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袤的乡镇地区,寄宿学校宛如一盏盏明灯,照亮着无数乡村孩子的求学之路。而在这些学校里默默耕耘的教师们,却深陷在一个令人痛心的工作困局之中,他们活得就像连轴转的牛马,每日都在超长的工作时长中艰难喘息。
![]()
乡镇寄宿学校的教师们,每天的工作时长硬生生地被拉到了14个小时。清晨,当大多数人还在温暖的被窝里享受着甜美的梦乡时,他们就已经早早地到达学校,开始了早辅导工作。
要知道,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清晨的时光是记忆的黄金时段,教师们需要利用这段时间,引导学生们背诵课文、记忆单词,为新一天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一些语文早辅导中,教师要逐句地带领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纠正他们的发音和断句;在英语早辅导时,要一个一个地检查学生的单词背诵情况,确保他们掌握了当天的学习内容。
白天,他们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授课工作中。一个教师往往要教授多个班级的课程,每一堂课都需要精心准备,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到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而且,乡镇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教具、寻找教学资料。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教师可能会用硬纸板亲手制作各种模型;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会四处搜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到了深夜,当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的时候,教师们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他们要进行查寝工作,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安全地回到宿舍,并且按时入睡。在查寝过程中,他们要关心学生们的生活状况,看看被子有没有盖好,有没有学生身体不舒服。
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处理。有的学生因为想家而偷偷哭泣,教师们需要耐心地安慰他们,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有的学生突发疾病,教师们要迅速联系校医或者送往附近的医院。这一系列的工作,让教师们连口气都喘不匀。
![]()
更让人寒心的是,早晚辅导、查寝这些远超正常教学的额外工作,教师们一分钱补助都见不着。这些工作不仅增加了教师们的工作负担,还占用了他们大量的个人时间。他们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陪伴自己的家人和孩子,但却被无情地剥夺了。而且,一旦学生偷偷溜出学校,政教领导和班主任还得整夜不合眼,满城满街地找。
想象一下,在漆黑的夜晚,教师们心急如焚地穿梭在大街小巷,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把心提到嗓子眼儿扛着安全责任。他们担心学生的安危,害怕出现任何意外情况,那种焦虑和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这种处境早已明显违反了《劳动法》。从法律层面来看,《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而乡镇寄宿校教师们14小时的单日时长,已经远超法定上限。这就好比一辆汽车,长时间地高速行驶,没有足够的休息和保养,迟早会出现问题。教师们也是人,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一定的承受极限,如此超长的工作时间,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
其二,即便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工作时间,也需与劳动者协商,且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同时必须依法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加班报酬。然而,乡镇寄宿校的“无补助”要求完全无视了这一条款。这不仅是对教师们劳动价值的不尊重,也是对法律的公然践踏。教师们为了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们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
连基本的工作时长、劳动报酬权益都保障不了,谈何让教师安心教书?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基石,他们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如果教师们长期处于这种疲惫和无奈的状态,他们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必然会受到打击,教学质量也会随之下降。而且,这种情况也不利于吸引优秀的人才投身到乡镇教育事业中来,会导致乡镇教育人才的流失。
![]()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乡镇寄宿校教师们的权益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劳动法》在乡镇学校得到切实执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