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书单
读一本书 懂一段史
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里,影响战局的风去将领,无论是我军的林彪、陈赓、徐向前,还是对面的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等等,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黄埔军校”,为何一所“小小”的军校,能成为整个国家命运的支点?
![]()
▲黄埔军校成立仪式
创办于1924年的黄埔军校,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学堂君有幸去参观过两次,校址不大,却是半部中国现代史,从这里走出去的名将数不胜数,我国在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有一半(林彪、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都曾是黄埔师生。
黄埔军校共举办了23期,最耀眼的将星,莫过于第一期和第四期,
第一期学生中,有很多都成为了国共两党中的重要将领,如我党的徐向前、陈赓,对岸的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陈明仁、宋希濂等人。
第四期的,如我党的林彪,对岸的张灵甫、谢晋元、胡琏、李弥等人。
而黄埔生在国军中更是形成了“黄埔系”,他们都成为了蒋校长的嫡系,成为老蒋在军政上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
![]()
《黄埔军校名将传》
王永均 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1年12月
一所军校同时为两党输送如此多的高级将领,不要说在中国,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如何客观公正评价国共两党的黄埔名将,在历史上的作用、地位和功过是非,作出实事求是的叙述呢?这不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而且极具历史“分量”。这本由王永均著作的《黄埔军校名将传》,用了730页的厚度,完成了这个“挑战”。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黄埔军校大门的这副对联,正是众多黄埔英杰在战乱年代为国赴难的真实写照,三百余位将领的传奇,半部中国现代史的缩影。
![]()
▲黄埔军校 旧照
书中对黄埔军校的教职员和前六期学生的三百多知名将领分别列传,对他们的生平事迹、重大活动和战斗历程都进行的客观的描述,对于人物的功过是非,作者也并不回避,比如这些国军将领“围剿”红军是事实,而北伐和抗日为国立功也客观存在,实事求是、秉笔直书是这本《黄埔军校名将传》最难得的地方。
书中的将领包括:周恩来、林彪、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陈赓、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陈明仁、宋希濂、张灵甫、谢晋元、胡琏、李弥、戴笠、毛人凤、何应钦、汪精卫等等。
抗战期间约有20万黄埔生走向战场,牺牲者更高达上万人,他们值得被铭记,现今找不到第二本像《黄埔军校名将传》这样,聚集300多位黄埔名将,不仅记录他们的军事生涯,更收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轶事,非常难得。
书中收录了名人题词或手书
![]()
![]()
![]()
![]()
图书封面刻有上百位名将的名讳
![]()
书内附有30多页的名将一览表
![]()
![]()
![]()
图书实拍
![]()
![]()
![]()
![]()
![]()
![]()
![]()
![]()
![]()
![]()
![]()
![]()
附 目录
![]()
![]()
![]()
![]()
![]()
![]()
![]()
下方可购
---------- 完----------
秦汉、唐宋、明清、二战等,点下方查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