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诺奖照见中国科研:为啥论文世界第一,却难出 “屠呦呦第二”?

0
分享至

每年十月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都让人不禁感叹。



咱花钱不含糊,一年研发经费超过3.3万亿,占GDP的2.64%,比不少发达国家都高。



论文产量更是碾压,一年能发72.87万篇SCI论文,世界第一,热门论文占全球快一半了,论文被引用次数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人才也不缺,全球前2%的顶尖科学家,咱们有4万多人,仅次于美国。

咱们花的钱、发的论文,还有顶尖人才数量,都在世界前列,可本土科学家呢,除了屠呦呦,就没人再捧起诺奖了。



日本2001年喊出50年拿30个诺奖,当时没人信,现在人家已经拿了31个,平均一年一个。

这就好比班里的卷王,作业写得最多,笔记记得最满,小测验分数也不错,可一到高考,也就是诺奖级别的突破,就掉链子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核心问题就是,把搞科研变成了冲KPI。



现在科研圈有个潜规则,发论文就等于保命,和打工人完不成业绩就失业一个道理。

不是科学家不想搞改变世界的研究,是生存压力不允许。

就说高校里的青年研究员,一年必须发3到5篇SCI论文,不然评不上职称,拿不到项目经费,年终考核直接挂科,甚至可能丢工作。

还有像黄维教授这样的论文大户,33年发了近3000篇论文,平均4天写一篇。这是批量生产论文有什么区别呢?

实验不用太深入,数据好看就行,选题不用太创新,跟着热门领域蹭,保证能发表。

结果就是论文一堆,能用的没几个,就像工厂生产一堆劣质玩具,数量多但没人要。

现在很多论文就是为了发表而发表,对人类进步没啥用。

诺奖有个特点,慢热。

一项研究要想拿诺奖,往往得等20年、30年才能看出价值。

像日本科学家本庶佑,研究免疫刹车理论用了30年,74岁才拿奖;屠呦呦研发青蒿素,前前后后也用了19年。

可咱们的科研考核是快节奏,项目最多3年就要结题,5年就要评估,必须拿出立竿见影的成果,比如发了多少论文、申请了多少专利。

这就好比刚种下果树,就逼它结果。

更要命的是年龄焦虑,35岁没评上副教授,基本就没机会往上升了;45岁没当上教授,就得退出科研一线。

年轻科学家忙着赶论文凑业绩,中年科学家困在评职称里,等终于有时间搞点真正想研究的,要么精力不够了,要么锐气磨没了。

要是屠呦呦在现在,3年发不出论文,早被当成低效员工开除了,哪有机会研究出青蒿素。

搞科研最需要安安静静做实验,可咱的科学家一半时间都在打杂。

申请项目要填几十页的表,光准备材料就要3天;经费到账了,报销要跑好几个部门,折腾半年都未必能报下来;成果验收时,要应付一堆指标检查,开会、迎检、写报告,比实验还累。

有个青年教师吐槽,一年要写12份项目申报书,参加8次评审会,剩下的时间才敢碰真正的课题。

年轻科学家要还房贷、养家庭,搞基础研究又费钱又慢,没人敢碰;没有院士或教授挂名,再好的想法也拿不到经费,资源都跟着头衔走,而不是跟着创新力走。

中国科研需要的,就是这种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的耐心,而不是 “一年发十篇论文” 的焦虑。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家消防救援局透露新余“1·24”火灾救援细节:人员逃生受阻吸入大量浓烟后遇难,满地都是课本教材、还有几只跑丢的鞋子

国家消防救援局透露新余“1·24”火灾救援细节:人员逃生受阻吸入大量浓烟后遇难,满地都是课本教材、还有几只跑丢的鞋子

极目新闻
2025-11-20 12:11:41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云上乌托邦
2025-09-04 11:45:33
称被抹黑事小,郑丽文:只要促进两岸和平的事我都愿做

称被抹黑事小,郑丽文:只要促进两岸和平的事我都愿做

海峡导报社
2025-11-20 11:55:04
网传外卖员挑战“守法”送外卖,一个月只收入1642元

网传外卖员挑战“守法”送外卖,一个月只收入1642元

可达鸭面面观
2025-11-20 10:53:03
中国一邮轮放弃日本靠岸,取消乘客下船

中国一邮轮放弃日本靠岸,取消乘客下船

极目新闻
2025-11-19 17:58:05
太及时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农民工的工作“出口”是关键

太及时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农民工的工作“出口”是关键

火山诗话
2025-11-18 09:14:18
越南高颜值女子柬埔寨劫狱引关注

越南高颜值女子柬埔寨劫狱引关注

扬子晚报
2025-11-19 22:37:57
42岁胡彦斌恋情曝光,马尔代夫激吻视频流出,女子身份被扒!

42岁胡彦斌恋情曝光,马尔代夫激吻视频流出,女子身份被扒!

花心电影
2025-11-20 08:52:06
武统台湾的难度和代价有多大?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武统台湾的难度和代价有多大?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山间听雨
2025-11-19 12:25:23
中反制日接招,中日较量持续升级,关系倒退数十年

中反制日接招,中日较量持续升级,关系倒退数十年

今日段评
2025-11-20 08:00:17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8 19:53:15
陈梦冲看台做闭嘴动作!夺冠后让现场粉丝鸦雀无声,太不给面子了

陈梦冲看台做闭嘴动作!夺冠后让现场粉丝鸦雀无声,太不给面子了

嘴炮体坛
2025-11-19 23:00:25
胡彦斌易梦玲恋爱细节曝光!送女方245万手表,王勉成最冤炮灰!

胡彦斌易梦玲恋爱细节曝光!送女方245万手表,王勉成最冤炮灰!

一只番茄鱼
2025-11-20 09:06:50
印共(毛主义)主要领导人被打死,印共(毛)是否到了穷途末路

印共(毛主义)主要领导人被打死,印共(毛)是否到了穷途末路

小院之观
2025-11-19 10:14:33
“辣眼睛”多方回应15号模特广东冠军引争议!网友:钞能力太强了

“辣眼睛”多方回应15号模特广东冠军引争议!网友:钞能力太强了

天天热点见闻
2025-11-19 09:30:08
母亲回应炫耀孩子招杀身之祸:从没炫耀!

母亲回应炫耀孩子招杀身之祸:从没炫耀!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9 14:32:02
以“爱”为名的毒杀

以“爱”为名的毒杀

澎湃新闻
2025-11-20 07:40:42
顾客自带外套被迪卡侬当赃物,还好有监控

顾客自带外套被迪卡侬当赃物,还好有监控

上观新闻
2025-11-19 16:13:04
国家社科基金神成果:男人阴茎越短,智商越高

国家社科基金神成果:男人阴茎越短,智商越高

尚曦读史
2025-11-19 10:33:10
模特大赛15号选手夺冠引争议,组委会最新回应:她是太太组冠军,带资进组是谣言

模特大赛15号选手夺冠引争议,组委会最新回应:她是太太组冠军,带资进组是谣言

先锋新闻
2025-11-19 16:47:56
2025-11-20 13:23:00
小羽叨叨叨
小羽叨叨叨
没事叨叨叨,闲着也是闲着
284文章数 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用识图能力 帮助警方锁定外逃柬埔寨嫌疑人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用识图能力 帮助警方锁定外逃柬埔寨嫌疑人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英伟达财报,超预期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亲子
数码
健康
艺术
家居

亲子要闻

又是上头的一天,人类幼崽成长计划

数码要闻

深入百米水下还能发消息 华为WATCH Ultimate 2非凡探索将发布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