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龙最近有点“疯”。
前脚刚因预制菜被骂到清空社交账号,后脚就请网红拍视频怼网友:“吃不起西贝?是你不够努力!”
![]()
这话一出,全网炸锅。网友怒了:“谁给你的勇气,把韭菜说成奋斗?”
可你猜怎么着?骂得越狠,西贝越火。十一刚过,北京、杭州、深圳的西贝门店,排队长龙一眼望不到头。服务员忙得脚不沾地,收银机响个不停。曾经“门可罗雀”,如今“门庭若市”,只用了半个月。
![]()
这波操作,堪称餐饮界的“黑红学”教科书,越骂越红,越红越赚。
西贝的翻身,靠的不是嘴硬,而是“真金白银”的自刀:降价+发券,简单粗暴,但有效。
葱香烤鱼从89降到79,手撕鸡从63砍到46,羊排也悄悄便宜了10块。更狠的是代金券:花100送100,吃一顿送一顿。这不是促销,这是请全国人民“半价吃西贝”。
结果呢?小红书上全是“薅羊毛攻略”:A付钱,B领券,C明天用,三人轮着吃,人均一顿花30。有人晒出“0元晚餐”截图,配文:“感谢贾总请客。”
消费者精着呢:你不是贵吗?那我就等你便宜了再吃。你不是爱装高端吗?那我就用你的券,狠狠“占便宜”。
![]()
这一招,打得漂亮。西贝用短期亏损,换回了久违的烟火气。门店热了,话题热了,连带着那个被骂到消失的贾国龙,也悄悄回来了。
但热闹背后,全是隐患。
黄牛在闲鱼50块,倒卖100元代金券,有人专门组团“代付套券”,甚至出现了“西贝券理财”,今天买券,囤着明年用。这哪是餐饮促销?分明是金融游戏。
更尴尬的是,消费者嘴上说着“支持国货”,心里却在算计“怎么白嫖”。他们不是因为信任西贝回来的,而是因为“便宜”才来的。
![]()
一旦优惠结束,这波人还会不会来?难说。西贝的问题,从来不是价格,而是信任崩塌。
以前大家觉得西贝贵但值:现炒、好料、服务好。可“预制菜”风波一出,消费者发现:原来我花89块吃的烤鱼,是中央厨房冻了半年的半成品?
那一刻,不是心疼钱,是觉得被耍了。
你可以说预制菜是行业趋势,麦当劳、星巴克都在用。但关键在于你得说清楚。老乡鸡明码标价“85%预制”,价格亲民,没人骂;萨利亚坦承“我们就是工业化”,一碗意面29,吃得心安理得。
可西贝呢?一边标榜“现做”,一边用冻品,还美其名曰“高效供应链”。这不是创新,是“双标”。
![]()
现在它改了:羊肉串现切,黄鱼现炸,油换非转基因。可消费者心里的疙瘩还在:今天你改了,明天会不会再偷偷换回去?毕竟,信任就像玻璃杯,碎了再粘,总有裂痕。
更离谱的是,请网红说“没吃过西贝,人生不完整”。这话听着像极了暴发户炫富:“你穷,你不配评价我。”
结果呢?网友不买账,反而掀起了更大声讨。但贾国龙可能根本不在乎黑红也是红。
他要的不是赞美,是热度。只要话题在,流量就在,门店就不愁没人。至于口碑?等风头过了再慢慢修。
![]()
可餐饮这行,拼的不是一时流量,而是回头率。你今天用100元代金券拉我来,明天我愿不愿意原价买单?如果答案是否,那所有热闹,都是昙花一现。
西贝的真正危机,不是预制菜,也不是降价,而是品牌价值的迷失。它曾经是“高端家庭餐”的代表,如今却靠“半价狂欢”续命。当“贵但值”变成“打折才香”,它的品牌调性就被自己亲手砸了。
消费者会记住:西贝,是可以被逼降价的。未来它想再涨回去?难了。
贾国龙或许以为,只要价格够低,人心就能收买。但他忘了,人可以贪便宜,但不会尊重一个反复打脸的品牌。
![]()
真正的王者,不是靠发券拉人气,而是让人哪怕排两小时队,也愿意原价买单。海底捞做到了,胖东来做到了,西贝曾经离它很近,现在却越走越远。
这届消费者不傻。他们可以原谅贵,但不能容忍被欺骗;可以接受预制,但必须透明。
西贝若真想翻身,别再请网红嘴炮,也别靠代金券续命。老老实实把菜做好,把账算明白,把姿态放低。毕竟,顾客不是韭菜,是回家吃饭的人。
而家,是需要温度的,而西贝总是制造寒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