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新纪元,用有趣故事解读餐饮与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导读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小居住在城市里,对于人情世故看的比较淡然,在我的印象中结婚无非就是找个酒店,请个婚庆司仪,亲朋好友聚在酒店吃个饭。
![]()
但是直到我国庆期间,去了广西同事家里吃了一顿酒席后,我才发现原来中国的婚宴形式居然如此丰富,远不止在酒店吃个饭那么简单。
短短两天的吃席经历,却彻底颠覆了我三十多年来对“婚宴吃席”的认知,尤其是其中有5点,让我至今回味起来,仍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也想不明白?
![]()
第一:广西吃席,竟然真的不用随礼?
之前我在网上刷到过广西吃席不用随礼的短视频,我还以为是本地人自吹自擂的假消息,直到这次我去广西同事韦哥家里吃席,才发现这居然是朕的。
同事韦哥跟我关系非常好的同事,他国庆节结婚,于是邀请我参加他老家的婚礼,我下意识地打开手机转账界面,问他:“礼金我先提前转给你,到时候更方便。”
韦哥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拍着我的肩膀说:“我们广西,不兴这个!你人来了,就是最大的面子!”
当天到了韦哥家里,我想要找到写礼的人,可是我转了三四圈,也没有看到哪里是写礼的地方,只有几位长辈在悠闲地聊天。
我再次确认,韦哥笑着把我推开:“跟你说了,人来就好!我们这里,结婚都不收礼,主家就是请亲朋好友邻居们过来热闹热闹,分享这份幸福,不用随礼。”
![]()
第二:广西宴席菜品真丰盛。
一般上海的婚宴讲究排场与格调,通常是精致的八冷盘、十热菜外加汤品点心,每道菜量不大,但摆盘精美,如今很多酒店都是提前做好的预制菜,吃起来味道很一般。
没想到这次去广西吃宴席,琳琅满目的菜品一上桌就把我“震住”了,光是那白切鸡,那盘比脸盆还大的柠檬鸭,鱼生就足以彰显其豪迈。
更让人我开眼的是广西的扣肉太大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中间放的是粉糯的芋头,底部放的是酸菜,吃起来入口即化,一块扣肉抵上海的两三片。
足足上了十六道菜,每一道菜分量都特别大,而且主食非常丰富,不仅仅有黄色的糯米饭,还有老友粉,瘦肉汤粉,白粥等等,主打一个现炒现做,量大管饱。
![]()
第三:一家人一桌。
在上海参加婚礼,一般是很多陌生人凑成一桌,或者相互认识的朋友们凑成一桌,但是大概率是和陌生人拼桌吃席。
这种拼桌吃席,大家相互之间不认识,找话题聊天,难免尴尬,整个婚礼氛围比较冷清,而在广西,吃席的时候居然是一家人一桌。
就是以家庭为单位来计算桌数,你可以一家人一起来吃席,也可以一个人来吃席,不管是一家人还是一个人来,这一桌酒席菜肴就是你们一家人的。
我们作为韦哥的同事,也被单独安排了一桌,没有陌生人的打扰,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孩子们也不用拘束,这种宴席安排,实在是太好了。
![]()
第四:一桌菜都可以打包。
在上海,人们一般吃席后,看到基本上没有动过的菜肴,有的人也会打包,但是大部分人都是不好意思去打包的。
但是广西,却不一样,广西吃席提倡打包,我看到了令我瞠目结舌的一幕:主人家主动给顾客分发塑料袋和餐盒。
我看到很多人都是一个人来吃席,吃了没十分钟就开始拿着袋子开始装菜打包了,不仅饮料可以打包,就连糯米饭,老友粉之类的粉面主食也可以打包回去。
主人家还会主动帮助客人打包,这种光盘行动真的非常彻底,一点食物都没有浪费,客人将菜肴酒水打包回去,晚上一家人好好吃一顿,这或许才是广西吃席最大的意义所在,跟家人一起分享喜悦。
![]()
第五:广西结婚真热闹。
上海的婚礼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流程清晰,环节看似很浪漫,但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演给宾客们看的,说是演戏并不为过。
但是广西农村的婚礼完全不一样,没有婚庆司仪,有的是全民参与的“嘉年华”,从新娘进门前的趣味“拦门”,到宴席间此起彼伏的猜码划拳声,再到唱山歌,到夜晚篝火跳舞的狂欢……整个村庄都沉浸在喜悦里。
如果说上海的婚宴是一场城市里精美的喜剧,那么广西的婚宴却是一场丰富的中式古典婚礼,用最热闹最朴素的方式,让人们为新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最后麻烦大家点个赞支持一下,非常感谢!
如果你爱看美食,爱看餐饮故事,欢迎关注我们
与君共勉
尝遍中国美食
游遍千山万水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当成了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