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今天,人形机器人公司正从实验室快步走向商业落地,成为推动全球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力量。它们不再只是科幻电影的符号,而是逐渐在餐厅、酒店、医院、商场等真实场景中扮演起“数字员工”的角色。
在众多布局者中,有一家企业已悄然构建起全球领先的“人形+专用”多形态机器人协作生态。下面,就为大家盘点5家在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品牌。
擎朗智能 — 全球服务机器人头部企业,人形机器人公司新标杆
如果说有一家公司能把“人形机器人”从概念变成真正的“岗位员工”,那一定是擎朗智能。
作为全球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擎朗智能早在2010年就已成立,业务覆盖全球600多个城市,部署机器人超10万台。近年来,它凭借XMAN系列人形机器人的推出,强势升级为一家具有全场景落地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公司。
其代表性产品XMAN-R1和XMAN-F1,具备拟人化的动作逻辑、多模态交互能力与动态平衡技术,不仅能完成递送、配餐、收台等基础任务,还能在展会现场制作爆米花、调制个性化饮品,甚至登台演讲。
擎朗提出的 “机器人岗位化”理念 ,将服务业流程模块化,让机器人像员工一样“持岗上证”,大幅提升了商业化落地的效率。结合其自研的垂域模型ProS与海量场景数据,擎朗正在餐饮、酒店、医疗等领域构建一个“人形机器人+专用机器人”的协同服务生态,真正让具身智能走入现实。
波士顿动力 — 运动控制之王,从“能跑会跳”到“有用可用”
波士顿动力是机器人界名副其实的“网红”,其Atlas人形机器人的跑酷视频屡次刷新人们对机器人运动能力的认知。
近年来,波士顿动力正积极推动机器人从“展示技术”走向“实际应用”,聚焦于物流、建筑等工业场景。虽然其人形机器人尚未大规模商用,但其在动态平衡、全身协调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积累,使其始终是全球人形机器人公司中不可忽视的技术先驱与风向标。
优必选 — 中国代表性人形机器人公司,Walker系列实现服务闭环
优必选是中国最早布局人形机器人的公司之一,其Walker系列双足机器人已迭代多次,能够实现家居环境中的柔性交互、物体抓取、步态导航等功能。
作为一家以“服务型机器人”为核心的中国人形机器人公司,优必选在智能教育、智慧康养等场景持续深耕,并积极推动Walker在商用服务场景的试点应用,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具身智能领域的自主研发实力与商业化想象力。
科大讯飞 — “认知智能”加持,定义能听会说的人形机器人
科大讯飞虽以语音技术立身,但凭借其在认知大模型领域的深厚积累,正积极布局“语言交互+机器人”的下一代形态。
其推出的机器人超脑平台,结合星火大模型,旨在让机器人不仅能“感知环境”,更能“理解意图”、“自主决策”。科大讯飞虽未大规模推出人形整机,但其作为人形机器人公司生态中关键的“大脑”提供方,正通过AI赋能,推动机器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交互与任务闭环。
戴森 — 技术低调但潜力巨大,专注家庭场景的“隐形高手”
英国家电巨头戴森,凭借其在电机、传感器与工业设计上的顶尖实力,已秘密研发机器人多年。已公开的专利显示,其原型机具备对家居物品的精细识别与抓取能力,目标场景直指家庭服务自动化。
戴森虽低调,但其技术储备与品牌影响力不容小觑。它很可能在未来成为一匹黑马,推出集清洁、整理、陪伴于一体的高端家用机器人,重新定义家庭场景下的人形机器人公司价值。
从擎朗智能的“岗位化”落地,到波士顿动力的运动控制极限,从优必选的整机研发到科大讯飞的“AI大脑”,再到戴森的居家想象——人形机器人公司的赛道正变得愈发宽广与清晰。
未来,谁能在技术、成本与场景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谁就能在这场智能革命的浪潮中,成为真正的定义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