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被指“做慈善很慷慨,但对员工比较苛刻”,本人回应
![]()
曹德旺先生作为一位备受关注的企业家和慈善家,这次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对一些舆论焦点问题进行了回应,特别是关于“做慈善慷慨,对员工苛刻”的说法,他的解释还是挺有说服力的。
曹德旺认为“内卷”是“国家应该干预”的事情。他强调福耀集团选择“避开、绕开”,专注于主业,秉持“对社会高度负责的专业主义精神”。
为啥这么说: 他认为“内卷”会消耗资源、浪费产能,最终损害国家利益。这是一种从宏观角度对经济发展的思考。他这种“不跟风,走自己的路”的策略,也体现了他作为企业家的“远见”。
![]()
他的看法: 曹德旺对民营企业的未来非常乐观,认为“肯定是很兴旺、很光明的”。但他同时也承认,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瓶颈,这就像小孩子成长一样,是必然的。
背后的逻辑: 他的乐观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和民营企业“成长性”的信心。他认为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是发展过程中的“阵痛”。
他的理由: “能赚到钱,当然还是会出海。赚不到钱,一定不会去。” 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回答,直接点明了出海的根本原因。
![]()
他的建议: 在国际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要“自己足够强大再出海”,核心在于“壮大自己的能力”。 这说明他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出海”的根本,而不是盲目扩张。
他的目标: “终极目标,是让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他的慈善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为了“贡献社会”。
他的感受: “钱拿出去谁都会痛,我形容是自己割自己的肉,就看你能割多久、会不会痛。” 这话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慈善的“付出”和“决心”。 他很开心能捐出去,而且教育领域是他捐款最多的地方。
![]()
关于“做慈善慷慨,对员工苛刻”的质疑,这是大家最关注的点。 曹德旺给出了几个关键的解释:“慈善用的是我个人的钱,不是公司的钱。” 这是最直接的区别。 慈善是个人行为,企业经营是公司行为,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他提到福耀集团月平均工资1万元左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不能高出太多,要兼顾“竞争力”和“风险抵抗”。他认为,如果把利润都分光了,或者过度发福利,不利于抵抗风险,也无法向股东交代。这解释了为什么企业不能“无限度”地提高员工待遇。
![]()
“福耀集团出台了为困难员工提供资助的措施。” 这说明企业在能力范围内,还是会照顾困难员工的。“网上信息很多是断章取义,没有完整的上下文。” 他认为网络上的很多说法是被“拼凑”出来的,他选择“不理会”。
曹德旺的逻辑是,慈善和企业经营是两码事。 做慈善是出于个人情怀和社会责任,而企业经营则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兼顾股东利益、员工待遇和风险抵抗。 他认为,他提供的员工工资已经高于行业水平,并且在企业有能力的情况下也会帮助困难员工,这已经尽到了企业应有的责任。
![]()
曹德旺先生的这番回应,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成熟的企业家,在面对舆论时,是如何通过清晰的逻辑和事实来维护自己的观点和声誉的。
看看网友怎么说!
我记得老曹说过一句话,给员工加工资不利于员工奋斗
![]()
曹德旺应该是很不错的哦。平均工资不低,还解决四万人就业,还做了很多慈善事业。了不起的人。
![]()
个人捐款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扣除额为申报应纳税额的30%,部分情况可以全部免除。也就是他的分红本来是足额缴税,捐款了就可以少交了。
![]()
作为财务人员,以前觉得做慈善就是发善心,现在告诉大家做慈善可以免税减税,包括招收残疾人退伍军人,税收力度很大的。所以资本家就是资本家,一切从利益角度考虑,该放下所有滤镜了
![]()
连捐的大学都不忘带上福耀2个字,说实话我觉得他有点精明过头了!不像胖东来和河南矿山老板一样纯粹,与员工一起发展,一起分享胜利,这才是这个社会需要的共同富裕的典范!
![]()
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如果您对这起事件有什么看法或想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您的评论,感谢您的参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