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国庆假期落下帷幕。在这8天的时光里,丽江的街巷与景区洋溢着市民和游客的欢声笑语。
而在这欢乐的背后,始终有一群身着藏蓝制服的身影在默默奉献——丽江公安的民辅警们。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和各大景区,细致排查各类安全隐患,以192小时的不懈坚守和“有警必出”的坚定担当,为这座城市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平安防线。
![]()
今天,跟随读本君的脚步,看看这8天里,警察叔叔们是如何守护丽江平安的!
![]()
作为平安丽江的“神经中枢”,丽江110指挥中心从无停歇。大厅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接警员们端坐指挥台前,手指在键盘上飞速跳动,一边熟练接听求助电话,一边精准记录信息、派发警情——节日的轻松氛围在这里被连轴转的忙碌取代,每一通电话背后,都是对群众安全的郑重守护。
![]()
对多数人而言,“110”是紧急时刻才会拨通的号码;但对一线民警来说,带着装备频繁出警早已是工作常态。据统计,10月1日至8日,丽江市公安机关在日均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4.88%,接报有效警情同比上升16.49%,涉旅警情上升66.11%的基础上,实现了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双下降”和“五个未发生”的良好成效。
10月3日22时许,古城公安分局9号巡逻组民警杨鸣强及辅警李志军、和春江,便接到了这样一起求助警情:一名游客租用的电动车不慎丢失。接警后,三人第一时间联系报警人,一边耐心询问车辆颜色、停放位置等关键信息,一边轻声安抚“别慌,我们马上帮您找”;随后围绕古城周边分片排查,最终在忠义市场对面寻回电动车。
![]()
从报警到找回,全程不到1小时,感动不已的游客凌晨写下表扬信,发送至“丽江古城警方”微信公众号后台,让这份温暖在城市中传递。
![]()
而这样的高效处警,正是民辅警们对群众平安承诺的最佳践行,用速度与责任筑牢了大家心中的安全感。
![]()
如果说110指挥中心是“平安中枢”,那街面的特巡警队伍便是流动的“安全屏障”。国庆期间的丽江古城里,“警官,木府往哪走?”“孩子走散了,能帮我找找吗?”这样的问询声时常响起,身着制服的特巡警队员总会停下脚步耐心回应,既承担着24小时巡逻防控、维护景区秩序的职责,也主动为游客提供指路、答疑等服务,将治安威慑力与为民温度融于一体。
![]()
为了让守护更全面,丽江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全警动员,严格按照高等级勤务要求部署工作,共出动警力512人次、巡逻车辆35辆次,还创新采用“步巡+车巡+犬巡+空巡”的立体防控模式——步巡民警穿梭小巷、车巡民警守护主干道、警犬排查隐蔽角落、无人机监控人流高峰,让街面随时能看到警察、见到警车,闪烁的警灯成了最让人安心的“风景线”。
![]()
10月3日晚,这道“风景线”便化作了生命救援的“绿色通道”:一名中年男游客在古城五一街小石桥附近突发疾病倒地,热心群众当即拨打120。19时31分救护车抵达东大街,却因晚间游客高峰陷入拥堵,沿线民辅警、民兵与志愿者见状迅速行动,合力疏导人群,为救护车开辟出一条通路,助其快速抵达四方街。可四方街到五一街的巷子狭窄、游客密集,救护车无法继续前行,医务人员与民辅警又立刻拎着急救箱、抬着担架,在人群中小跑赶往现场——值得一提的是,游客倒地后,已有具备急救技能的热心群众先一步施救,为后续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
![]()
抵达现场后,在医生指挥下,民辅警、景区工作人员、民兵与热心群众一同将患者抬上担架,往救护车方向转移。抬着担架在人群中行走格外艰难,民辅警一边前行一边大声提醒“请让一让!有人需要急救!”,沿线执勤人员与志愿者也纷纷上前协助;民警高晓俊还通过对讲机同步沟通:“现在有救护车搭载病人从四方街经东大街前往市医院,沿线同事请协助疏导!”最终,救护车在沿途游客的主动避让下快速抵达医院,经检查,游客系旧疾复发,并无大碍,当晚22时许便好转出院。
![]()
街头的每一次巡逻、每一次救助,都藏着民辅警守护平安的责任,他们用脚步与汗水,为市民和游客的假期安全筑起了移动的“防护墙”。
![]()
除了特巡警的街面守护,丽江交警也在假期里扛起了“全能守护者”的担子,用责任与温情温暖着每一位出行者。正如诗句所赞“文明执法护交规,指引疏通肩放辉。一片丹心连百姓,管它日晒朔风吹”,国庆期间,他们不仅24小时巡逻值守、维护道路交通秩序,还主动帮游客找孩子、寻失物,成为路面上最可靠的“定心丸”。
![]()
