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行业里,商品可是核心角色,交易、供应链运转、商业目标达成全靠它,还是连接供应商、平台和消费者的关键枢纽。
一个设计得好的商品平台,直接影响平台的交易转化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今天就基于真实业务场景,聊聊商品的那些事儿,给大家拆解拆解底层逻辑,分享些能复用的框架和实战案例。
![]()
首先得明白些专有名词,像SPU、SKU、SN、类目、属性这些,它们都是商品的核心载体,不懂这些,后面聊商品体系就费劲了。
而且做电商常遇到些头疼问题,比如新业务和之前完全不一样,要不要重新做商品体系?商品搜索又慢又不准咋整?平台商品转化率低该怎么解决?
按业务选对模式很关键
商品建模得看公司业务形态,还要考虑业务复杂度、技术能力、运营成本这些因素。
要是业务形态简单,用简单、便捷、能快速迭代的产品能力支撑就行,可要是业务形态又复杂又多样,单一产品能力就不够了,得抽出业务中台,让各业务线复用中台能力搭建自己的产品。
![]()
目前电商行业有几种通用的商品建模方式,第一种是单SKU模式,这种模式数据就一层,所有信息都挂在SKU上,像商品名称、品牌、属性、价格、库存、描述、图片视频这些。
所有商品都是平行且独立的,这种模式适合业务特别简单的小商家,操作起来没啥门槛,但业务一复杂就容易乱。
第二种是SPU+SKU模式,这是现在主流电商平台常用的,属于两层结构,SPU是商品抽象层,负责描述商品是什么,SKU是具体可售层,会继承SPU的属性特点,还会扩展特殊属性字段。
![]()
前端展示的时候,列表里先显示SPU,点进详情页就能看到不同规格SKU的详细信息,像亚马逊、eBay这些国外大平台,很多都用这种模式,能让消费者快速找到想要的商品规格。
第三种是SPU-SKU-商品模板模式,这种模式下平台对商品管控很严平台会针对商品类目、品牌等属性预设SPU模板,把部分属性字段挂在类目、品牌上。
比如选手机类目,就预设好内存、颜色、品牌字段,选连衣裙类目,就预设颜色、尺寸、材质字段。
商家编辑商品时,能根据预设信息快速选择填充,要是商品模板库足够标准,平台甚至能预设好所有SPU和SKU的字段信息,商家一键就能复用创建自己店铺的商品。
![]()
这种模式适合大型成熟平台,能提升商家体验和商品质量,不过前期搭建模板库得花不少功夫。
先划边界再搭框架
做商品平台架构设计,首先得明确商品域的业务边界,弄清楚商品怎么和上下游交互,给不同域提供哪些能力,不然后续很容易出现职责混乱的情况。
就像商品要和订单域、库存域对接,得明确商品信息怎么同步给这些域,这些域又需要商品提供哪些数据支持,提前把这些捋清楚,后续运营才顺畅。
然后就是搭产品架构,有个通用的商品架构能满足商品主流程的生命周期,可以参考着来。
![]()
在商品域里,最核心的几个实体是品牌、类目、SPU、SKU、组合,这里得先解释下实体和实体关系,实体最早是代码领域的概念,指有唯一标识、能独立存在、有业务含义的“对象”或“概念”。
比如店铺、单据、合同都是实体,实体关系就是不同实体之间,基于业务场景和规则产生的相互依赖、关联的关系,像SKU由SPU生成,发票由订单生成,这就是强关联。
在商品域里,实体对应关系也很清晰,每个SPU都有唯一的品牌和类目,一个SPU能生成多个SKU,多个SKU能组合成一个组合,一个SKU也能和不同SKU组成不同组合。
![]()
把这些实体和关系理明白,搭建架构时就不会跑偏,也能避免后续出现数据混乱的问题。
功能设计要循序渐进
梳理完业务模型、产品架构和实体关系,就可以开始设计商品功能了。
但千万别想着一次性把所有功能都做完,得根据当下业务形态,采取迭代式开发,先保证业务能开展,再根据市场反馈调整后续迭代方向。
很多电商平台一开始就贪多求全,最后功能堆了一堆却不好用,反而影响业务。
![]()
V1.0版本作为MVP版本,核心就是实现商品从0到1的突破,要搭建好基础的SPU-SKU结构,支持增删改查闭环。
具体来说,SPU创建得包含名称、类目、主图、描述等内容,SKU创建要支持属性+属性值的组合,能自动生成SKUID,而且SKU的价格、库存得能独立设置。
前台要能展示SPU详情页和SKU详情,还得有校验功能,比如SPU的必填项不能漏,SKU规格不能重复。这个版本不用追求多复杂,能把基础功能跑通就行。
到了V2.0版本,重点就放在提升效率和增强运营属性上,得加上批量操作能力,比如批导、批量上下架、批量修改,不然商家商品多了,一个个操作能累死。
![]()
还要有商品统计分析能力,像数量统计、销售统计、生成报表这些,方便运营了解商品情况,平台管控也得跟上,比如商品审核、打标能力,保证平台商品质量。
V3.0版本要靠数据化提升转化率,可以做商品模板,制定标准的行业、品牌、类目的商品模板、字段和样式。
搜索功能也得升级,加入搜索引擎,支持多维度筛选和搜索排序,还能搞智能推荐,结合运营推荐和大数据模型,根据用户画像实现千人千面推荐。
像国外的Shopify平台,就通过类似功能提升了商品转化率。
后续还能迭代V4.0和V5.0版本,V4.0往生态化发展,通过标准化能力支持多渠道对接,V5.0引入AI能力实现智能化。
![]()
比如AI对话了解客户需求并推荐商品,AI生图生视频帮商家制作商品素材,AI创品根据三方数据帮商家创建商品。
不过迭代得一步一步来,根据自身平台的发展情况调整,别盲目跟风升级。
做电商商品相关的事,不管是建模、搭架构还是做迭代,都得结合自身业务实际情况,把基础打牢,再逐步优化,这样才能让商品真正成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做电商绕不开商品这块核心,从选对建模模式,到划清边界搭架构,再到循序渐进做功能迭代,每一步都得结合自身业务来。
![]()
别被复杂概念吓住,不管是小商家用单SKU模式,还是大平台搞模板化,适合自己的才管用,架构搭稳了,功能跟着业务需求慢慢更进,不贪多求全,才能少走弯路。
像那些国外平台的经验,也能借鉴着优化自己的商品运营。只要把基础打牢,跟着市场调整,商品就能真正帮电商把生意做顺,让转化率和盈利都提上去,这才是做电商商品的关键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