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内教授媒体抨击诺贝尔奖已是家常便饭,引起无数网友声讨不断!

0
分享至



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分享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日本自2001年提出“50年30个诺贝尔奖”计划以来获得的第26个诺奖。

而那句“十年后国人获诺贝尔奖如家常便饭”的预言,却在现实中显得愈发遥远。

“诺贝尔奖对科技发展没用,我们不用太当回事。”项立刚的这句话在2025年诺贝尔奖揭晓之际,再次在互联网掀起波澜。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正在稳步推进其“50年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时间还未过半,已完成了目标的70%以上。

而国内一位院士曾预测的“十年后中国人拿诺贝尔奖将是家常便饭”,如今看来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

2001年,当日本政府提出“50年内拿下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时,不少媒体直言这是“口出狂言”。

然而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这项原被认为“狂妄”的目标,正以惊人的速度迈向现实。

回望2001年,日本提出这一目标时,正值其经济泡沫破裂后的低谷期,科研经费紧张。

然而基于长期的科研积累和战略眼光,这一看似大胆的计划却稳步推进。

从202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坂口志文,到2016年细胞自噬机制的大隅良典,再到2014年蓝色LED的赤崎勇团队,日本的诺贝尔奖成果涵盖了多个前沿领域,且多是解决基础科学问题的重要突破。



面对日本在诺贝尔奖上的高歌猛进,舆论场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声音。

项立刚公开宣称:“诺贝尔奖对科技发展没用,我们不用太当回事。”他认为,现在大家不再盲目追捧西方标准。

科普博主直接晒出数据:自1949年以来,日本拿了29个诺奖,咱们本土才2个,这差距不是一句“不需要”就能掩盖的。

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论文产出大国,但庞大的数量并没有转化为质量的突破。

这种“论文泡沫”现象,暴露了当前科研评价体系的严重问题。

在当前的科研体制下,学者们被迫追求论文数量而非质量,研究方向追逐热点而非兴趣,重视短期成果而非长期价值。这种“学术GDP主义”正在扼杀真正的创新活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学术环境亟待净化。

当学者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争项目、发论文、评职称上时,谁还能静下心来做那些可能改变世界却可能十年无成果的基础研究?

项立刚的“诺贝尔奖无用论”代表了一种典型的防御机制: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种论调在网络上颇有市场,却经不起推敲。

诺贝尔奖真的无用吗?

那为何每个获奖国家都视若珍宝?

为何每个获奖科学家都受到本国人民的崇敬?



显然,不是诺贝尔奖无用,而是这种论调在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找借口。

更可笑的是,我们的媒体表现出极度的“精神分裂”:一方面贬低诺贝尔奖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对每个有华人血统的获奖者进行“贴金式”报道,千方百计寻找与中国的关系。

杨振宁屠呦呦获奖时,媒体的大肆报道背后,透露的正是内心深处的认可渴望。

这种既鄙视又渴望的矛盾,活脱脱展现了什么是“酸葡萄心理”。

中科院院士“十年后诺贝尔奖家常便饭”的预言,反映了对科技突破的急切期待。

但这种预测本身就不科学,真正的科学突破从来不是可以预测的。
诺贝尔奖是科学长期积累的自然结果,不是急功近利的产物。

它需要的是宽容失败的研究环境、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和甘坐冷板凳的学者精神。而我们当前的科研管理,却充满了急于求成的浮躁。

项目要短期出成果,研究要立竿见影,评价要量化考核。

在诺贝尔奖问题上,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集体性的心理失衡。

有人把一切归咎于“西方偏见”,认为“诺贝尔奖的评选委员会来自西方,评选标准中常常存在对‘西方价值观’的偏向”。

还有人认为,诺奖已沦为“西方认证工具”,我们没必要凑这个热闹。

然而这些论调,都无法解释为什么日本科学家能够频频获得西方认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刘涛想不到!42岁“未婚未育”王凯,竟悄然走上了下坡路?

刘涛想不到!42岁“未婚未育”王凯,竟悄然走上了下坡路?

