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克孜戴副眼镜,制片人就说她不上镜,刘涛二百四十天没戏拍,孙阳连话费都缴不起,这不是谁运气差,是这行变了,资源全往年轻人和顶流身上堆。
![]()
三十五到五十岁的演员最不好过,年轻演员靠流量,老演员靠资历,他们卡在中间,没人愿意给戏,宋丹丹那会儿有本事也没好本子,刘涛只能演妈妈,倪大红、迟蓬这样的能扛主角的,全国也找不出几个,大多数人只能接点配角,或者干脆转到幕后去。
![]()
影视公司现在也不好过,向华强家都去上综艺、开直播了,说明真没项目可做,资本只盯着古偶和甜宠,剧本咋样没人管,能火就行,选角看的是粉丝量,不是演技,新人没机会,星二代也不一定稳,吴刚想帮儿子铺路,可观众不买账,资源根本传不下去。
![]()
有人开始另找路,郑国霖去景区演李世民,有人说他掉价,其实他是在换赛道,从演戏转成做文化服务,游客花钱看他表演,他拿钱,观众也乐呵,职业尊严不在角色大小,而在你能给观众带来什么。
短剧成了新风口,2025年一下子火了,拍得快,回款也快,不用等半年才上架,刘晓庆演《萌宝助攻》,韩栋演《一枕槐安》,观众都说挺有意思,短剧不看你名气多大,就看戏演得真不真,中年演员凭本事压住年轻演员,反倒抢着要。
![]()
日本那边不一样,六十岁的演员还能常驻晨间剧,一集一集演下来,观众就认了,我们这边只看快,只看热,中年人没位置,广电总局说要压一压娱乐化,可资本还是盯着流量,平台算法只推热门,不问演技。
观众也在变,年轻人更愿意看有真本事的演员,不是只会摆样子的偶像,可平台不听,算法只盯着点击量,中年演员没歇着,他们去文旅、短剧、知识付费里找活路,这不是认输,是跟着环境走。
![]()
以前拍戏靠关系、靠名气,现在靠真本事,谁能把变化接得住,谁就能接着干,短剧不用大场面,会演就有戏,文旅项目要的是真实,老演员的阅历正好用得上,他们没歇着,只是在找新的活法。
行业在变,规矩也在换,顶流的名头不顶用了,真靠得住的是你手里的本事,会演戏,能扛事儿,懂人心里想啥,这些才真管用,中年演员不是被甩下了,是被推着往前走,他们用自己的法子,在乱糟糟里找出一条路,下一个十年,谁还能站得住,答案不在片场,而在他们怎么跟变化打交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