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贸易2050大变局:美中阵营博弈与“碳壁垒”崛起
【Rigzone网 10月9日报道】
![]()
本周,惠誉集团(Fitch Group)旗下研究机构BMI向Rigzone提交的一份《宏观趋势分析报告》指出:“贸易与全球化领域中的关键趋势将决定油气行业直至2050年的未来。”
01
趋势一:分化的气候政策正推动碳差异化油气贸易
各国在脱碳路径上的差异,以及周期性、反复停启的气候行动,正在重塑全球油气市场格局。各国采取不同的政策组合,贸易将趋于分裂,形成以碳强度和监管一致性为界的松散阵营。经过数十年的深度一体化后,能源市场的可替代性将让位于更为碎片化的体系。
报告指出,低碳生产和出口国,以及具备碳管理能力、能够通过碳定价获取溢价的企业,提供碳管理解决方案、能效与电气化技术、排放认证与合规服务的油田服务及技术供应商,利用政策差异进行套利、并围绕碳差异化贸易设计产品的贸易中介与金融机构,以及提供排放监测、核查与认证服务的碳核算和MRV(监测、报告与核查)机构,都将成为这一趋势的受益者。
碳管理能力有限、面临油气产品结构性折价的高碳生产商和出口商,受限于高排放业务且缺乏地域或技术多元化能力的油田服务及技术供应商,以及面临碳密集型资产搁置风险加剧的资本提供方和保险公司,将成为这场变革中的失意者。
02
趋势二:能源安全忧虑导致油气贸易重组
全球格局持续朝多极化秩序演进,现有贸易集团被迫重组,各国不得不重新规划来自盟友的关键能源供应路线。以中美为首的两大阵营的“二元分立”格局或将固化,推动阵营内部形成更固定的油气贸易安排。为降低对阵营外部的依赖,传统能源生产国将加大对上游领域的投资。
在这一趋势下,受益者主要包括:能够与高需求且政治立场一致的市场达成出口协议的油气净出口国;拥有庞大中游基础设施连接、毗邻需求市场及盟国的地区;以及处于对立阵营交汇处的“中立”国家。然而,报告提醒这些“中立”国家“仍面临航运与金融反制措施的风险”。此外,通过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自主的市场,以及拥有LNG液化或再气化设施的国家(相比依赖管道的国家更具灵活性),也同样位列赢家阵营。
报告中,受损者还包括“毗邻贸易伙伴或需求市场受限,导致货物难以找到买家且资产搁置风险较高的油气出口国”,“无法与大型生产商竞争以获取长期贸易保障的小型出口商”,以及“面临更高且更剧烈价格波动的消费者”。欧洲因转向非俄罗斯供应源而承担短期成本,但通过扩大液化天然气(LNG)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将获得长期收益。
03
趋势三:保护主义使能源成为博弈工具
去全球化趋势将导致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升,因生产国会利用其供应控制权来争取更有利的贸易条件。这对油气行业总体利好,因为现有能源体系将维持更久,而本土生产商将成为国家经济实力的代表。
因油气在全球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行业受保护主义影响相对较小。在长期贸易壁垒和经济竞争环境下,最低成本生产商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强化其对进口国的影响力。
油气公司和油田服务提供商将从能源转型放缓中受益,因边际上游机会将被推进,以抵消对不可靠贸易伙伴的敞口风险。高成本生产商坐拥大量贸易进口,易占据市场份额,以其能源出口来弥补贸易逆差。
面对依靠能源贸易逆差的新趋势,低成本油气生产商的定价优势难再取胜。
翻译 | 李景妍(微信部)
审校 | 甘 萍(微信部)
编辑 | 李景妍(微信部)
注: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有删减
![]()
微信丨能源舆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