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床心理科,这是很多强迫症患者常有的疑问。
![]()
今天,我们来聊聊ERP疗法。
目前治疗强迫症的一线药物(如SSRIs)确实有效,它们通过调节大脑神经递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稳定情绪。
吃药能帮助“降温”,让情绪不过载。
但药物做不到以下几点:
1.无法改变错误的“认知习惯”
比如你可能会误解某些想法的含义,像“我想到伤人,是不是我真的想做?”
这种灾难化解释,是强迫症的核心机制之一,药物无法纠正这种思维方式。
2.无法打断“强迫行为”
很多患者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行为模式:只要焦虑,就必须去洗手、检查、祈祷等。
这些行为缓解焦虑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固错误的应对机制。
所以,药物能打下基础,但想要从根本上改善症状,还需要心理治疗的介入,特别是暴露与反应预防(ERP)疗法。
![]()
ERP是什么?
为什么这么重要?
ERP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治疗强迫症的“金标准”心理疗法。
核心目标是:打破“念头-焦虑-行为”之间的错误连接,让你学会面对焦虑、不再被它牵着走。
ERP包含两部分:
1.暴露(E):主动面对焦虑触发点
在治疗师指导下,患者逐步接触引发强迫思维的事物,比如触摸门把手、不检查门锁等,让大脑习惯焦虑的存在,了解它不会真的带来灾难。
2.反应预防(RP):停止重复行为
当焦虑升起时,刻意不去执行原来的“强迫行为”,比如不洗手、不重复确认,让大脑明白:即使不做这些事,焦虑也会慢慢过去,现实并没有变糟。
![]()
这种“行为+认知”的训练,能帮助大脑建立新的应对回路,实现真正的改善。
最有效的方式
药物 + ERP 双管齐下
药物:帮助降低焦虑强度,为心理治疗创造条件。
ERP:改变对焦虑和强迫思维的反应方式,带来长期改善。
这两者结合,是目前效果最稳定的治疗方式。
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临床心理科,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提供个体化的药物和心理治疗组合方案。
如果你正在被强迫症困扰,请记住:
不是你不努力,是强迫症本身就需要系统治疗;
光靠药物往往不够,科学的心理治疗才是关键;
ERP是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已经帮助无数人走出困境。
![]()
临床心理科挂号指引
![]()
临床心理科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是东莞市儿童心理保健中心,临床心理科专注于妇女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以“健康促进+疾病预防+临床治疗”为宗旨,通过评估监测、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全方位模式,并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诊疗服务。
科室开设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门诊和失眠抑郁门诊,业务内容包括:
1. 心理体检(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体检)。
2.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抑郁症、焦虑症、产前、产后抑郁症、失眠症、更年期综合征、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等)。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亲子关系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孕产妇心理健康,婚姻家庭问题等)。
4.儿童多动症和自闭症的行为矫正及父母指导。
医生介绍
![]()
徐云轩
副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主任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诊疗工作十五年。擅长产后抑郁、妊娠丢失的哀伤处理,擅长青少年情绪障碍、ADHD的诊断治疗,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以及厌学等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家庭治疗,累计心理治疗时间超过3000小时。
![]()
刘雪林
主任医师
大连医科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从事临床精神心理科工作20余年, 对儿童青少年情绪及行为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孕产期情绪障碍、孤独症、多动症、抽动症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接受过精神分析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沙盘治疗、危机干预、团体治疗等培训,多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整合治疗方式。擅长儿童青少年发展问题、厌学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夫妻关系问题干预与治疗。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委员会精神分裂症学组委员,辽宁省红十字基金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常委,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委员。
![]()
普珊珊
主治医师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擅长抑郁症、产后抑郁、焦虑症、强迫症、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接受过多种心理治疗的长程培训,擅长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擅长通过个性化和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重建心理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尤其在青少年欺凌与抑郁症关联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
李洁
医师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研究生,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学习障碍、适应障碍、失眠、双相情感性障碍、躯体化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并开展未成年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及成年人的心理咨询。
![]()
陈雨
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硕士,擅长青少年儿童情绪与行为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并开展了青少年厌学、适应障碍、学习困难等青少年常见问题的心理咨询及父母培训。
作者: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临床心理科 徐云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