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3块汽车玻璃,就有1块来自中国福耀。专注一个领域、深耕一个市场,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带领员工们将一块玻璃“做到极致”。近年来,他又将大量资金、时间和精力投入筹建福耀科技大学中。
就近期舆论关注热点,本报记者专访曹德旺,了解他的办学初衷、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解。
“期待能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才”
问:今年9月,福耀科技大学迎来首批本科生。您为什么要创办一所非营利的民办大学?您的初衷和期待是什么?
答:我国已有三四千所大学,再多一所类似的意义不太大。我办这所大学,不是为了争名夺利,也不是要办一所平凡的学校,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企业家精神来做这件事。我认为教育是事业而非产业,期待能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才。
问:您总共投入了多少资金?政府投入了多少?
答:我向社会公告要捐款100亿元,到今年8月31日,已经花了43亿元左右。政府无偿划拨了校园土地,每年还会给经费支持。此外,社会捐赠1亿多元。目前,学校日常费用开支由河仁慈善基金会支付,将来会付满100亿元。
问:福耀科技大学的运营模式是怎样的?
答:学校建成后,我们交给王树国校长。我最聪明的选择,不是办学校、盖学校,而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王校长充分授权,由他带领团队负责招生、教学、管理等工作。
问:我们看到校园环境很美、面积挺大,为什么今年只招50名学生?
答:学校设计容量能容纳1.6万人。今年只招50人,是校委会提出来的。我认为这也对,是为高质量培养负责。福耀科技大学是非营利大学,不靠招生赚钱,学费每人每年5600元。
在福耀科技大学,学校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大三大四进行专业教育。招生时,按照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招生,大二下学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开始选专业,有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授课老师是双员制,有负责理论培养的老师,也请企业家来授课,而且有很多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国内很多知名企业表示,如果需要,会帮助毕业生就业。
我不希望学生耗在教室里,而应该多走向社会。希望他们在福耀科技大学学完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去闯天下。
问:也就是说,现在大学生刚入学,就已经不愁出路了?
答:当然。虽然这些大学生是为全社会培养的,但如果这50名学生都给福耀,福耀都要,不过我们会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首届50名学生,我们视同自己的子女一样培养。我们跟学生讲,一切都靠你自身自立、自强、自尊。
问:您认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
答:第一,做人要做清楚。做事很容易,你不会,可以请别人帮忙或者雇人做。做人做不清楚,什么事情都等于零。
第二,要勤学苦练,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我把一个东西给你,你不伸手来拿,就仍然在我手上,再怎么教也没用。因此,学生要尊重老师,多向老师请教,不懂的要缠着老师去问到底。
“传统产业要积极拥抱新技术,主动提升自我”
![]()
问:福耀集团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企业,您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答:要想长期领先,就应该拥抱科学,积极研发、推动新产品问世,实现产品快速迭代。这也是福耀集团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问:您如何看待新技术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变化?
答:汽车玻璃制造属于传统产业,符合市场需求。作为企业家,服务社会本身就是我的本职。
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是工具。传统产业要积极拥抱新技术,主动提升自我。我拿这些技术去降低成本、提升生产管理效率,而不是脱离主业去“做工具”。
问:福耀集团在这方面的表现如何?
答: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只做汽车玻璃。制造过程中,我们也用了自动化的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当作工具来用。
问:您几十年如一日做汽车玻璃,有没有动摇过?
答:从来没有动摇过。开始做汽车玻璃时,中国的汽车玻璃都是进口的。我就是觉得进口的又贵、又不方便,很心疼,才去做汽车玻璃。
现在,福耀集团效益、产量、技术都是全球第一,盈利能力也还可以。这都是我们奋斗出来的。
问:福耀集团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遭遇过“内卷式竞争”?
答:对“内卷”,我们总是避开、绕开,不跟他们卷,而是专心做好、做强主业。我们不是什么赚钱快就追什么,而是秉持对社会高度负责的专业主义精神。只有对别人好、对行业好,自己才会好。
对“内卷式竞争”,我认为国家应该干预。否则,资源消耗掉了,产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最后损失的是国家利益。
问:您对我国民营企业的未来怎么看?
