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大的小华(化名)被确诊为糖尿病时,父母嚎啕大哭。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也会得糖尿病。照片中,母亲正在给小华注射胰岛素,而这要陪伴他一生。
![]()
来源:腾讯新闻《中国人的一天》
辽宁阜新的乐乐(化名)只有9岁,他每天会为自己打4针胰岛素,动作熟练得令人心疼。据悉,目前,他身上各个器官都已衰竭。
![]()
来源:钱江视频
朵朵很小就自己注射胰岛素。幼儿园里,她掀起衣服,露出小肚皮,脸上稚气未脱,手上熟练操作。

来源:广东共青团
冬冬也在学校厕所里打针。但是她觉得不方便,因为她所在的小学,厕所的隔板很矮,稍微高一点的同学都能看到隔壁在做什么。冬冬不想被人看到自己在厕所打针。
![]()
来源:广东共青团
小杰(化名)被确诊得了糖尿病后,照顾他的重担全部落在奶奶身上。生病后的他,很少出门和小朋友玩耍。照片里,不识字的奶奶吃力地在笔记本上记着孙子的血糖指标。
![]()
来源:腾讯新闻《中国人的一天》
大多数家长都清楚地记得孩子确诊糖尿病的那一天,因为他们担心,或者已然应验:确诊那一天,就是孩子人生的分水岭。
糖尿病,成人“专属”疾病?
提到糖尿病,很多人会觉得这是成年人的“专属疾病”,很难和孩子联系起来。但事实上,儿童不仅可能得糖尿病,且以1型糖尿病为主(与成人常见的2型糖尿病有明显区别)。
![]()
儿童1型糖尿病的核心问题是体内胰腺β细胞被破坏,导致机体无法产生胰岛素。
要知道,胰岛素是人体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一旦胰岛素绝对缺乏,孩子就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
目前全球范围内,只能通过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
孩子患上糖尿病,会有哪些信号?
最典型的就是“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但体重下降。
![]()
频繁起夜、不停喝水的情况很常见,往往能让家长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异常;有些孩子饭量变大、食欲变好,体重却不增反降,也需要警惕。
除了典型症状,还有两类表现容易被忽视:
一类表现为乏力、精神差。另一类更为危险,表现为呕吐、腹痛、嗜睡、呼吸深大,这其实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儿童肥胖发生率不断上升,儿童2型糖尿病的确诊案例也越来越多。这类糖尿病主要是因为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的。
![]()
相比1型糖尿病,儿童2型糖尿病症状较轻,通过口服药物、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就能得到较好的改善,但由于症状不明显,很多时候容易被忽视,若不及时就医检查,很难被发现。
临床上,如何确诊糖尿病?
正常人的血糖范围在3.9-6.1mmol/L之间,但如果孩子出现“三多一少”等糖尿病相关症状,且符合以下4项中的任意一项,临床上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
●空腹血糖≥7.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口服糖耐量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随机血糖≥11.1mmol/L
孩子确诊糖尿病,家长该做些啥?
可能有家长觉得,孩子确诊糖尿病后,平时不测血糖时和正常人没区别,不用太紧张。
![]()
但实际上,长期高血糖会对孩子的微血管、大血管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引发白内障、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孩子晚年后生活质量。
• 糖尿病足 •
![]()
![]()
因此,孩子一旦确诊,家长需要主动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调血糖、注射胰岛素、监测血糖、制作糖尿病餐等技能,用科学的方式帮助孩子管理病情。
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健康体检,以排除基础疾病隐患,也是预防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措施。一旦发生异常,第一时间送医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来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