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传奇老干妈
陶华碧出身贵州农村,早年守寡拉扯两个儿子,硬是靠一手酱料绝活闯出一片天。八十年代初,她在贵阳街边摆摊卖凉粉米豆腐,顺带配点自家辣酱,顾客尝过就上瘾,酱比主食还抢手。攒点钱后,她关了摊子专攻酱料,1996年正式注册公司,取名老干妈,就因为顾客总这么喊她,亲切又接地气。
![]()
公司刚起步时,厂房简陋,生产线靠手工,陶华碧天天泡在车间里,盯着辣椒选材,调配方,确保每瓶酱都辣得均匀。产品一上市,贵阳本地酒楼超市全上货,百姓家家备一罐,下饭拌菜样样行。
没几年,销量爆棚,1998年产值就破四千万,工厂扩建好几轮,从几间棚子变成占地几百亩的园区。陶华碧聪明着呢,定价双轨制,国内卖得实惠,国外翻倍收,专赚老外钱包,这招让老干妈在海外华人圈也火了。
2000年左右,大儿子李贵山转业回来,接手销售,开着货车全国跑,推销进各大超市;小儿子李妙行2012年从学校归来,管生产,两人分工明确,公司蒸蒸日上。
![]()
巅峰时,老干妈年营收轻松过五十亿,2020年创下54亿高点,稳坐本土辣酱头把交椅。品牌影响力大到出国旅游,超市货架上总能瞅见那红瓶子,留学生们靠它解乡愁。
陶华碧的管理也有一套,亲情化运作,不上市不融资,现金流稳健,员工福利好,留人率高。这企业不光卖酱,还卖文化,辣得带劲,实惠耐吃,成了中国调味品里的活招牌。谁能想到,这么扎实的根基,后来竟栽在自家后院里。
转折点在2014年,陶华碧七十多岁,身体吃不消,把股权全转给儿子们,李妙行51%,李贵山49%,自己彻底退居二线。本想歇口气养老,谁知儿子们上位后,手忙脚乱。
李贵山主外,野心不小,2015年就大举扩张,投房地产,昆明一个楼盘砸进去不少钱,结果资金链断,项目烂尾,2019年他成失信被执行人,公司资金被拖累,账上窟窿越来越大。李妙行管内,图省事,2014年底改用河南辣椒替换贵州原产,成本降一半,可酱味变了,辣度弱了,稠度不对劲,消费者一尝就摇头,超市退货堆成山。
![]()
营收立马下滑,2016年从45亿掉到43亿多,2018年更低到36亿。质量问题刚冒头,2016年5月又爆出配方泄漏,前员工贾某偷录秘方卖给外厂,警方介入,测算损失上千万,2017年5月抓人归案。
这事闹大,市场信心动摇,竞品借机上位,老干妈份额缩水。内部管理乱套,供应商催款,员工议论纷纷,公司像泄了气的球。陶华碧本想儿子们能接棒,谁知这俩人一个瞎投资,一个乱改配方,差点把家业败光。企业传承本是大事,可二代不靠谱,教训深刻,提醒咱们本土品牌得警惕内部隐患。
![]()
洋酱潜伏味好美
味好美这名字,听着多亲切,像街坊邻居的家常酱,谁能想到它是美国货,潜伏中国三十多年,年入四五百亿,还把老干妈甩在身后。麦考密克公司1889年在美国巴尔的摩起步,本来卖果酱香料,创始人威尔·麦考密克在家厨房捣鼓配方,凭着纯正口味站稳脚跟。
百年磨一剑,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眼光转向东方大国,1989年就在上海建厂,正式叩开中国大门。那时候改革开放刚热乎,市场空白多,他们低调上阵,不声张,就闷头做产品。
![]()
进入中国后,味好美玩得溜,先从快餐链条切入,1990年代初供货给肯德基麦当劳,后厨定制辣酱,鸡块薯条一淋,顾客吃上瘾,顺势问哪儿买。超市上架时,包装中式红瓶,名字接地气,标签列成分比例,主妇一看就觉得靠谱。
