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扬言反华、誓死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右翼新星高市早苗,刚当选自民党总裁72小时,竟对华态度180度大转弯!
她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宣称这是“个人信仰”,向美国智库投稿称“绝不允许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
但就在本月,日媒突然披露她已协调放弃靖国神社秋季例行大祭的参拜计划,同时释放出希望与中方高层会晤的信号。
![]()
这位以强硬姿态闻名的政客,为何在上台前夕突然“踩刹车”?
高市早苗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不是来自国内,而是来自太平洋的两岸,她发现自己被同时夹在了盟友美国的外交规划和邻国中国的经济现实之间,这两股巨大的力量,此刻恰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让她“保持安静”。
先说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把他的东亚行程安排得明明白白,计划在10月底访问日本,之后还要去韩国参加APEC峰会,更关键的是,他此行的核心目标是寻求与中方进行接触。
白宫方面的话说得很直白,不希望在这个敏感的节骨眼上,出现任何“不愉快的问题”来搅乱总统的大局。高市早苗如果此时去参拜靖国神社,无疑就是那个最“不愉快”的问题。
这种“建议”可不是说说而已,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大棒,特朗普政府已经对日本加征了24%的“对等关税”,并且还把25%的汽车关税这张王牌捏在手里,随时准备打出来。
这对日本意味着什么?汽车和相关零部件占了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34%,一旦关税落地,预计会给日本经济带来高达13万亿日元的损失,直接影响到558万人的饭碗,这种代价,任何一位新上任的首相都承受不起。
![]()
再把视线转到北京,中国对日本决策的影响力,从来不是几句外交抗议那么简单,而是植根于两国经济命脉的深度捆绑,今年恰逢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节点上去参拜,挑衅意味不言而喻。
更重要的是经济账,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的双边贸易额高达3083亿美元。日本的半导体材料、丰田和日产这样的汽车巨头,还有无数的中小企业,都高度依赖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高市早苗竞选时喊出的“脱钩”口号,在日本产业界听来,无异于“自断生路”,所以,当中国外交部在她当选后表态,希望日方恪守承诺,奉行积极理性的对华政策,并强调要“听其言,观其行”时,这不仅是外交辞令,更是一种基于现实利益的冷静提醒。
![]()
一边是得罪了就要立刻挨板子的“保护国”美国,另一边是经济上根本离不开的邻国中国,当这两方同时要求她“克制”时,高市早免除了踩刹车,根本没有第二个选择。
就算没有外部的压力,日本国内盘根错节的政治与经济结构,也早就为首相的激进行为安装好了强大的“减速带”,高市早苗的妥协,同样也是对内部这些务实力量的一次必然回应。
首先就是执政联盟里的“政治保险丝”——公明党。这个党派代表着日本工商界和大量中间派选民的利益诉求。在执政联盟里,他们的话语权不容小觑。
![]()
公明党的党代表齐藤铁夫就直接向高市早苗明确表态,强调“靖国神社参拜一事不应发展为外交问题”。这话说得非常重,尤其是在当前执政联盟在国会两院已经没有绝对多数席位的背景下,公明党的支持变得至关重要,他们的影响力被进一步放大了。可以说,在这些敏感的外交议题上,公明党拥有着实质性的“否决权”。
除了盟友的制约,来自自民党内部和产业界的现实主义防线也同样坚固。产业界对于高市早苗在竞选时提出的与中国“技术脱钩”、强化出口管制的想法,早就表达了强烈的反对。这些企业界的巨头们,考虑的是实实在在的订单和利润,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政治口号。
党内的建制派元老们也纷纷出来敲打。前首相石破茂就公开提醒高市,“不要将日本带入歧途”,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她激进立场的担忧。就连外相岩屋毅也公开表态,期待高市能够“努力构筑与中韩的关系”,推进“融洽协调的外交”。
![]()
这些来自党内高层和政府官僚的声音,汇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任何一位新上任的领导人,拉回到“务实外交”的传统轨道上来。
所以,当高市早苗内定的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悄悄搁置了近期窜访台湾的计划时,官方给出的理由是“避免过度刺激中国”,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既是做给北京看,更是为了安抚内部这些强大的务实派。这清晰地表明,在日本,即便是首相,也首先要对国内的经济稳定和政治联盟的稳固负责。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刹车”只是一种战术上的规避,是一种迫于压力的暂时行为,它并不能改变高市早苗及其团队根深蒂固的右翼史观。这副意识形态的枷锁,才是决定她长期行为的“底层系统”,也是未来最大的风险所在。
![]()
仔细分析一下她的措辞就能发现端倪。对于放弃参拜,她并没有承诺永久放弃,而是说会“适时妥善判断”。这句典型的政治话术,为未来的参拜行为预留了充足的解释空间。这只是“暂停”,远非“终止”。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一个被曝光的事件:她的团队竟然被发现利用AI工具来美化侵略历史。他们试图将靖国神社描绘成一个“追求和平”的地方,把那场残酷的侵华战争歪曲成一种“自保行为”。
这样的行为就像一种腐蚀剂,在不断侵蚀着中日关系本就脆弱的互信基础,这也是两国互信迟迟无法建立的根源所在。
![]()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日子里,高市早苗的政策可能会出现新的动向,既然像参拜靖国神社这样高调的公开挑衅行不通,她很可能会转向一些更隐蔽、更具迷惑性的方式。
有分析人士就指出,她可能会采取“切香肠”的策略,不断试探和侵蚀中方的底线。比如,默许台湾官员借道日本进行“过境外交”,或者在国会推动新的法案,用补贴等方式迫使日本企业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所谓的“友邦”。这些动作虽然不会立刻引发激烈的外交冲突,但其长期破坏力不容小觑。
高市早苗这出“急刹车”的大戏,其实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当代日本外交决策的三重困境,它必须在美国设定的安全轨道上小心翼翼地运行,必须时刻响应国内经济稳定压倒一切的需求,同时又被自身那套无法摆脱的历史认知与意识形态所深深牵引。
![]()
这种戴着多重枷锁的“舞蹈”,决定了日本对外政策总会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摇摆:竞选时为了选票向右转,执政后为了现实又不得不回调。这无疑为中日关系带来了一些短暂的、可以喘息的窗口期。
但我们也要看到,中日之间在高端制造、应对老龄化、数字经济和绿色能源等领域,其实存在着巨大的互补优势和合作潜力。APEC、RCEP这样的多边框架,也为两国提供了宝贵的对话与合作平台。
只要日本无法挣脱那副最沉重的意识形态枷锁,任何基于现实利益的妥协都可能是脆弱和暂时的。两国关系真正的稳定,最终取决于日本能否拿出勇气去正视历史,而不是仅仅学会如何更灵巧地在枷锁中腾挪闪躲。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