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写了一篇《再优秀,组织部也不会提拔重用的几种人》的文章,有的人表示认同,也有同志提出不同看法。
这很正常,不同地方组织部长对干部的评价角度不同,用人思路还不完全一样,何况一般的人看待干部提拔的角度。
我在组织部门工作了十年,各项业务基本都接触过。现在虽然离开了,还是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些体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组织部最倾向于提拔的是哪几种人。
一、能力突出且获主要领导认可的人
这类干部的提拔,往往是水到渠成的事。大家都清楚,在干部任用工作中,主要领导的意见十分关键。如果主要领导不认可,即便组织部长再支持也很难推动。
![]()
现实中,有些领导偏爱“听话”的干部,哪怕能力平平。但如果一个单位都是唯命是从却不干事的人,整体风气就会出问题。所以当出现一个既得主要领导赏识、能力素质又突出的干部时,即便他在推动工作中得罪过一些人,组织部也愿意为其说话。
二、群众基础好、业绩过硬的人
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必要条件。有人说现在提拔就是主要领导一句话,哪怕众人反对也能上。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属于极端案例。试想,主要领导要顶着多大压力坚持提拔一个众人反对的干部?这背后需要付出多大代价?领导为什么要为你承担这个风险?
群众基础不好,往往伴随信访举报。按照“四必查”原则,组织部必须进行核实。查实之后用还是不用?如果主要领导执意要用,组织部如何妥善处理这个矛盾?他们也会感到为难。
相反,一个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各项条件都过得硬。组织部本身就有发现和推荐干部的职责,遇到这样的干部,大家自然乐意推荐。
三、有特殊经历的人
像援青援藏这类干部,上级有明确政策,结束后要解决职务和待遇问题。对组织部来说,这类干部的任用相对省心,不需要反复做领导工作。唯一需要斟酌的是把他们安置在什么岗位。
还有在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中承担主要任务,或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有立功表现的干部。这些人的业绩拿得出手,而且在部委和组织部都有备案,提拔起来程序上也相对顺畅。
四、优秀年轻干部
这几年,大力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成为各地各单位的重要任务。现实问题是,各单位普遍缺少年轻干部,尤其是符合相应年龄段的干部。比如30岁左右的正科、35岁左右的副处、40岁左右的正处、45岁左右的副厅、50岁以下的正厅。
特别是在正处、正厅这两个层级,前些年很多地方确实缺口很大。记得某地曾经在全区范围内寻找40岁左右且担任正处满三年的干部。
年轻干部代表着发展潜力。一个单位年轻干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在与其他地区、单位竞争时就更具优势,发展后劲更足,晋升副省级的机会也更大。
以上就是我认为的组织部最倾向于提拔的四类干部。
希望大家都能进入组织视野,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才能,为国家兴旺和人民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