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十年后的交通还会这么拥堵吗?我们模拟未来都市发现靠它能缓解25%的拥堵问题 | 张帆——科学讲坛

0
分享至

我们想的就是

未来的交通能够让大家的生活

更加便捷、更加安全高效。

在2035年,

一起告别私家车。

张 帆· 深圳北斗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

格致论道第63期 | 2020年11月29日 上海

交通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未来的2035年,交通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以前的历史情况。


交通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1800年,只有3%的人生活在城市,那时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可能是非常接近的。

2020年,已经有56%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城市会越来越大。到2050年,将会有70%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看一下国内非常快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以深圳为例, 从1979年只有30万人口的小渔村,仅仅用了40年的时间,到现在的常住人口达到了1340万。 也就是说在40年里,人口翻了40倍。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常住人口在1000万人的城市有6座,500万常住人口的有16座。

我们的交通“病了”

已完成:10%///////// /

随着人口逐渐聚集,我们的交通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这也是“城市病”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块。


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着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交通污染。包含尾气排放、一氧化碳、PM2.5一系列的污染,对我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

二是交通拥堵。交通的拥堵可能每个人都体验过,我们在日常的出行中经常会碰到拥堵的情况。 甚至我们有时评价一个城市有没有发展,就看它拥不拥堵,有拥堵我们才认为这个城市有发展。

第三个是交通安全。现在大量的安全问题出现在疲劳驾驶、超速,包括酒驾上。 2019年,交通事故已经造成了27万人的伤亡,光死亡就达到了5万多。所以对我们的生活来讲,交通安全也非常重要。

最后还有停车难的问题,我们日常的停车是非常困难的。 其实我们现在一个车位的使用率不到50%,但实际上北上广深大城市停车位的缺口达到76%,接近100万个。

所以这些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以“拥堵”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因为它与每个人的生活都相关。

在中国36个主要城市里,有超过1000万的人,每天单次通勤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

我们每天工作8个小时,可能我们往返的通勤就要花掉2个小时。这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我觉得这在北上广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情况。国际上认为,单趟的通行时间45分钟是一个保障时间。


▲ 北上广深四座城市,平均只有69%的人能够在45分钟内上班

但是在我们的36个城市里,真正 能够实现45分钟单次通勤的只占到76%。其中北京应该是最低的,只有58%。 所以我们每天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路上,以前“在路上”可能是一个创业的词,现在就变成了拥挤和拥堵。


有一个调查表明,通勤时间每增加20分钟,我们就感觉好像薪酬降低了19%,所以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拥堵”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去解决呢?2035年交通的发展,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如何为交通“治病”

已完成:20%//////////

从技术方面来讲,现有的交通方式是非常丰富的,有公交,有地铁,还有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一系列出行手段。

到2035年,我们认为还会有更多的手段。


▲ 展望2035年的城市交通

一方面,像微型交通,包括无人驾驶、MaaS出行,就是移动出行服务这种模式,包括按需出行,甚至可能还有更多能飞的车,能在城市里运行。

所以我们还有更多种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主流上来讲,我们介绍几种离我们非常近,而且实际上正在使用的方法。


▲ 2016-2020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划及预测

比如微型交通。微型交通就是我们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目前已经在中国的很多城市普及了。在国外,有很多共享的滑板车在使用。

这种微型的交通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现在来讲,2020年使用共享单车的人数已经超过了2.53亿。 各个城市也在考虑在交通规划时,能不能增加非机动车道,怎么能够在短距离,比如两公里、五公里甚至十公里,实现这种微型交通的出行方式。

在国外,现在也更多提倡了生活圈下的慢型交通。因为大家可能觉得我们的生活一天都在奔波,我们能不能够节奏慢一点?


▲ 巴黎共同体15分钟城市概念:

将所有生活必需功能放入步行或骑行可达的街区内

巴黎曾经提过15分钟的生活圈,就是能不能把我们的出行控制在15分钟之内。 我们能够居住,能够工作,包括消费品的购买、日常的娱乐,能够在15分钟的生活圈内实现。


▲ 巴黎2019年9月22日无车日(左)

比利时布鲁塞尔2019年无车日(右)

同时,每年的9月份,各个国家都会有“无车日”。

国内也有很多城市,每年会举办一个星期的公交出行宣传周或一天的“无车日”。 鼓励大家 不要用私家车出行,尽量使用慢型交通,去体验新的生活方式, 我们觉得这在未来是完全有可能的。

按需出行在现在的生活中也非常常见。


我们经常用网约车,甚至有些城市有定制的公交,就是公交车也可以不固定线路,可以根据大家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定制,按需出行。

现在的发展应该会越来越快,通过我们的分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能对拥有一辆私家车并没有多大兴趣,而是更倾向于接受用网约车或拼车的模式。


而且到2050年,我们的交通方式里,有1/3是慢型交通,有1/3是公共交通,而另外1/3将会使用按需出行,包括网约车、共享车辆的模式。

这 样的模式会逐年增长,它占到我们生活出行的1/3。

如果1/3的出行,包括1/3的公共交通、1/3的网约车辆或按需出行的车辆,能不能够实现无人驾驶呢?

