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凭借独特的气候资源,通过实施“冬菜北上、夏菜南下”战略,实现了蔬菜产业从“靠天吃饭”到“靠链赚钱”的转型升级,为西北地区冷凉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原州区海拔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这些曾经制约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如今却成了发展冷凉蔬菜产业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原州区委、区政府将冷凉蔬菜产业确定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创新实施蔬菜“跨村跨镇集中连片种植”模式,打破乡界村界限制,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连片蔬菜产业带。同时,扩大单品种植规模,推广“1+1”复种模式,种植“一茬春小麦+一茬时令蔬菜”,实现一季变两季、一地收两茬。
在种植环节,原州区引进全自动点播育苗技术,建成7个集约化育苗中心,年育苗5亿株,自给率达到100%。在加工环节,原州区建成多个预制菜加工厂,开发预制菜品30种,并建立了完善的蔬菜分拣、预冷、包装和冷链物流体系。在销售环节,建成4个冷凉蔬菜集配中心,交易大棚面积达2.4万平方米,并与多家大型连锁超市建立基地与商超直供关系,产品外销率达85%。
为了提升产品品质,原州区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采用生物源农药和有机肥,推广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加大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福建农业科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聘请院校专家同本地农技人员组成技术服务团队,采取包村蹲点方式,建立“技术人员+基地+科技示范户+普通农户”服务机制。
此外,原州区还支持企业与本地经营主体、农户建立合作关系,采取“带动种植”“入股分红”“村企互动”等形式,多渠道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户以土地流转等方式积极参与冷凉蔬菜生产和合作经营,通过土地流转拿“租金”、基地务工拿“薪金”、盈利分红拿“股金”、参与经营拿“现金”,实现“一地生四金”。
如今,原州区的冷凉蔬菜种植规模已从2011年的12.5万亩扩大至25万亩,产业链不断延伸,从单一的种植向育苗、加工、冷链物流、销售等拓展;产品质量持续提高,科技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率分别达到100%和85%;销售渠道不断畅通,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到越南、老挝等国家。
冷凉蔬菜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群众持续增收。原州区带动1.7万户5.3万群众种植蔬菜10.6万亩,蔬菜亩纯收益可达3800—4000元,户均增收2.5万元。当地企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种植蔬菜11.4万亩,每年有2.2万人在蔬菜基地打工6个月以上,年收入达1.2万元。今年,原州区冷凉蔬菜预计总产量105万吨、总产值30亿元。
(张宏沛)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5年10月10日4版)
排版、美编:林倩
审核:欧阳美华
01
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