策略剖析
2025-11-02 12:40:22
妃子被抬上龙床最害怕什么,不是皇上,是枕边那根油光发亮的棒子

妃子被抬上龙床最害怕什么,不是皇上,是枕边那根油光发亮的棒子

古书记史
2025-10-30 16:12:43
荷兰又变天了!荷兰大选的初步结果揭晓:极右翼惨败,极左翼大胜

荷兰又变天了!荷兰大选的初步结果揭晓:极右翼惨败,极左翼大胜

爱下厨的阿酾
2025-11-01 12:39:18
利雅得胜利2-1逆转费哈,C罗双响+补时第14分钟点射绝杀

利雅得胜利2-1逆转费哈,C罗双响+补时第14分钟点射绝杀

懂球帝
2025-11-02 03:45:24
17万俄军猛攻红军城:谁占优势?胜负关键竟不在战场

17万俄军猛攻红军城:谁占优势?胜负关键竟不在战场

高博新视野
2025-11-01 21:49:46
1957年,章士钊说共产党不能学宋太祖杀功臣,毛主席:他没有恶意

1957年,章士钊说共产党不能学宋太祖杀功臣,毛主席:他没有恶意

帝哥说史
2025-11-01 06:35:03
保持上行趋势!11月金股出炉,来看券商最新研判

保持上行趋势!11月金股出炉,来看券商最新研判

证券时报
2025-11-02 07:52:04
不愿用印度人生产汽车!美国Jeep宣布关闭加拿大工厂

不愿用印度人生产汽车!美国Jeep宣布关闭加拿大工厂

帅真商业
2025-10-20 18:16:14
独居老人家中猝死,临终紧着一张''红中'',刑警盯着牌笑了:破案了

独居老人家中猝死,临终紧着一张''红中'',刑警盯着牌笑了:破案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31 14:56:40
黄奕CEO身份出席韩国APCE,展现女总裁风采,魅力十足!

黄奕CEO身份出席韩国APCE,展现女总裁风采,魅力十足!

君笙的拂兮
2025-11-01 10:20:22
《问政山东》玩得有多大,这是能播的么?难怪山东人都爱考编

《问政山东》玩得有多大,这是能播的么?难怪山东人都爱考编

蒂蒂茱家
2025-11-01 15:03:53
曝北京富豪李春平去世,赠送他268亿的美国老太身份被扒出

曝北京富豪李春平去世,赠送他268亿的美国老太身份被扒出

吃瓜盟主
2025-10-30 19:55:14
6比0!刘诚宇帽子戏法!

6比0!刘诚宇帽子戏法!

五星体育
2025-11-01 20:00:35
神奇!迪亚洛在曼联的10个英超进球,竟然全部来源于下半时

神奇!迪亚洛在曼联的10个英超进球,竟然全部来源于下半时

雷速体育
2025-11-02 11:45:15
发小变 灭门恶魔?郑州男子妻儿 3 人遇害,痛斥:恨死这个畜生

发小变 灭门恶魔?郑州男子妻儿 3 人遇害,痛斥:恨死这个畜生

老猫观点
2025-11-01 08:31:50
朝鲜战争前,四野3个朝鲜师回国参战,战后为何有1万人重回东北?

朝鲜战争前,四野3个朝鲜师回国参战,战后为何有1万人重回东北?

诺言卿史录
2025-10-31 10:03:19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不去学技术,而是选择送外卖、跑滴滴?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不去学技术,而是选择送外卖、跑滴滴?

猫叔东山再起
2025-11-01 09:05:03
荒唐!韩国刚对中国免签,就有人脱团!澳洲20人团全逃,20万押金都不要了!

荒唐!韩国刚对中国免签,就有人脱团!澳洲20人团全逃,20万押金都不要了!

最英国
2025-10-28 19:35:46
48岁曾黎回老家种地!满脸褶头发花白断崖衰老,徒手摘黄瓜像农妇

48岁曾黎回老家种地!满脸褶头发花白断崖衰老,徒手摘黄瓜像农妇

心静物娱
2025-11-02 10:23:42
中国人死亡19万,比美军多5倍,好意思说胜利吗?金将军这样回答

中国人死亡19万,比美军多5倍,好意思说胜利吗?金将军这样回答

混沌录
2025-10-29 20:22:14
2025-11-02 14:15:00
眼光很亮 incentive-icons
眼光很亮
一个没有感情的小伙子
2562文章数 94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教育
健康
旅游

手机要闻

销量同比增长100%,iQOO Neo11热卖背后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教育要闻

粉丝采访录(二):普通劳动者怎样培养子女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旅游要闻

北京银杏观赏指南:11月1日-10日为城区和近郊最佳观赏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