这就是现在无人驾驶非常火的原因。因为公共交通包括公交车、地铁和网约车辆,未来都可能会实现无人驾驶,而且会首先实现无人驾驶。


▲ 对于自动驾驶的探索

无人驾驶的发展应该是交通领域中各个国家争夺的一个技术高地,最早由Google在2009年首先实现车辆的开放式的测试,就是已经在实际的道路上运行。

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无人驾驶的研发之中。 在我国,像百度、滴滴这样的一些企业,也都在不断地实现实际应用的无人驾驶的出租车运营,或者无人驾驶的网约车运营。

这样的一些尝试,一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测试的数据。这些数据为车辆如何成为一个智慧的车提供了非常多实测的数据。


▲ 45% L3+ in 2030

相应的报告反映,到2030年,将会有45%以上的车辆使用L3或L4级的无人驾驶。 L 4级基本上就是完全无人化的驾驶能力,所以我们觉得这种技术的发展会非常迅速。


▲ 智能网联汽车及车路协同

在未来,车和车之间是可以通信的,车和路也是可以通信的,智慧网联汽车,包括车路协同的发展,就会促成交通更加安全。

而且车辆可以知道前面10公里是不是有涉水,这个道路被水淹掉或者这样的一些问题。

通过这样的技术,我们能够实现智慧的车、智慧的路,包括泛在的云,还有灵活的网,一套完整的无人驾驶的体系,能够支撑整个行业在无人驾驶方面的发展。

还有一块就是无缝的换乘,我们现在之所以很多时候不愿意坐公共交通,是因为我们会觉得换乘不方便,怎么实现无缝的换乘呢?


▲ 无缝换乘

实际上,欧洲国家已经提出来了。 在上图中,很多紫色的区域是不允许私家车进入的,进入是要额外收费的。在这些区域里,只能允许公共交通或者相应批准的交通工具进入。 而在右图中, 巴黎 在2050年,已经规划出33个换乘的枢纽。

怎么实现枢纽的快捷换乘,达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的接驳,怎么在枢纽进行快速的交通组织,也是现在研究的一个热点。


▲ 电动化

另外,还有电动化这一块,离我们的生活非常近,其实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我们现在在使用的,包括从原有的燃油车到电动车的变化,未来,燃油车还能往更多新能源的方向发展,实现更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深圳在2019年已经实现了所有运营车辆的全电动化,也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在公交、出租领域全电动化的城市。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会解决我们在交通污染上的一些问题。

“治疗”成效如何?

已完成:50%//////////

通过刚才讲的一些新的技术,也回应了刚才的问题。到2035年,我们的交通会怎样?会不会把刚才的问题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

现在我们需要用一些刚才讲到的方法,我们怎么用定量的方式去评估呢?

这时我们就需要考虑用交通的仿真、交通的数据推演来实现对未来2035年交通变化的整体演绎。


▲ 构建特大城市背景下的仿真模型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需要对现在所有出行特征的分析。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现在大家的出行的方式和特征是什么,要预测随着人的聚集、人口的变化、区域的变化,怎么去把出行特征描述得更清晰。

第二,刚才说的有拼车、无人驾驶这些车辆,这些新的拼车的模型,后台对前端车辆的调度,甚至对红绿灯的控制,都会对交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考虑各种模型的引入。

第三,我们还需要考虑各种策略的变化,就是刚才讲到的换乘的策略,不同方式的策略融合起来,可以搭建一个仿真系统,实现对2035年交通的仿真。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真实的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这辆真实的车在物理空间是存在的。

我们能不能把它移到数字空间里,那里也有一辆车在运行,红绿灯也是同样的。

我们把车辆的数量不停地增加,技术不停地改造,我们能够模拟环境的变化,就可以得到一些量化的结论。

同时,我们需要这些现有的数据。

我们现在已经把这样一些数据导入到仿真的系统里,我们要知道各个区交通出行的各种模式的客流量、出行的情况、它的OD分布特征是什么。

细到我们的交通小区、两个小区之间客流的变化,包括具体路径的选择。

其实是要导入现在超过900多条公交线路,所有的地铁,包括5.8万辆网约车,还有2万辆出租车的各种数据。

通过这个系统来进行仿真计算,最后算出来,通过不同的方式,我们能解决多大的问题。


▲ 仿真未来交通的挑战与创新

我们这样一个仿真系统,在国际上也是第一个实现这么大的范围仿真的。

我们要实现一个2000平方公里的区域、134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交通的仿真和计算,所以它的复杂度是比较高的。


