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围坐一起吃饭,本是温馨放松的时刻。可孩子的小手拿起勺子,叮叮当当地敲起碗边,笑着看大家的反应。这熟悉的场景,让不少父母既尴尬又无奈。
![]()
孩子敲碗,其实是在发出一个信号——他想被看见。当大人们聊得热火朝天时,孩子发现自己被冷落了。那个小碗发出的声音,就是他最简单直接的沟通方式:“快看看我呀!”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心平气和地面对。批评或斥责只会让孩子感到委屈,他并不是故意捣乱,只是还没学会更合适的表达方式。
下次聚餐时,可以试试提前准备。给孩子一个专属座位,让他靠近喜欢的家人。开饭前,悄悄放两样小玩具在他手边,比如柔软的布偶或小巧的汽车。当孩子开始无聊时,这些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
![]()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参与进来。请他帮忙分发纸巾,或者问问“宝宝想先吃哪个菜呀”。简单的参与感,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聚餐的重要一员。
当孩子安静吃饭时,及时给他一个微笑或夸赞。正向的鼓励会让孩子明白:好好吃饭就能获得关注。相反,敲碗时如果大家都看他,反而会强化这个行为。
偶尔,孩子敲碗可能只是探索声音的好奇。不妨饭后带他到厨房,一起用木勺轻轻敲打不同碗碟,听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既满足了好奇心,也划清了行为界限。
家宴的温暖,在于每个人的融入。当我们把孩子看作平等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被照顾的对象,许多小问题自然就化解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