没几年,渗透进千家万户,厨房里切菜拌饭,随手一挤,辣香四溢。工厂本地化生产,上海广州两地布局,1994年广州厂投产,技师调整配方,加蒜增辣,迎合本地舌头。合作扩展到火锅海底捞,蘸料一调,客人直呼过瘾。
![]()
味好美不爱打广告,靠口碑爬坡。2000年代,社区超市货架上,它和老干妈并排,瓶子小巧,价格中规中矩,试吃活动一搞,路人尝了买了,回头率高。市场调研细致,访谈反馈,蒜量辣度微调,推出中辣版,针对不同区域。
线上平台跟上,描述详实,买家下单快。海外华人超市也铺货,老板补货勤快。2022年全球收入63.6亿美元,中国市场贡献大头,折合人民币四五百亿,远超老干妈的五十多亿。2023年增长12.8%,中国虽有压力,仍稳住阵脚。
为啥误认国货?包装太接地气了,红底金字,口味贴合中国胃,广告语简单朴实,没洋味儿。潜伏三十年,他们学得快,本土化深,产品线广,从辣酱到复合调味,全覆盖。
相比老干妈的单一风味,味好美玩多元化,创新不停,推出低钠版健康款,抓年轻人。并购全球品牌,Schwartz Lawry's全收,技术共享,中国厂受益。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87亿美元,调整后2.88亿,势头不减。
![]()
这事说白了,外企进来,本土企业得警醒。味好美成功靠耐心,三十年如一日,深耕不拔根,学中国市场规矩,产品迭代快。咱们中国调味品行业规模超四千亿,潜力大,但洋品牌蚕食份额,靠的就是专业链条和全球视野。
老干妈遇上它,输在内部拖后腿,可也提醒本土巨头,得加强创新,守住配方,拓宽渠道。味好美年入高,不是运气,是战略,中国市场养大它,也得让它贡献税利,公平竞争才行。
![]()
内忧外患重生路
老干妈的低谷,内忧外患齐上阵,营收从高点滑落,市场份额丢了不少,好在陶华碧2020年重返一线,稳住船舵,2023年营收回升到53.81亿,逼近历史峰值54亿。
儿子们的问题没少添乱,李贵山投资地产血本无归,拖累公司现金;李妙行改原料,酱味走样,消费者跑了。配方泄漏雪上加霜,2016年事件后,竞品仿冒,损失千万,品牌形象伤。外部呢,味好美这类洋酱虎视眈眈,渠道广,创新多,抢走中高端客。
![]()
陶华碧回归后,第一件事恢复原配方,贵州辣椒原汁原味,生产线复旧,质量把关严。推新口味,蒜辣豆豉版,线上直播推广,平台销量涨。涨价也来一波,2021年后微调,成本回血,利润稳。
渠道下沉,社区小店补货勤,海外继续双标,赚外汇。员工激励加强,福利不减,留住骨干。2022年营收52.6亿,2023年微增,贵州企业百强榜上位列前茅,证明韧性足。
![]()
这波重振,靠的是务实。家族企业常见病,接班人浮躁,陶华碧的教训摆在那,二代得学管理,别光想快钱。市场变了,年轻人爱网红酱,李子柒哪款都火,老干妈得跟上,联名冰淇淋试水,年轻人尝鲜。
调味品行业大变天,海淘全球化,本土得抱团,协会数据2020年市场四千亿,辣酱份额大,可洋货占中高端。老干妈守中低端,实惠王道,可也得升级包装,数字化营销。
![]()
重生路走得稳,内涵深。企业不光赚钱,还得有社会责,陶华碧捐款助学,品牌暖心。竞争中,输赢正常,关键学教训,内强筋骨,外拓疆土。中国辣酱,本土味儿浓,文化输出潜力大,老干妈出海,华人爱它,未来可期。味好美领先一时,可本土根深,消费者忠诚高,时间长了,谁笑到最后还难说。接地气的企业,永远有饭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