▲ 参数设置

通过这样一个计算,我们实际上是要考虑未来,包括到2035年,深圳会有32条地铁,1500多公里的运营里程。 包括公交和现在所有车辆的考虑的情况,包括红绿灯的配置,对我们仍然会有一系列的影响。

根据这样的一些情况,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些相应的结论,一共有34个场景的结论。


首先,我们来看慢型交通,如果只是替换两公里之内的共享单车,其实我们的里程和时间是减少不了多少的。


如果我们考虑5公里之内用共享电动车,它的变化大概是在9%,时间减少了9%。


如果我们把它换成更大的距离,更快的共享滑板车的方式,它的时间能够减少11%,但是它的总里程减少得不多。


综合起来,如果我们实现一个更大的区域,就是全市实现在两公里以内不用私家车,只用共享单车,在5公里之内用共享电动车,在10公里内用共享的滑板车。 实际上可以大量减少车辆,同时能够减少17%出行的总体时间。

所以总体来讲,它给出了我们在现有公共交通的情况下大概的情况。

但是这时里程的减少不是很多,因为我们还需要在实现这种慢型交通的过程中把它记录进去。

第二块我们就要考虑怎么实现按需出行的情况。


现在在有网约车、出租车、专车的情况下,更多地增加拼车的情况,我们能减少9%的出行的时间。


如果把所有专车和出租车都去掉,我们都使用拼车,它能够减少11%的时间。


▲ 优化拼车时间是共享出行的首要任务

我们可以全部通过拼车来实现,如果全部使用拼车,车辆数可以减少到32%。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减少掉1/3的车辆,这样就能很快解决拥堵的一些问题。

如果我们都用拼车,那拼车是不是可以都用无人驾驶呢?


如果我们考虑有无人驾驶有出租车,也有专车,基本上可以达到11%的情况。


如果还要考虑拼车,还是用出租车、专车,同时考虑拼车的情况,其实减少的并不多。如果全部用无人驾驶,我们这里考虑到用2座的、4座的还是6座的。


通过几种方法都进行分析,我们发现2座的减少了11%。


4座的减少的比较多,能减少到17%。


而6座的只能达到11%的程度。


▲ 自动驾驶出租车可能实现运力与订单匹配的平衡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觉得最优的情况是4座的无人驾驶车辆,它具有最高的满载率,能够最好地实现时间的减少,同时实现车辆数的减少。

而且我们的速度会提高27%,也就是说在早高峰时,假如以前只能开50公里/小时,现在可以开到64公里/小时,速度也提高了不少。


▲ 减少自动驾驶车的车距可提高行驶效率

同时,无人驾驶可以减少拥堵时候的车间距,就是慢行的时候,车间距可以由现在的2.5米减少到1米,这样道路会容纳更多车辆。

我们也考虑一体化的区域出行,以深圳科技园为例。


深圳的科技园是一个人员非常密集的区域,如果只在这个区域里,我们限制私家车,采取其他的方法,其实得到的效果并不是特别好。


比如在这个区域内,即便我们全用拼车,还会有提升。


如果我们全部只限这种公共交通,其实我们减少的里程数也是比较少的。


我们换一个更大的区域,比如换到罗湖,大概有48平方公里的区域去做,拼车时我们还能够减少到11%。


但总体而言,其实减少量比较少,这就说明一点,只是单一区域限制私家车出行的模式,对交通的改善作用是不大的。所以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整个城市一体化,多种交通方式出行时,怎么去做相应的协调和相应的分析。

微型交通实际上是我们未来出行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鼓励大家更多地绿色出行,按需出行未来的发展非常快,能达到我们交通出行的1/3。

无人驾驶更重要的,就在于我们怎么通过后台控制,怎么实现车辆的数量和需求之间的匹配,到最后无缝的换乘,实际上更多地考虑一体化出行的要求和特点。针对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我们也有一些答案了。

如果我们通过无人驾驶,通过这样一些新的技术,大概能缓解25%的拥堵。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单程出行一个小时,现在能够回到45分钟的保证时间里。

第二块,按需出行,通过电动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极大减少污染,交通安全通过无人驾驶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停车,通过无人驾驶的仿真,可以实现只有现在车辆的1/3,就能够解决整个交通停车的难题。

如果以深圳为例,节省出来的停车位大概相当于2500个足球场覆盖的范围,我们节省的占地空间是非常大的。

通过刚才的分析,到2035年,我们的这些交通问题基本上能够被有效地缓解。

走向没有私家车的未来

已完成:80%//////////

正是基于这个,我们也需要政府,因为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交通规范,包括交通安全和个人数据隐私的问题。

