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这天,捷克众议院选举计票结果一出来,前总理巴比什就成了焦点,他有望再次坐上总理的位置。
有意思的是,这人在欧洲一直有“捷克特朗普”的名号,巧的是之前日本选战里,有望当新首相的高市早苗,也被网友叫“穿裙子的特朗普”。
俩“特朗普式”人物接连冒头,巴比什这一胜,俄罗斯各界立马炸开了锅,讨论里有三个点,我觉得挺值得掰扯掰扯。
![]()
2025 年捷克议会选举进入倒计时阶段,前总理安德烈・巴比什的支持率持续领跑,最新民调显示其领导的 “ANO 2011” 运动支持率达到 32%,远超排名第二的公民民主党 18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这位被外界称为 “捷克版特朗普” 的政治人物,极有可能在此次选举后重新执掌捷克政权。
巴比什的政治风格与政策主张,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 推崇民粹主义、反对欧盟过度集权、对援乌持怀疑态度,他的潜在回归,正引发欧盟内部对援乌联盟稳定性的担忧,也让本就存在分歧的欧盟决策层面临新的挑战。
![]()
巴比什的政治生涯充满争议却极具韧性。2017 年至 2021 年期间,他首次担任捷克总理,任内推动减税政策、限制移民涌入,同时对欧盟的难民配额制度与财政紧缩要求公开抵制,甚至一度威胁要举行脱欧公投,这些立场让他在捷克国内收获大量底层选民支持,却也与欧盟核心成员国产生摩擦。
2021 年议会选举中,巴比什因联合政府破裂被迫下台,但他并未退出政治舞台,而是通过掌控国内最大媒体集团 “MF DNES”,持续发声影响舆论,尤其在援乌议题上,他多次在公开演讲中质疑 “捷克为何要为乌克兰的战争买单”,认为大量援乌物资与资金的投入,导致捷克国内通胀高企、能源价格上涨,损害了普通民众的利益。
![]()
这种贴近民生的表述,在 2024 年捷克通胀率仍维持在 7.5% 的背景下,迅速引发民众共鸣,也为其此次选举造势奠定了基础。
随着巴比什支持率攀升,捷克国内反援乌的政治力量开始加速集结,形成了以 “ANO 2011” 运动为核心的反援乌联盟。该联盟成员不仅包括巴比什领导的政党,还吸纳了 “自由与直接民主” 党、“捷克民族党” 等多个持疑欧、反援乌立场的政党,这些政党在议会选举前达成合作协议,承诺若成功组阁,将重新评估捷克对乌援助政策,削减对乌军事与经济援助规模,并要求乌克兰偿还此前捷克提供的价值 2.3 亿欧元的军事装备贷款。
![]()
反援乌联盟的活动已初见成效,2025 年 3 月,捷克首都布拉格爆发了规模达 5 万人的 “停止援乌,关注民生” 抗议活动,抗议者手持 “我们的钱应用于医院与学校”“拒绝为战争输血” 等标语,从瓦茨拉夫广场游行至政府大楼,这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捷克国内规模最大的反援乌抗议活动,而巴比什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其中,进一步扩大了反援乌联盟的影响力。
反援乌联盟的崛起,直接冲击了欧盟的援乌统一阵线。长期以来,欧盟在对乌援助问题上虽存在分歧,但在德国、法国等核心成员国的推动下,仍能维持基本的政策一致性,截至 2025 年 4 月,欧盟已累计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 850 亿欧元的援助,其中军事援助占比达 42%。
![]()
然而,捷克作为欧盟成员国与北约成员国,若在巴比什领导下调整援乌政策,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此前,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已多次阻挠欧盟对乌第 12 轮、13 轮制裁方案通过,认为制裁导致匈牙利能源供应紧张与经济受损。
![]()
斯洛伐克在 2024 年选举后,新政府也宣布削减对乌军事援助,将重心转向国内经济复苏。如今,若捷克加入反援乌阵营,欧盟内部反援乌的成员国数量将增至 3 个,足以在欧盟决策中形成 “否决力量”—— 根据欧盟决策机制,涉及外交、安全政策的决议需获得成员国一致同意,这意味着反援乌联盟的存在,可能导致欧盟未来的对乌援助方案、对俄制裁方案难以顺利通过。
![]()
欧盟决策层已感受到来自捷克的压力,开始采取应对措施。2025 年 4 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专程访问捷克,与巴比什进行闭门会谈,试图说服其支持欧盟援乌政策,承诺若巴比什领导的政党愿意继续参与援乌,欧盟将向捷克提供 1.5 亿欧元的经济复苏基金,用于改善捷克国内基础设施与民生项目。
德国总理朔尔茨也与巴比什通电话,强调 “欧盟对乌援助是维护欧洲安全的关键”,并表示德国愿意与捷克合作,共同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帮助捷克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
但这些努力并未取得明显效果,巴比什在会谈后公开表示,“欧盟的承诺缺乏实际保障,捷克民众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明确拒绝在援乌问题上让步。
从欧盟整体援乌现状来看,反援乌联盟的搞事已对援乌进程产生影响。2025 年 2 月,欧盟原本计划通过对乌第 14 轮军事援助方案,提供价值 50 亿欧元的武器装备与军事培训支持,但由于匈牙利的反对与捷克反援乌联盟的舆论施压,该方案在欧盟外长会议上被搁置,至今未能进入投票阶段。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 2025 年 3 月的欧盟峰会上,曾公开呼吁欧盟 “克服内部分歧,继续对乌提供支持”,但未能改变欧盟内部的僵持局面。
此外,欧盟对乌的经济援助也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截至 2025 年 4 月,欧盟承诺的 850 亿欧元援助中,仍有 230 亿欧元未到位,而反援乌联盟的存在,可能进一步延缓资金拨付进度,影响乌克兰的经济稳定与战场补给。
![]()
除了援乌议题,巴比什领导的反援乌联盟还可能在其他领域与欧盟产生冲突。巴比什曾多次表示,若重新执政,将推动捷克与俄罗斯恢复能源合作,尤其是重启 “北溪 - 3” 天然气管道项目在捷克的分支建设,这与欧盟 “减少对俄能源依赖” 的政策方向完全相悖。
同时,他还计划修订捷克与欧盟的财政协议,要求欧盟放宽对捷克财政赤字的限制,增加捷克在欧盟预算中的分配比例,这些诉求若付诸实践,将进一步加剧欧盟内部的矛盾。
![]()
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近期的内部会议上坦言,“捷克的政治变动可能成为欧盟面临的新挑战,我们需要做好应对分歧扩大的准备”。
结语
随着捷克议会选举日益临近,欧盟的 “头痛” 还在持续升级。一方面,欧盟需要维护对乌援助的统一立场,应对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的军事行动。
![]()
另一方面,又要兼顾成员国的内部政治诉求,避免欧盟分裂风险加剧。而巴比什与反援乌联盟的存在,恰好击中了欧盟的 “软肋”—— 在成员国利益与欧盟整体利益之间,在短期民生需求与长期安全战略之间,欧盟需要找到新的平衡点,否则,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可能进一步削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