事故发生后小区查出176处安全隐患

西安11岁男孩坠入通风井:事故发生后小区查出176处安全隐患

澎湃新闻
2025-11-01 18:29:06
整容脸又来霍霍央视谍战剧?呆板僵硬、一脸苦相,难怪观众不买账

整容脸又来霍霍央视谍战剧?呆板僵硬、一脸苦相,难怪观众不买账

往史过眼云烟
2025-10-07 16:17:10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以茶带书
2025-09-17 14:10:04
律师丈夫带小三空姐产检被抓包:“她哪都比你好”,娘家是他上司

律师丈夫带小三空姐产检被抓包:“她哪都比你好”,娘家是他上司

梦史
2025-11-01 22:38:28
东契奇复出44+12+6湖人击败灰熊NBA杯开门红,莫兰特仅8+7

东契奇复出44+12+6湖人击败灰熊NBA杯开门红,莫兰特仅8+7

湖人崛起
2025-11-01 12:03:59
安世立下规矩,日本欧洲全线停产,荷兰承认误判:强抢是无奈之举

安世立下规矩,日本欧洲全线停产,荷兰承认误判:强抢是无奈之举

华庭讲美食
2025-11-01 07:35:28
川普又放狠话:对华关税47%!真实税率是远没那么高,计算公式公布

川普又放狠话:对华关税47%!真实税率是远没那么高,计算公式公布

王五说说看
2025-11-01 16:49:19
日本知名声优因嫁给印度男子遭疯狂网暴!首次公开丈夫身份,直言在婆家每天吃咖喱…

日本知名声优因嫁给印度男子遭疯狂网暴!首次公开丈夫身份,直言在婆家每天吃咖喱…

东京新青年
2025-11-01 18:05:46
以色列恢复三线作战,哈马斯命不久矣

以色列恢复三线作战,哈马斯命不久矣

山河路口
2025-10-31 17:19:56
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

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

窥史
2025-11-01 19:57:31
单干,才是普通人的唯一出路。

单干,才是普通人的唯一出路。

诗词中国
2025-11-01 21:54:54
谷歌前CEO栽了!花1亿养情人,逼婚被拒撕破脸

谷歌前CEO栽了!花1亿养情人,逼婚被拒撕破脸

雷科技
2025-11-01 12:31:54
带小三孕检碰到原配后续:女生长的很漂亮,男子涉嫌事实重婚罪

带小三孕检碰到原配后续:女生长的很漂亮,男子涉嫌事实重婚罪

鋭娱之乐
2025-11-01 12:46:10
中国将迎来“死亡高峰期”,一代人集体老去,人口天平彻底倾斜

中国将迎来“死亡高峰期”,一代人集体老去,人口天平彻底倾斜

纪中百大事
2025-11-01 21:13:44
郑州中牟灭门惨案:发小杀男子一家三口!发小面容被曝,网友炸评

郑州中牟灭门惨案:发小杀男子一家三口!发小面容被曝,网友炸评

胡侃社会百态
2025-11-01 09:44:34
2025-11-02 06:59:00
小羽叨叨叨
小羽叨叨叨
没事叨叨叨,闲着也是闲着
256文章数 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校长的五个功夫 | 高振荣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手机
教育
数码
艺术
健康

手机要闻

疑似OPPO Find X10被曝光:2亿潜望镜确认加持,其他厂商怎么玩?

教育要闻

2026高考报名,这八处变化一定要了解!

数码要闻

预热 2026 FIFA 足球世界杯,闪迪推出多款授权设计存储产品

艺术要闻

郑丰林:中国当代年轻女画家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