答:未来肯定是很兴旺、很光明的。近年来,国内民营企业虽然发展了,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成长,跟小孩子的成长一样。从会哭、会爬,到能站起来走路、奔跑,再到长大成人,不知道要摔多少跤。短期内遇到困难、瓶颈,这是必然的,也是暂时的。
问:福耀集团在国外有很多工厂,关于中企出海,您有怎样的体会?
答:能赚到钱,当然还是会出海。赚不到钱,一定不会去。
现在,国际形势不确定因素在增多,中国企业要自己足够强大再出海,核心还是要壮大自己的能力。
问:对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您有什么建议?
答:我以前讲过,反对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大学生在学校没有实操,应该先学会实际操作。之后,再根据专长和个人情况来决定。如果家庭能够支持你创业的首笔资金,年轻人可以去创业,但要想清楚是不是亏得起,如果全赔光了也得承受得起。
年轻人创业,应该先去弄清楚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为什么做、凭什么做,研究明白后再去创业。不要单靠一时冲动就盲目创业。
“企业家意味着奉献,要先立德、后建功”
问:新时代的企业家应该有怎样的品质?
答:我的理解,企业家与象棋棋子“士”有很多共同之处。上边“一横”,代表有很宽的知识面;中间“一竖”,代表很厚实的专业性,对所从事的专业很了解;底下的“短横”,是人品、格局和综合素质。
企业家意味着奉献,要先立德、后建功,不是“土豪”。民营企业家应当有抱负、有责任、有胸怀、有境界。真正的企业家要做到三点:国家会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会因为有你而富足。新时代,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有这样的追求。
这不是讲官话、大话。如果背离这三句话,做企业就不会成功。试想,企业做的事情、做的东西,国家不需要、社会不需要、人民也不需要,当然就卖不出去,只有倒闭一条路。
![]()
问:这么多年来,您为什么一直坚持做慈善事业?
答:我做慈善的终极目标,是让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慈善,能培养一个人的悲悯心和心灵的美。
钱拿出去谁都会痛,我形容是自己割自己的肉,就看你能割多久、会不会痛。能捐得出钱,我非常开心。目前来看,我捐款最多的,还是教育领域。
问:网上有种声音,说您做慈善很慷慨,但对员工比较苛刻。如何看待这些声音?
答:做慈善,用的是我个人的钱,不是公司的钱。从公司角度来看,也一定要培养自身的竞争力。福耀集团有4万名员工,月平均工资达1万元左右。我们的策略是要高于行业工资水平,但不能高出太多,既要具备竞争力,也要应对风险。企业家的事业是风险事业,每天都面临着风险,如果把利润都分掉或者拿去发福利,既不利于抵抗风险,也无法向股东交代。
此外,福耀集团出台了为困难员工提供资助的措施,直系亲属患重病时,集团也会进行资助帮助。
网上信息很多是断章取义,没有完整的上下文,拼凑在一起的。高兴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不去管它。
问:您如何理解“亲清政商关系”?
答:要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各项政策法规要明确。“政”要自律,明晰自己的责任和身份,言行举止都要成为表率。“商”要守法经营,不能围猎干部,也不能接受无理要求。
福耀集团在18个省份有投资,真正做到“亲”和“清”。
玻璃大王曹德旺大概是中国商界最另类,最复杂,最充满矛盾的一个人。
![]()
他曾经把公司股权卖给外资,但最终选择了回购,自己经营,到头来成了中国制造的代名词。
他曾经带着全家移民海外,但是最终选择留在中国。还放下狠话:如果自己的子女不愿意放弃美国绿卡,将永远得不到他的财产。
他曾经毫无顾忌地出轨,但又和妻子白头到老,还把公司和股份都记在她的名下。
他贪杯、贪吃,身型肥胖,看起来毫无自制力,却又风雨无阻,每天4点半起床,70多岁仍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他笃信佛教,从善如流,脾气却是生冷硬倔,小时候打过老师耳光,还敢对着教导主任呲一泡尿。13岁就被迫辍学。
他富有远见,管理公司讲究科学和数字化,管理自己的人生却总爱求签算卦。
他为了赚钱把工厂开到了美国,却又把大部分的财富捐赠给社会。
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为何却成了中国最受好评与尊重的民营企业家?