出行的服务商,更多的像交通运营商一样,需要提供我们的需求和供给,怎么能有效提供一些动态、实时的服务。

我们个人,其实政府也在鼓励我们更多地绿色出行,我们用单车或公交的方式,来实现出行的目的。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实际上我国在2019年也制定了“交通强国”的纲要,也提出了2035年我国要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在一个小时之内实现城市区域的出行,在两个小时之内实现城市间的出行,在三个小时内实现重要城市之间的出行。

所以我们想的就是未来的交通能够让大家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安全高效。在2035年,一起告别私家车。

本文转载自《格致论道讲坛》微信公众号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徐汇警方通报“某小区有人被打”:一女子因垃圾堆放问题与邻居产生纠纷,已立案调查

上海徐汇警方通报“某小区有人被打”:一女子因垃圾堆放问题与邻居产生纠纷,已立案调查

极目新闻
2025-11-05 14:33:21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海阔山遥YAO
2025-11-05 11:54:46
Y主席儿子的从业资格被取消了!

Y主席儿子的从业资格被取消了!

挖掘机007
2025-10-31 08:02:51
柬埔寨“太子集团”资产又遭冻结:涉26辆豪车、11处豪华公寓等,总值超35亿元

柬埔寨“太子集团”资产又遭冻结:涉26辆豪车、11处豪华公寓等,总值超35亿元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06:20
红军城争夺战结束,俄军进行最后清剿,大量乌军投降

红军城争夺战结束,俄军进行最后清剿,大量乌军投降

兵国大事
2025-11-04 17:30:59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香港冻结太子集团35亿资产!美英新同步出手,国内却静悄悄?

香港冻结太子集团35亿资产!美英新同步出手,国内却静悄悄?

公子麦少
2025-11-05 20:47:52
欧冠11分钟连失2球!巴萨连续被打穿,9场狂丢14球,创造12年耻辱

欧冠11分钟连失2球!巴萨连续被打穿,9场狂丢14球,创造12年耻辱

侃球熊弟
2025-11-06 04:29:35
水洗貂皮退货后续!商家曝全过程,顾客买的特价貂,第7天无理由

水洗貂皮退货后续!商家曝全过程,顾客买的特价貂,第7天无理由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5 23:48:44
女同事上班穿丁字裤被拍发网上爆火!这拍到的倒三角大家看是穿反了吗?

女同事上班穿丁字裤被拍发网上爆火!这拍到的倒三角大家看是穿反了吗?

经典段子
2025-11-05 22:36:41
连爆大冷!世界第1第3出局,墨菲6-2胜卫冕冠军,8强对阵具体如下

连爆大冷!世界第1第3出局,墨菲6-2胜卫冕冠军,8强对阵具体如下

小火箭爱体育
2025-11-05 22:45:41
民主党横扫多州选举,共和党失利背后的政治极化趋势

民主党横扫多州选举,共和党失利背后的政治极化趋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5 19:04:11
石家庄事件后遗症!有网友发帖称今天站长开早会,说话态度好多了

石家庄事件后遗症!有网友发帖称今天站长开早会,说话态度好多了

火山诗话
2025-11-05 16:01:52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金融八卦女
2025-11-05 13:57:48
你敢违约,我就用最大杠杆,特朗普政府开始掀桌,中美迟迟不签约

你敢违约,我就用最大杠杆,特朗普政府开始掀桌,中美迟迟不签约

云鹏叙事
2025-11-05 16:22:46
网传上海建工集团几万员工回家待岗,只发两三千元还扣社保公积金

网传上海建工集团几万员工回家待岗,只发两三千元还扣社保公积金

爆角追踪
2025-11-05 19:18:19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猫智深
2025-11-04 20:10:12
离谱!东南亚电诈园区办公室里,竟然出现了中文横幅……

离谱!东南亚电诈园区办公室里,竟然出现了中文横幅……

麦杰逊
2025-11-05 12:52:35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大龄女一晓彤
2025-09-23 19:35:20
老板克扣外卖员80%工资,被当街刺伤无人帮,知情人曝光聊天截图

老板克扣外卖员80%工资,被当街刺伤无人帮,知情人曝光聊天截图

社会酱
2025-11-05 17:29:28
2025-11-06 05:55:00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最权威的物理学综合信息网站
3969文章数 218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肯塔基州州长:本州进入紧急状态

头条要闻

美国肯塔基州州长:本州进入紧急状态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亲子
教育
艺术

旅游要闻

坝河15公里游船航线开始试航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孩子夹腿触摸自己不一定都是坏事,但这种情况除外!

教育要闻

语言的学习,从不讲捷径

艺术要闻

Michal Lukasiewicz:木刻般的绘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