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日报记者 武雅楠 通讯员 李清龙
“居然能在张家口挂到覃大夫的号!”不久前,80多岁的李大爷因心脏病到市第二医院就医,自助挂号时在心脏内科的医生名单中看到了“覃秀川”的名字,连呼意外。李大爷几年前曾因心脏病辗转来到北京安贞医院后,正是这位“覃主任”凭借高超的医术,把他从死亡线上生生拉了回来。
“自从覃院长来到我们医院后,经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来找她看病,几十个号很快就满了。”市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沈学然介绍道。
覃秀川,主任医师,曾在北京安贞医院急危重症医学中心就职多年,现任市第二医院副院长,尤其擅长心血管急、危重症的诊治。虽已年近六十岁,她总是神态温和,说话轻柔,一双眼睛格外坚定,身上散发着一种令患者心安的举重若轻。
一上午的出诊,很多从山西、内蒙古慕名来的患者,被她破例一次次“加号”。助理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她淡淡地说:“患者不容易,能多看就多看一个”。实在看不过来,她便拿出手机引导大家,扫码进入随诊的微信群。“有啥问题就@我。简单的健康咨询咱线上就能解决。”诊室里充斥着微信通过的“滴滴”声,很多患者出了医院都不敢相信,自己微信的好友里,就这么轻易地多了一位在北京都抢不上号的大专家。
有人问她,为啥会选择来到张家口?覃秀川坦言,2023年退休之初,她曾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受聘知名私立医院,收入高且轻松;另一个则是来到与安贞医院有合作关系的张家口市第二医院,以“金牌科室”的打造,开拓医院综合发展之路。
覃秀川觉得,比起一线城市,这里的患者更需要她,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来到张家口。
短短两年时间,张家口的患者间流传出覃大夫救死扶伤的各种版本故事,其中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还是——在别的医院打针输液做手术都看不好的病,吃了她开的几盒药竟然痊愈了!
每次听到这里,覃秀川总会爽朗地大笑道,“你说的那是神仙不是大夫。”但她也会语重心长地解释,“治病不是简单的打针输液动手术,需要丰富的经验和耐心了解,根据患者实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一患者一方案,这是医生对医术的自信,也是医生对职业操守的坚持。这需要带队伍的时候,慢慢渗透和影响。”
如今,在覃秀川的言传身教下,她的科室和团队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覃院长查房的时候,对患者基础病史,某种药的药量,甚至每天的进食种类食量都要一一过问。给每一个患者看病,她仿佛都是基于经验之上的一次重新发现和探索。”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林景春说。
沈学然回忆道,刚接触覃秀川时,担心北京大专家会有架子、不好请教。没想到第一次共同查房、出诊的经历,就让她疑虑顿除。“覃主任下医嘱的时候,会认真告诉我该怎样更适合患者。还反复提醒我做好笔记,把她这么多年来见过的病例讲给我们听,毫无保留。”
起初,沈学然还常常会把“谢谢您指导”挂在嘴边。覃秀川告诉她:“不要谢谢我,我们是‘梦想合伙人’,把这里的医疗搞上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那一刻,“梦想合伙人”几个字让沈学然瞬间泪目。用她的话来说,“覃院长让我更具体地看到了一个好的心内科医生是什么样,她帮助我们提升医术,也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精神力量!”
来源:张家口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