他生活奢靡,有私人飞机,还花六七千万建了座占地5亩的大别墅,泳池、私人影院、酒庄应有尽有,还请了10多个私人管家。
但却没人说他是资本家。
他不刻意讨好任何人。骂企业家、骂年轻人,还带头埋怨中国税太多,批评中国:除了人便宜,什么都比别人贵。
但却没人敢说他半句坏话。
百富榜里见不到他的名字,但就算前十名加起来也不见得有他的威望。
在最近的一个民意调查里,他的爱国分是最高的,比任正非还要高;“资本家”属性是最低的,比任正非还要低。
人们到底为什么这么爱曹德旺?
90年代的曹德旺,还是个小人物、小老板。
![]()
在接受采访时,曹德旺的表达富有洞见。比如,他认为“我认为教育是事业而非产业”;他表示“我最聪明的选择,不是办学校、盖学校,而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不希望“学生耗在教室里,而应该多走向社会”;他认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首要的是,“做人要做清楚”;他反对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如果家庭能够支持你创业的首笔资金,年轻人可以去创业,但要想清楚是不是亏得起”。应该说,这些观点都属于常识,但于当当下而言仍有积极意义。
关于企业和企业家,曹德旺也谈了很多。他认为,“我们不是什么赚钱快就追什么,而是秉持对社会高度负责的专业主义精神”;他表示,民营企业短期内遇到困难、瓶颈,这是必然的,也是暂时的。
关于新时代的企业家应该有怎样的品质,曹德旺有个形象表达,企业家与象棋棋子“士”有很多共同之处。上边“一横”,代表有很宽的知识面;中间“一竖”,代表很厚实的专业性,对所从事的专业很了解;底下的“短横”,是人品、格局和综合素质。
纵观《人民日报》的专访,可看出曹德旺的大与小。
先说大。大体现在大手笔。据曹德旺介绍,创办福耀科技大学,他向社会公告要捐款100亿元,到今年8月31日,已经花了43亿元左右。斥资百亿元办学,可谓大手笔。
大还体现在大格局。办学,无论“以高度负责的企业家精神来做这件事”,还是“期待能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才”,都体现了大格局。
再说小。小体现在从小处做起。福耀科技大学今年只招50人,学校设计容量能容纳1.6万人,为何只招50人,曹德旺解释道,“福耀科技大学是非营利大学,不靠招生赚钱”“是为高质量培养负责”。
小还体现在从小事抓起。曹德旺希望大学生要勤学苦练,要自身自立、自强、自尊。关于年轻人创业,他的建议很诚恳,“应该先去弄清楚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为什么做、凭什么做,研究明白后再去创业。”
无论提醒年轻人创业的注意事项,还是要求大学生自立自强,看起来关注的都是小事,实则蕴含着大道理,都是过来人的真切感悟,都给人启迪。
在曹德旺身上,大与小是统一的。曹德旺被称为“玻璃大王”,带领员工们将一块玻璃“做到极致”,“现在,福耀集团效益、产量、技术都是全球第一”,都是一步步从小变大的。
他还认为,企业家意味着奉献,要先立德、后建功,不是“土豪”。民营企业家应当有抱负、有责任、有胸怀、有境界。这不是讲官话、大话。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缺少抱负、责任、胸怀和境界,不可能行之久远。
一定程度上说,曹德旺为人称道,不仅在于他的商业传奇,还在于他创办了福耀科技大学,不仅在于他成为“玻璃大王”,更在于他的教育观、企业观。
从明确拒绝“产业思维”,强调“教育是事业”,到提出“做人做清楚”重于技能培养的理念,从专心做好、做强主业,不是什么赚钱快就追什么,到企业家意味着奉献,要先立德、后建功,曹德旺的价值理念对教育从业者、对企业家都有启发意义。
真正的实业报国,不仅是创造就业与税收,更是以企业家精神反哺社会根基。对于企业家来说,坚韧的品格、开阔的视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软实力”,才是支撑期货业长远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硬核力量。不是人人都要成为曹德旺,但人人都可以从他的教育观、企业观中获得滋养。(名人汇客厅 图文整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