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今年68岁,自从女儿给她换了个新手机,她就迷上了刷短剧。以前,李阿姨总是早早睡觉,作息规律得很。可自从有了新手机,她就常常一刷就刷到深夜。
起初,她觉得这也没什么,还能打发时间。可有一天,李阿姨突然感觉眼睛有点模糊,像蒙了一层雾。她以为只是眼睛累了,休息一下就好。可这种情况反复出现,李阿姨心里有点发慌,觉得不对劲。
在女儿的催促下,她不情愿地去了医院。结果一查,医生告诉她,她的眼睛出现了白内障的早期症状,还伴有视网膜病变。李阿姨听了傻了眼,后悔自己没早点重视眼睛的异常。她怎么也没想到,刷手机竟然会对眼睛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一、长时间刷手机容易发生哪些眼病?
(一)视疲劳
长时间刷手机,眼睛需要不断聚焦屏幕上的文字和图像,睫状肌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这种长时间的紧张会导致视疲劳,表现为眼睛干涩、酸胀、疼痛、畏光等症状。视疲劳不仅影响视力,还会引发头痛、头晕等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干眼症
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泪液的分泌,同时,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次数会减少,泪液蒸发加快。这会导致眼睛表面的泪膜不稳定,出现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等症状。干眼症不仅影响视力,还可能引发角膜炎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视力下降。
(三)白内障
长时间暴露在蓝光下,会加速晶状体的混浊,增加白内障的发生风险。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看东西模糊,像蒙了一层雾。李阿姨的情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长时间刷手机加速了白内障的形成。
(四)视网膜病变
长时间刷手机,尤其是关灯后刷手机,屏幕发出的强光会直接刺激视网膜,导致视网膜细胞受损。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严重时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李阿姨的眼睛不仅出现了白内障,还伴有视网膜病变,这与她长时间刷手机有很大关系。
二、眼睛出现这4种异常,当心是大病前兆
(一)视力下降
如果发现视力逐渐下降,看东西模糊不清,这可能是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眼病的早期信号。特别是如果视力下降伴有眼痛、头痛、恶心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排除青光眼等急性眼病的可能性。
(二)视野缺损
视野缺损是指视野范围内出现黑影或视野缩小,这可能是视网膜脱离、青光眼、脑部疾病等的信号。例如,视网膜脱离会导致视野内出现黑影,且黑影会逐渐扩大;青光眼会导致视野缩小,晚期可能出现管状视野。如果出现视野缺损,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
(三)眼前黑影飘动
眼前出现黑影飘动,俗称“飞蚊症”,这可能是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混浊等疾病的信号。特别是如果黑影突然增多、变大,伴有闪光感,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的前兆。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激光或手术治疗。
(四)眼睛红肿、疼痛
眼睛红肿、疼痛可能是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等疾病的信号。特别是如果伴有视力下降、畏光、流泪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青光眼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眼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失明。
三、老年人如何戒断沉迷刷手机?
老年人可以培养一些其他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园艺、下棋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生活,还能锻炼大脑和身体,减少对手机的依赖。例如,李阿姨可以尝试学习书法,每天花一些时间练习书法,既能陶冶情操,又能保护眼睛。
可以多参加社区活动,与邻居、朋友多交流。例如,可以参加社区的文艺活动、健身活动等,增加社交互动,减少孤独感。这样不仅能丰富生活,还能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李阿姨可以多参加社区的活动,与老伙伴们一起锻炼身体,交流生活经验。
老年人可以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设定固定的手机使用时间。例如,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每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眼睛。同时,可以将手机放在不易拿到的地方,减少随意使用手机的冲动。李阿姨可以在女儿的帮助下,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严格遵守。
家人的支持对老年人戒断手机非常重要。家人可以多陪伴老年人,一起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爬山等。同时,家人可以监督老年人的手机使用情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李阿姨的女儿可以多陪她出去走走,看看风景,减少她对手机的依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