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你知道诊断是什么吗?
撰文| 小池
病例资料
▌一般状况
11岁男性患者,主诉为“视力模糊持续5天”。就诊前曾有打喷嚏、流鼻涕与发烧病史,体温最高为38.9℃。在视力障碍发作前约10天,患者服用退烧药后症状消失,随后患者视力逐渐下降,右眼出现盲点,伴轻度畏光、流泪与结膜充血。左眼无不适。
▌体检与眼部检查
患者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眼部检查显示,他的右眼和左眼的未矫正视力分别为20/63和20/20,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20/63和20/16。右眼眼压(IOP)为14.7mmHg,左眼为13.0mmHg。右眼角膜清晰,可见2+房水细胞与房水闪辉,晶状体表面有色素细胞,以及大量玻璃体混浊。
眼底检查发现,视盘上方约6PD的黄白色视网膜下结节性病变,周围血管迂曲和血管扩张。此外,病变内部和周围均可见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延伸至视网膜的鼻侧和下侧。左眼前部和玻璃体正常。左眼眼底检查显示孤立性苍白色指状突起病变,延伸至玻璃体腔。该病变位于靠近鼻侧锯齿缘的区域。左眼周围视网膜外观正常。
![]()
图1 眼底检查,(a) 治疗前广角眼底照 OD: 右眼视网膜下结节性病变 OS: 左眼孤立指状突入玻璃体腔的病变;(b) 治疗6个月后广角眼底照 OD: 右眼病变出现溶解和瘢痕 OS: 左眼突起病变消退,色素沉着;(c) 治疗前荧光眼底血管造影;(d) 治疗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辅助检查
右眼B超扫描显示,玻璃体腔内漂浮着高回声膜。左眼玻璃体腔内显示少量点状低至中等回声,以及附着于眼球后部的中等指状回声(图2a)。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显示,右眼早期病变表现为斑驳状强荧光,中期表现为荧光渗漏,晚期表现为弥漫性渗漏,视网膜下腔荧光聚集。病变周围的外围视网膜血管出现扭曲和扩张。左眼指状病变早期覆盖荧光,晚期病变周围出现渗漏,表现为低荧光(图1c)。
![]()
图2 治疗前的辅助检查 (a)超声检查 (b)眼眶磁共振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显示右眼病变内部与周围的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分离。眼眶磁共振(MRI)显示,左眼眶内侧壁可见边缘清晰的影像,大小约为6.3mm×2.6mm,T1加权成像信号略高,T2加权成像信号混杂。眼眶CT与露骨CT显示无肿瘤或占位性病变,胸部CT显示右上肺野有3mm孤立性肺结节,腹部CT显示多个肠系膜小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
常规血液检查显示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28.4%↓),白细胞比例上升(62.4%↑)。其他无异常。眼内液体检查显示右眼房水中IL-6、IL-8与VCAM水平显著上升。特异性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表明单纯疱疹病毒(HSV)IgG与带状疱疹病毒(VZV)IgG水平略有增加,而弓形虫IgG与弓蛔虫IgG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对右眼玻璃体液样片进行的宏基因组学NGS检测显示汉赛巴通体,相对丰度为0.71%。
诊断与治疗
根据这些发现,医生有了诊断方向,又询问了病史,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原来,男孩前几天接触过家门口的2只猫,最终医生诊断为:
①猫爪病(CSD)(双眼);②全葡萄膜炎(右眼)。起始给予患者口服盐酸多西环素100mg bid,持续28天,此外,给予患者甲泼尼龙片并逐渐减量,从16mg qd(持续7天),随后在7天内减量至8mg qd,最后在剩余的7天内减量至4mg qd。给予患者右眼扩瞳药与皮质类固醇滴眼液。
开始治疗后的7天随访中,患者报告视力主观改善,右眼眼前漂浮物减少,且晶状体前表面的色素细胞显著减少。玻璃体混浊得到缓解,视网膜下结节病变呈扁平状,右眼的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有所改善。左眼中,先前观察到的孤立性指状病变消退,残余少量灰白色点状渗出物。
治疗1个月后,双眼BCVA达到20/16,右眼和左眼眼压分别为13.0mmHg和14.3mmHg。右眼前段清晰,玻璃体透明,视网膜正常,结节性病变溶解,血管迂曲改善,视网膜下渗液消退。在左眼中,影像大小与治疗开始后1周观察到的相似。治疗6个月后,双眼BCVA为20/16。右眼和左眼的眼压分别为15.7mmHg和16.3mmHg。两眼病变部位均呈蓝灰色萎缩,无血管迂曲。
如何诊断CSD?
该病例为11岁男性,与未接种疫苗的猫间接接触后,右眼出现葡萄膜炎,双眼眼底出现结节性病变。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首个有记录的CSD表现为视网膜下结节的病例。为了诊断疾病,研究者使用了NGS技术。
巴尔通体是一种有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多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体。猫是汉赛巴通体的主要宿主,可通过吸血节肢动物的传播,导致猫对猫或猫对人的传播。对中国人血清中抗汉赛巴通体IgG进行检测,阳性率约为9.68%。
CSD通常表现为皮损部位的红色丘疹和近端区域淋巴结炎,大约一半病例具有全身表现,如发热和盗汗,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炎、骨髓炎、心内膜炎等。约5%-10% CSD患者具有眼部表现,且往往在全身症状发作2-3周后出现。值得警惕的事,一些患有眼部并发症的CSD患者并无猫抓或昆虫咬伤的病史,这或是因为患者在接触猫后擦眼睛、导致跳蚤粪便污染结膜所致。
CSD的眼部症状多样,通常为单眼,常表现为神经视网膜炎与POGS,而该病例是CSD患者中第一例报告双眼眼底结节性病变的病例。但由于无法进行活检,缺乏病理学证据证实该患者的结节性病变是否为肉芽肿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在明确诊断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血清学检测对诊断汉赛巴通体感染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有限,然而,mNGS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它能对患者样本中的微生物与宿主遗传物质进行全面分析,一次性通过少量样本提供有价值的序列信息。在本病例中,研究者通过对患者玻璃体液样本进行mNGS,发现了相对丰度为0.71%的汉赛巴通体。研究者认为,这项新兴技术将为传染病的诊断提供强大的助力,从而使更多患者受益。但由于费用较昂贵,不建议将其作为初诊的检查项目。
小结
虽然大多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而言,CSD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它仍可能导致患者视觉功能受损。CSD相关眼部感染的治疗目前仍缺乏强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主要依靠病例报告或病例系列。在本病例中,患者对于盐酸多西环素与激素联合治疗应答良好,视力得到了显著改善。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处于疾病早期,病变并未严重影响黄斑与视神经,以及患者在确诊后接受了标准、有效的治疗。患者的预后也表明,抗生素与皮质类固醇治疗CSD具有良好的效果。
医学界外科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
加入我们吧!
本文来源:医学界眼科频道
责任编辑: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