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又被网暴了。
这次的罪名有三条:办大学是作秀、对员工太抠门、捐款掺水分。网上骂声一片,什么“伪慈善家”“资本家嘴脸”的帽子满天飞。
可笑的是,当曹德旺拿出真实数据回应时,那些键盘侠突然哑火了。
43亿真金白银,打了谁的脸?
“曹德旺办大学是政府买单”“捐款都是空头支票”——这种谣言居然有人信。
事实呢?福耀科技大学,曹德旺个人已经砸进去43亿,全是真金白银。承诺的100亿捐款,正在一步步兑现。政府给的土地和经费支持?那是对非营利教育的正常扶持,哪个大学没有?
更扎心的是,2025年上半年福耀玻璃净利润48.05亿,曹德旺完全可以拿这笔钱去炒房、玩金融,赚快钱。但他偏偏选了最吃力不讨好的教育。
用他的话说:“我国不缺普通大学,缺能培养实干人才的学校。”
这种把自己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办教育的人,居然被骂成“作秀”。那些整天喊着“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的人,看到真正承担责任的企业家,反而开始泼脏水了。
只招50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花几十亿办大学,就招50个学生,这不是浪费吗?”
说这话的人,根本不懂什么叫教育。
福耀科技大学设计容量1.6万人,首届只招50人,不是没能力多招,而是不想糟蹋学生。这50个学生享受什么待遇?双员制授课——高校名师教理论,企业家传经验;就业有保障——知名企业提前预定;找不到好工作?保底年薪25万。
反观那些动辄扩招几千人的高校,毕业即失业,学生拿着文凭找不到工作。哪种模式更负责?
曹德旺说得明白:“教育是事业不是产业,宁肯少招百人,也不让一个学生被耽误。”
![]()
这种“视同子女般培养”的态度,比那些把学生当韭菜割的高校,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月薪万元还叫苛刻?
最恶心的指控是“对慈善大方,对员工抠门”。
来看数据:福耀4万员工,月平均工资约1万元。基层员工5000-8000元,中层管理1.5万-2.5万。这个水平在制造业里算什么?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更重要的是,福耀有完整的晋升通道——技术路线从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管理路线从基层主管到高管。五险一金、带薪年假、培训机会一样不少。员工直系亲属患重病还能获得资助。
这叫苛刻?那些996不给加班费、社保都不交齐的公司该叫什么?
曹德旺的逻辑很简单:“企业家干的是风险事业,若把利润全砸进高福利,既扛不住市场波动,也对不起股东信任。”
这种“底线保障+合理薪酬”的模式,比那些画大饼、发鸡汤的企业实在多了。
真正的企业家什么样?
![]()
2025年上半年,福耀营收同比增长16.94%,净利润增长37.33%。一个“苛刻”的企业,能有这样的业绩?
福耀占据全球汽车玻璃市场三分之一份额,靠的不是压榨员工,而是“高于行业的薪酬+清晰的职业通道”带来的凝聚力。
当别的企业忙着搞网红营销时,曹德旺深耕汽车玻璃几十年;当资本都去追虚拟经济时,他坚信“传统产业拥抱新技术才能强大”;当教育变得功利时,他坚持“做人先于做事”。
面对网络攻击,曹德旺只是淡淡地说:“网上信息多是断章取义,高兴怎么说就怎么说。”
这不是妥协,是通透。真正的企业家不需要舆论背书,就像福耀的玻璃不需要华丽包装,却能抵御风雨、照亮前路。
那些骂曹德旺的人,你们配吗?
一个把个人财富回馈社会的人,一个让4万员工过上体面生活的人,一个坚守制造业几十年的人,居然被一群键盘侠骂成“伪君子”。
这些人自己捐过一分钱吗?给员工发过高于行业标准的工资吗?在一个行业坚守过十年吗?
![]()
没有。他们只会躲在屏幕后面,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那些真正做事的人。
福耀科技大学的窑火已经点燃,就像曹德旺守护了一辈子的玻璃事业。它或许不会立刻惊艳世人,却终将在时间的淬炼中绽放光芒。
而那些喷子呢?除了留下一地鸡毛,什么都不会留下。
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不是没有英雄,而是英雄被当成了罪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