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了个玩笑,第一个倒下的不是乌克兰,或是百年中立的瑞士。
仗一打起来,所有镜头都对着乌克兰,俄罗斯也跑不掉,大伙儿都寻思,乌克兰肯定要倒,撑不了几天就完事,瑞士这个国家,没人提,阿尔卑斯山里头藏着,两百年的老中立国,什么战火都烧不进去,大家都觉得这地方稳得很,自己能过自己的日子。
瑞士这块招牌,怎么来的,抢银行、做钟表、吃巧克力,有人觉得这国家两耳不闻窗外事,谁打架都听不见,每次都一副清高的样子,其实这套“中立”的人设,是他们自己早就盘算好的,十六世纪就想通了,反正也打不过谁,硬碰硬不如直接当裁判,到了1815年维也纳会议,欧洲那帮大佬一拍桌子,瑞士就是“永久中立国”,不站队,不参战,谁家有事都别来找我,给条活路就行。
就靠着这一手,瑞士真就混出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欧洲打成一锅粥,瑞士那边跟个没事人一样,该搞工业搞工业,该开银行开银行,还收难民,仗打得越凶,瑞士赚得越多,“中立”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护身符,谁看着都眼红,可瑞士这块“中立”的牌子,真不是白给的,里头的门道多着呢。
说白了,瑞士的中立,是个精细活儿,二战那会儿,嘴上说着中立,背地里跟纳粹德国的生意做得飞起,银行业务就没停过,还主动给人家放贷,纳粹从别处抢来的黄金文物,瑞士银行给洗得干干净净,犹太难民跑到边境,瑞士直接给拦了,护照上盖个“J”戳,就不让进,铁路还帮着德国运物资,德国势头猛的时候,瑞士就往上凑,眼看德国要输了,掉头比谁都快,洗白的动作那叫一个利索,什么“正义”“和平”都是虚的,能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到了2022年,乌克兰那边一开打,瑞士又面临考验,大家伙都伸着脖子看这国家怎么表态,结果这次,一点没含糊,直接把俄罗斯在瑞士的钱给冻了,八十多亿美元,什么豪宅、公司股份、艺术品、珠宝、汽车,全给扣下,按西方那套“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说法,平时谁敢动这个,这次瑞士不光动了,还动得特别快,理由也简单,欧盟制裁名单上有这些人,这些钱,他们就跟着冻。
这下子问题就全来了,一个中立国,什么时候开始帮着参战的一方去执行制裁了,这等于是主动放弃中立,不是嘴上说说,是实打实的政策,是真金白银的行动,这一步迈出去,两百年的中立招牌,算是自己亲手给砸了。
有人说,瑞士怎么变了,其实往根上刨,这事迟早要来,瑞士现在靠什么过日子,靠金融,靠整个西方资本体系吃饭,你看它的经济结构,它的外贸,它的政治关系,整个就是欧美体系里的一个高级打工仔,俄乌这仗一打,美国带头往前冲,欧盟紧紧跟着,瑞士要真梗着脖子不动,它那些全球资产、金融信用、国际信任,马上就得被人掐死。
瑞士不是变坏了,是变得更实在了,以前假装中立,是因为两边下注都有好处拿,现在必须站队,是因为只有站对了一边才能保住饭碗,这才是大实话。
北欧那俩,芬兰和瑞典,以前也拿中立当宝贝,冷战那会儿谁也不跟,就安安静静过日子,结果2023年俩国家手拉手申请加入北约,直接投奔美国去了,永久中立国,按规矩是不能进军事集团的,这下直接掀桌子不玩了,安全感没了,东欧那边不太平,波罗的海也闹腾,没人再信“中立”两个字能保命,早点找个大哥罩着,装备、情报、保护伞全都有了,对小国来说,这就是现实。
乌克兰呢,确实是大家看得最多的,伤得最重的,但要说第一个倒下的,还真不是它,乌克兰是被架到火上烤的,它没得选,你再看看欧洲那些靠着中立发家的小国,这一仗打下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路子全给推翻了,瑞士不装了,瑞典芬兰直接入伙了,奥地利也在琢磨怎么“安全”点,整个欧洲的中立体系基本上算是散架了。
这场仗打下来,不光是乌克兰身上添了新伤,更是整个欧洲的骨架都跟着动了。
往后看,中立从来就不是什么道德高地,就是一种利益平衡术,也别再拿“背弃中立”去说瑞士,这个世界早就不是那个讲信仰的年代了,中立国,就是战乱时候的一块灰色地带,等到世界变成“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的对撞模式,这些模糊地带就第一个被清理干净,瑞士不是第一个倒塌的,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两边对立越厉害,手里没点硬家伙,你所谓的“中立”其实就是个临时避风港,风真刮起来了,这港口自己都保不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