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抢面包,你听说过吗?
中药房配酸梅汤、到中药堂买养生奶茶的热潮还未褪去,追求养生的年轻人又解锁了新趋势——去医院买药膳面包。
![]()
最近,“新中式养生”在社交平台上火了,带有“药食同源”标签的中式药膳面包开始受到年轻人追捧。
不少人把中式面包门店当作新的网红打卡点。
![]()
01
“药膳面包”走红
Hot
八珍司康、碱水四神膏、五黑养生包、甘麦大枣包、七宝茯苓美髯包......单是名字就已经足够让中国人的养生DNA蠢蠢欲动。
这两年,去医院开洗发水和护肤品,还有买奶茶我觉得已经够离谱,现在又发展成了去医院抢面包。
看来,医院慢慢往百货商场的方向靠了~
![]()
其实,药膳面包并不是一个新鲜事儿。
早在2023年,一些独立烘焙店就尝试推出当归贝果、艾草麻薯等产品,在小众圈层中引发讨论。
但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24年至2025年,很多中医院、百年药房甚至三甲医院纷纷下场,推出各类药食同源面包。
![]()
比如在今年上半年,扬州市中医院的黄芪养生包,刚推出就成了本地爆款,上市首日,数千个面包在1小时内便售罄。
据了解,除了上述“爆款”面包,该医院的新品“药膳粽子”“祛湿绿豆糕”也已经在开发的路上了。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医食堂”则推出了颇具地方和医院双重特色的“折耳根面包”。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里也有一家烘焙店卖“中式面包”。
有消费者指出,她先后买过荷叶消暑包、黄芪养生包、麦冬吐司等中式养生面包,“馅料很丰满,味道和市面上的普通面包确实不太一样,但整体是好吃的”。
![]()
![]()
以上这些来自“官方”的产品迅速走红,上市首日甚至出现一小时售罄千余个的盛况。
与此同时,像同仁堂、仲景大药房等老字号也开起了烘焙咖啡店,推出中药咖啡、药膳甜点,吸引大量年轻人打卡。
![]()
比如北京同仁堂推出的多款中式面包产品~
在相关门店可看见,柜台有包括枸杞原浆牛角包、陈皮肉桂苹果酥、蜂蜜黄芪胡萝卜吐司、五红丹麦卷等多款中式面包产品在售,单价在16—36元之间。
![]()
有意思的是,如果在医院吃饱了有点渴怎么办?没关系,医院里还有不少“好喝的”!
今年4月28日,浙江省中医院的乌梅汤2.0版,升级为“乌梅荷叶系列茶饮”。
医院相关人士称,这款茶饮普适性更高、清爽解腻,已经在重庆成为流行的“火锅伴侣”。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则是自创的“邵医咖啡”,也能满足人们对环境、口感、饮品提神等多重要求。
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院内也都开了咖啡店,并表示这不仅是精品咖啡,更是“艺术疗愈”。
![]()
入秋的第一杯奶茶?当然也可以交给医院!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的奶茶不含糖,清甜的口感来自罗汉果、无花果。
柳州市中医院的水行姜桂奶茶含有桑葚、益智仁、生姜、肉桂等,还有同属广西的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也推出了自己的养颜奶茶。
喝过的网友表示:“喝奶茶的最后一点罪恶感消失了。”
![]()
还有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营养科,他们不仅现场煮中药奶茶,还有软糯Q弹的“珍珠”药丸。
截至今年1月,医院共研发特色食品20余种,类型涵盖糕点、饮料、果冻、棒棒糖等8个。
![]()
很显然,近几年,“中式”成了消费领域的新流行元素,中式面包和养生奶茶也应运而生。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面包和奶茶中,药食同源材料的添加量通常只有1%—3%,远低于中医临床的有效剂量。
例如,一个茯苓面包中的茯苓含量可能仅0.5克,而中医建议日用量为10—15克——吃10个面包也未必能达到疗效。
![]()
对此,北京三甲医院的中医科医生也表示,中药的专业性很强,每种食物的偏性不同,每个人体质各异,适合的配方也不同,商家想要在专业性和适配度方面做好很难,健康与味道好之间也不容易平衡。
也因此,面对冠着“中医药”名头的各种食品,消费者应该更理性地看待,可以为了味道购买、为了文化认同购买、为了好奇购买,而不必特别期待它真的能“对症”解决问题。
毕竟,一些药膳面包和中药奶茶中的中药含量或许可以忽略不计,它更多的是为了营造仪式感和文化味。
![]()
对于医院里药膳面包的热销,网友也炸开了锅,意见不一。
不少网友直言,这只是“情绪安慰面包”,自欺欺人罢了;有网友说“一个面包25,我买不起”;也有网友表示“方式很创新,中医文化就应该大力推广~”
![]()
![]()
![]()
![]()
从“保温杯里泡枸杞”到“枸杞司康”,从“喝中药”到“吃药膳面包”,养生不再是苦行僧式的坚持,而是一种柔软、松弛、带点时尚感的生活方式。
它提醒我们:养生并非沉重的功课,而是一场自洽、日常的健康体验。
02
广东人有独特的养生方式
Hot
这种中药面包,似乎在外省巨多,而在广东,反而很少听到在吃食上面有类似中药面包的消息。
毕竟,广东人自己在家养的生还不够多吗?家里日日煲的靓汤还不够滋补吗?
