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0月10日,对于特朗普来说,绝对是他第二个任期上任以来最糟糕的一天。在这一天时间内,他接连收到了两个“噩耗”,以至于他在当天对外发布了一条很长的推文,而推文的内容,则是对中国“火力全开”,愤怒之情溢于言表。说句实话,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他这么生气过。
![]()
«——【·特朗普迎来两个噩耗·】——»
10月10日这一天,对于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的特朗普来说,堪称上任以来最糟糕的时刻。熟悉他的幕僚在事后透露,当天特朗普走进椭圆形办公室时,脸色比以往任何一次面对媒体追问“通俄门”时都要难看。
![]()
这一天里,两个足以打乱他政治部署的“噩耗”接连传来。这种密集的打击让向来擅长用“推特治国”的特朗普彻底失控。他在当天下午连续删除三次草稿后,最终发布了一条长达800多字的推文。
![]()
这条推文里没有了以往常用的“巨大胜利”“无人能及”等自夸词汇,取而代之的是对中国政策的猛烈抨击,字里行间的愤怒几乎要冲破屏幕。
![]()
长期跟踪特朗普言论的政治分析师发现,这是他从政以来首次在公开文字中流露出如此强烈的情绪。以往即便遭遇弹劾危机或中期选举失利,他都能维持“一切尽在掌握”的姿态。
![]()
但10月10日的这条推文,让外界清晰看到了这位美国总统的失态——他甚至在文中多次使用大写字母强调观点,这种情绪化的表达在他过往的公开声明中极为罕见。
«——【·诺贝尔奖落榜·】——»
特朗普收到的第一个沉重打击,来自挪威奥斯陆。10月10日清晨,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通过官方网站发布声明,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委内瑞拉反对派领袖马查多。
![]()
委员会在声明中明确表示,颁奖理由是表彰马查多在推动委内瑞拉民主进程、保障民众政治权利方面做出的持续努力。
![]()
这个结果让特朗普团队数月来的“夺奖计划”彻底泡汤。早在今年2月刚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时,特朗普就已经开始为冲击诺贝尔和平奖铺路。他在白宫内部会议上多次向幕僚询问“如何才能拿到那个挪威的奖项”,甚至要求国务院专门成立小组负责相关公关工作。
![]()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特朗普在过去一个月里动作频频。他先是在9月初的联合国大会上,刻意增加了关于“全球和平倡议”的发言篇幅,尽管这些内容与会议原定议题关联度不高。
![]()
紧接着,他在9月中旬亲自拨通挪威驻美大使的电话,以“了解评奖流程”为由,隐晦表达了自己对奖项的期待。当时在场的翻译人员回忆,特朗普在电话中反复强调“美国为世界和平做了太多贡献”,言语间的暗示意味十分明显。
![]()
更值得关注的是,10月1日也就是颁奖前9天,特朗普在威斯康星州的竞选集会上公开放话。他对着台下上万名支持者说,如果诺贝尔委员会不给自己颁奖,那就是对美国的“公然侮辱”。
这番带有威胁意味的言论当时就引发国际舆论哗然,不少媒体调侃“这大概是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最特别的‘拉票方式’”。如今奖项尘埃落定,特朗普的这番话反倒成了外界嘲讽的笑柄。
«——【·第二个坏消息·】——»
就在特朗普还在为诺贝尔和平奖旁落而懊恼时,第二条“噩耗”接踵而至。美国国会参议院在10月10日下午进行的投票中,以52票对48票的结果,否决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简化企业税收申报流程”法案。
![]()
这个法案是特朗普第二个任期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他在竞选期间多次承诺,要通过简化税收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进而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为了推动法案通过,特朗普团队在过去两周里做了大量游说工作,甚至邀请关键摇摆议员参加白宫晚宴。但最终的投票结果显示,有3名共和党议员倒戈投了反对票,直接导致法案夭折。
![]()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格拉斯利在投票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法案中“缺乏对中小企业的专项保护条款”是他反对的主要原因。但熟悉国会运作的人士都清楚,这次法案被否背后,其实是特朗普政府与国会共和党高层矛盾的集中爆发。自第二个任期开始以来,特朗普多次绕过国会直接发布行政令,这种“越权操作”让不少共和党议员感到不满,此次投票相当于国会对特朗普的一次“权力制衡”。
![]()
两条坏消息的叠加,让特朗普的情绪彻底失控。据白宫内部人士透露,当天傍晚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里摔碎了一个印有“特朗普大厦”标志的玻璃杯,还大声斥责幕僚“办事不力”。这种失态场景,在他以往的政治生涯中从未出现过。
«——【·迁怒中国·】——»
情绪失控的特朗普,最终将怒火对准了中国。他在10月10日晚间发布的推文中,将自己当天遭遇的挫折归咎于“中国对美国经济的不公平竞争”。推文里声称,中国的“贸易政策导致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进而影响了美国经济复苏,最终“间接导致国会对政府经济政策缺乏信心”。
![]()
更引人关注的是,特朗普在推文中明确表示,将在未来30天内重启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加税评估。他提到,此次加税范围可能覆盖此前未纳入清单的电子产品和医疗器械,税率最高或达到25%。这一表态意味着,自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再次升级。
![]()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专家分析指出,特朗普此时放出加税消息,本质上是一种“转移国内矛盾”的政治手段。当前美国国内通胀率仍维持在4%以上,制造业回流政策效果不及预期,民众对政府满意度持续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将矛盾指向外部,尤其是中国,成了特朗普政府惯用的“政治套路”。
![]()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加税政策最终受损的还是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美国零售商协会在特朗普发布推文后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警告加税将导致美国市场上电子产品价格上涨15%-20%,这会进一步加重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同时,美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也表示,加税可能导致部分依赖中国零部件的医疗器械生产停滞,影响美国医疗体系正常运转。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这番表态并没有得到美国商界的支持。美国中国总商会会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美贸易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加税政策只会“两败俱伤”。他呼吁特朗普政府“保持理性”,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分歧,而不是采取极端的贸易保护措施。
«——【·结语·】——»
从诺贝尔和平奖旁落到国内法案被否,再到扬言对中国加税,特朗普在10月10日这一天经历了政治生涯的“滑铁卢”。但无论他如何发泄怒火,都无法改变美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分歧。对于中国而言,面对可能带来的加税压力,更需要保持战略定力,通过扩大内需、优化贸易结构等方式,降低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毕竟,贸易战没有赢家,合作共赢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