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涉外法治学院“国际法大讲堂”中文系列讲座第139期,在海淀校区图书综合楼814会议室举行。此次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沈伟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沈伟教授围绕“稳定币和布雷顿森林体系2.5”展开深度解析。讲座由国际法学院/涉外法治学院张西峰教授主持,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的董京波、李伯轩、郭帅、刘子平老师也线下参加了讲座。
![]()
全球数字货币浪潮奔涌、各国竞相布局金融科技新规。沈伟教授从监管与国际治理的角度出发,围绕稳定币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展开深入探讨。他指出,稳定币作为一种介于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之间的加密货币,具有锚定法定货币或实物资产的特性,使其成为金融监管的新焦点。沈伟教授进一步将稳定币分为法币抵押型、加密资产抵押型、实物资产抵押型及算法型四类,并比较了美国、欧盟与我国香港特区在监管框架上的异同。沈伟教授进而分析现有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困境和稳定币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探讨了稳定币是否可能成为推动体系演进的牵引力。
![]()
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就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法律属性、中国应对策略以及比特币仲裁案例等问题与沈伟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沈伟教授回应指出,境外发行的人民币锚定稳定币在规模可控的情况下,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有限,但中国应积极参与相关规则建设,以防范潜在风险。
![]()
讲座尾声,张西峰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讲座不仅系统解构了稳定币的法律属性与全球监管博弈,更深刻揭示了数字货币浪潮下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内在逻辑与未来走向。这场讲座是一次前沿理论的深度滋养,更是激励青年学子投身时代议题、在中国从国际金融规则接受者向塑造者转型过程中贡献智慧的重要契机。整场讲座持续近两小时,内容翔实、互动热烈,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
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除现场听众外,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及京内外多所高校师生通过线上会议平台积极参与讲座,累计数百人聆听了讲座。
内容来源|中国政法大学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