![]()
广东人如此痴迷于喝汤的理由,或许就是因为这个「药食同源」的道理。
将中药的「四性五味」运用到食物中,根据时令节气,选择不同的药材煲汤调养身子。
祛湿煲土茯苓煲排骨汤
消暑煲罗汉果瘦肉汤
除燥煲雪梨炖猪肺汤
驱寒煲沙姜猪肚汤
小小一碗汤,不仅是饭前的润喉缓冲,更是热爱美食的老广们的底气,即使饭中吃煎炸炒热气美食再也不害怕啦!
当然,养生不仅限于汤,还体现在广东人们日常的吃食中。
青翠油绿的蔬菜,不泛一丝油水的白切鸡,铺满姜葱的清蒸鱼,是每位老广饭桌上的常驻嘉宾。
![]()
吃惯清淡的广东人早就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养好了生。
![]()
若是有头晕身热的小毛小病,阿妈便开启食疗菜谱。
俗语有话:“厨房就是你家药房,菜市场是最好的医院!”在广东妈妈的眼里,每道菜似乎都有专属的功效。
冰糖炖雪梨止咳祛痰,苦瓜炒蛋降火去燥,猪肚鸡暖胃养身,饱餐一顿的同时将病毒统统赶走。
而且说到养生,更是离不开每个广东人都会“自讨苦吃”的凉茶。
在广东,凉茶之于茶饮界,亦如老火靓汤之于美食界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
无论是口干舌燥,抑或是头晕脑痛,最终都会被归究为“热气”
一提到热气,老广们的养生DNA便会自动触发,说出那句经典台词“热气啊?饮啖凉茶啦!”
凉茶品种依据功效多分为清热解毒茶、润燥茶、化湿茶、感冒茶,针对不同的症状进行勾兑饮用。
如果服用一杯后依然不起效果,那建议服用第二杯,或者来一杯凉茶铺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癍痧茶。
![]()
如今,凉茶已经不再是热气时才会想到的选择,而是变成日常生活中的饮品消遣。
所以,对老广来说,有老火靓汤和凉茶早已足够,药膳面包也只是贪个新鲜。
03
医生提醒:应更理性购买
Hot
近几年,“中式”成了消费领域新的流行元素,中式药膳面包也应运而生。
专家指出,这些产品不仅是食品,还承载着提醒消费者关注健康、实践养生理念的功能,从而在市场中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面对琳琅满目的新中式养生产品,很多人好奇:它们究竟有没有实际作用?
![]()
从药食同源的理论来看,这些产品确实有一定养生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国家卫健委制定《食药物质目录管理规定》,对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药物质公布并纳入目录。截至目前,已公布的食药物质共有106种。
这些食材各有其养生功效:枸杞明目、山药补脾、百合润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陈燕霞表示,麦冬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玉竹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
但北京三甲医院中医科医生表示,中药的专业性很强,每种食物的偏性不同,每个人体质不一样,适合的配方也不同,商家想要在专业性和适配度方面做好很难。
因此,面对冠着“中医药”名头的食品,消费者应该更理性地看待,不用特别期待它真的能“对症”解决健康问题。
毕竟,一些药膳面包和中药奶茶中的中药含量或许可以忽略不计,它更多的是为了营造仪式感。
![]()
04
网友评论
Hot
对此,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创新的推广中医方式。
![]()
也有网友认为:自己在家也能做平替版,作用不大。
![]()
对此
你认为这些药膳面包有没有用呢?
所以,你会去中医院买一个药膳面包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下~
编辑:Selex
图文来源:广州日报
攻略推荐
历史最低价99秒杀2只【广州酒家盐焗手撕鸡】
全国十佳酒家百年经典味道!
中华老字号—广州酒家
↑点链接!直接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