假期里,景区游客众多,有些家长难免疏忽,导致孩子走失,好在路面总有民辅警在岗。10月4日,古城公安分局交管大队民警便上演了“一天连找两娃”的暖心故事:当天下午,一位家长匆匆到执勤点求助,称孩子不慎走散,正在路面督导的大队长杜磊沿途排查时,很快发现一名与家长描述特征一致的男孩,核实身份后立即联系家长,让孩子安全回到家人身边;到了晚上,执勤辅警和兰雪又在束河路口发现一名哭泣的小男孩,询问后得知孩子找爸爸时迷了路,还说不清家庭地址。和兰雪当即把孩子抱上警车,用糖果安抚情绪,还陪孩子玩交通安全问答小游戏;另一边,民警和紫微通过对讲机联动其他岗位同事,同时带着孩子在周边寻找家人,没多久便联系上家长,顺利完成交接。
![]()
![]()
除了帮人,交警们还时常帮群众找回遗失物品。10月6日恰逢中秋,大丽高速上车流密集如长串,市公安局交管支队高速一大队民警吴志祥带领巡逻组巡查时,在石金山加水站附近的行车道上,发现一个深色双肩包掉落在路面——过往车辆纷纷避让,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事故。民警立即上前将背包安全取回,打开后发现里面装有身份证、户口册、银行卡等重要物品。“失主肯定急坏了!”吴志祥根据身份证信息迅速寻找,仅用20分钟便联系上失主沈女士。电话那头,沈女士带着哭腔说:“我们昨晚就发现包丢了,全家人一夜没睡,这些证件丢了,后面的行程都没法继续了!”10月7日,沈女士专门来到高速一大队领取背包,并送上一面写有“感谢人民好交警,助人为乐新风尚”的锦旗,以此表达感激。
![]()
丽江交警用这一次次暖心举动,在路面上筑起“安全与温暖并存”的防线,让每一段出行之路都更安心、更舒心。
![]()
无论是110的高效处警、特巡警的紧急救援,还是交警的暖心帮扶,丽江公安的守护从不只体现在“大事”上,更多时候,这份守护藏在处理“小事”的耐心与细心里。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拼凑出了丽江国庆安保的坚实底气,也践行着“有困难找警察”的庄严承诺。
古城公安分局七河派出所民警沙杰就曾收到一封满含真诚的手写感谢信,信中写道:“您的迅速行动、高度负责,让我们在异乡真切感受到了人民警察的安全与依靠。”这份感谢源于一次跨省寻人:此前,沙杰值班时接到情指中心转来的警情,一名外省群众异地报警,称儿子因家庭琐事吵架后离家失联,最后线索显示孩子可能在丽江七河辖区。接警后,沙杰立即走访周边商铺、联动辖区宾馆排查,最终在一家宾馆找到男孩。他没有直接联系家长,而是先化身“暖心大哥哥”,坐在男孩身边拉家常、疏导情绪,直到男孩愿意主动与家长沟通,才拨通了家属的电话。事后,孩子家长专门邮寄来这封感谢信,让温暖跨越千里传递。
![]()
类似的温暖场景还有很多:10月2日晚,一对西班牙夫妇在束河古镇游玩后迷失方向,找不到入住的酒店,看到四方听音广场有执勤民警,便立即上前求助。因语言不通,沟通一度受阻,民警赶紧寻找会外语的热心群众帮忙翻译,了解情况后快速查询到夫妇俩入住的酒店,还联系导游将他们安全送回。离开时,这对夫妇紧紧挽着民警的手,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中国很好,中国警察很棒,非常感谢!”;10月3日下午,市医院警务室内,侯先生急得满头大汗求助,称前几天在急诊抢救室就诊时,因配合治疗不慎遗失一块贵重手表,自己寻找无果只能求助民警。值班民警和亮晶详细询问手表特征、遗失时间后,立即询问当时值班的护士,很快便帮侯先生找回手表,侯先生连连鞠躬,不停称赞“做事认真负责,真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
![]()
这些瞬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让平安与温暖渗透在每一个细节里。
![]()
国庆假期的生活热闹精彩,但丽江公安民辅警们却不分节假日、不分昼夜,24小时“不打烊”——当大家与家人欢聚、享受休假时光时,他们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用行动守护着每一个人的安全,而这些坚守的身影,也构成了丽江假期里最美的“警”色。
这“警”色,是站岗巡逻的忠诚:在古城的青石板路上、雪山景区的山道旁,他们一步一步丈量街巷,一圈一圈巡查角落,将安全责任落在每一步脚印里,用坚守筑牢平安防线。
![]()
这“警”色,是昼夜不歇的守护:正午的太阳晒得制服湿透,他们仍在路口疏导交通、指引方向;夜晚的路灯将身影拉长,他们依旧在街边巡逻,守护着夜色中的安宁。
![]()
这“警”色,是细致入微的排查:他们走进商铺检查消防设施,深入小区提醒安全事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隐患的角落,用细致守护群众生活安全。
![]()
这“警”色,更是服务群众的温情:帮游客找东西时的耐心讲解,面对求助群众时的热情回应,每一个细节里都藏着对职业的热爱与责任,用温度传递平安力量。
![]()
这个国庆,丽江公安全体民辅警用“警察蓝”守护着“中国红”。“国庆我在岗,请祖国放心!”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他们用192小时的坚守与付出,换来的丽江平安。
感谢你们
每一位守护丽江的警察同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